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库进江专利>正文

旅行靠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868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旅行靠架,包括挂架(1)、挂钩(1‑2),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1)的下部设有扶手(2),该扶手(2)与挂架(1)之间铰接,并且扶手(2)与挂架(1)之间设有折叠连杆(1‑3),该折叠连杆(1‑3)的折叠方式为折叠、滑动调节或者移动调节孔中的一种,扶手(2)上设有桌板(3),该桌板(3)与扶手(2)之间铰接或通过伸缩杆(3‑1)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可以用时拆开,不用时折叠收起;为乘客提供可供用餐、看报或者休息的桌板;可根据乘客的身高、体型进行长度、高度任意方向的调节,能适不同体型的乘客;改善旅途环境,减轻乘客疲劳程度等特点。

Travel by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vel on the shelf, including rack (1), hook (1 2),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bracket (1)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handrail handrails (2), (2) and (1) between the hinged rack and armrest rack (2) and (1 (1) the folding connecting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3), the folding connecting rod (1 3) fold folding, sliding adjustment or move a kind of adjusting hole in the arm (2) is arranged on the table board (3), the table plate (3) and arm (2) hinged between or through expansion (3 1) connecting rod.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use, can be used when open, not folded; provide for dining, newspaper or rest table board for passengers; according to the passenger's height and body length, height of any direction adjustment, can adapt the different shape of the passengers; improve travel environment, reduce passenger fatigue degree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旅行靠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旅行靠架。
技术介绍
人们在旅行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几个小时,乃至几十个小时的长途乘车过程,目前铁路客车上的座椅为双人和三人座椅,六人或者四人共用一个桌板,大家需要轮流使用桌板,使用起来及其不方便,而长途汽车更是没有桌子可用,而通常人们都是很需要一个可以供用餐、玩耍、工作或者可以趴着休息的桌板,尤其在夜间坐车时,旅客会倍感疲劳,身体会不由的东倒西歪,脑袋没有地方支撑,异常难受。CN2236430Y公开了一种旅行用座椅安全背架,通过悬挂钩架挂于座椅上的靠背板及靠枕、把手和安全带,防止旅客因车辆制动或运动过程中因惯性而侧歪、前倾或摔倒。该座椅主要是以安全保护为主,没能为旅客提供放置餐具、水杯、手机等置物区和休息时起支撑作用的部件。CN101513881A和CN103204170A所公开的多功能旅行睡眠支架,结构复杂,携带和使用均不方便。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携带和使用方便,用时拆开不用时收起,能够改善乘客的旅途环境,减轻乘客疲劳程度,可以在火车、长途汽车上安装使用的旅行靠架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携带和使用方便,可以改善乘客的旅途环境,减轻乘客疲劳程度,用时拆开不用时收起,能够在火车、长途汽车上安装使用的旅行靠架。本技术包括挂架(1)、挂钩(1-2),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1)的下部设有扶手(2),该扶手(2)与挂架(1)之间铰接,并且扶手(2)与挂架(1)之间设有折叠连杆(1-3),该折叠连杆(1-3)的折叠方式为折叠、滑动调节或者移动调节孔中的一种,扶手(2)上设有桌板(3),该桌板(3)与扶手(2)之间铰接或通过伸缩杆(3-1)连接。进一步地,上述的挂钩(1-2)与挂架(1)为活动连接,该活动连接为折叠或伸缩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扶手(2)上连接有伸缩杆(3-1),所述伸缩杆(3-1)一端连接扶手(2),一端与桌板(3)铰接。进一步地,上述的挂架(1)下方设有行走轮(4),可以作为行李推车使用。进一步地,所述桌板(3)一面设置为硬面,一面设置为软面。进一步地,所述挂架(1)的中央设有按摩器(1-4)。再进一步地,本技术还设有杯架、手机架或衣帽钩中的至少一种。实际使用时:需要使用旅行靠架时,旋转挂钩(1-2)使挂钩(1-2)钩在座椅的头枕顶部,所述挂架(1)紧贴于座椅背,扶手(2)和桌板(3)可以围绕铰接件旋转90度。通过调节桌板(3)上伸缩杆的伸缩长度调节所述桌板(3)到挂架(1)之间的距离,通过调节所述挂钩(1-2)的伸入所述挂架(1)的长度调节桌面的高度,以满足不同身高和体型的人的需求。桌板(3)的一面为软面,一面为硬面,所述桌板(3)围绕铰接点可实现两个面之间的翻转,所述桌板(3)可供乘客用餐、看报、休息等。当不需要旅行靠架时,可以旋转挂钩(1-2)使挂钩平行于挂架(1),旋转桌板(3)和扶手(2)使旅行靠架折叠收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可以用时拆开,不用时折叠收起;为乘客提供可供用餐、看报或者休息的桌板;可根据乘客的身高、体型进行长度、高度任意方向的调节,能适不同体型的乘客;改善旅途环境,减轻乘客疲劳程度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是挂架,1-1是固定横杆,1-11是卡件,1-2是挂钩,1-21固定孔,1-3是折叠连杆,1-4是按摩器,2是扶手,2-1是滑轨,2-2是滑块,2-3是卡孔/卡槽,3是桌板,3-1是伸缩杆,3-2是穿孔,3-3是固定件,3-4是铰接杆,4是行走轮,4-1是延长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挂架1、扶手2和桌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1的中央设有按摩器1-4,所述挂架1顶部设有固定横杆1-1,所述固定横杆1-1上设有配套的挂钩1-2,所述挂钩1-2上设有固定孔1-21和卡件1-11,所述卡件1-11穿过所述固定孔1-21卡在所述固定横杆1-1上,所述挂架1的边框上设有折叠连杆1-3,所述折叠连杆1-3的一端与挂架1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扶手2上设有卡孔2-3,所述自由端通过卡孔2-3固定在所述扶手2上,所述扶手2的一端与所述挂架1铰接,所述扶手2的另一端与桌板3通过伸缩杆3-1连接,所述伸缩杆3-1一端连接扶手2,一端与桌板3铰接,所述桌板3一面为软面,一面为硬面。作为改进,所述扶手2上设有滑轨2-1,所述折叠连杆1-3的自由端设置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设置在所述滑轨2-1内,所述滑轨2-1内设有卡槽2-3,所述卡槽2-3能使滑块2-2固定更牢靠。实际使用时:需要使用旅行靠架时,旋转挂钩1-2使挂钩1-2钩在座椅的头枕顶部,所述卡件1-11穿过所述挂钩上的固定孔1-21卡在所述固定横杆1-1上,所述挂架1紧贴于座椅背,扶手2和桌板3可以围绕扶手2与挂架1铰接的铰接点旋转90度。通过调节桌板3插入扶手2的深度调节长度,适应不同胖瘦人的体型,通过选择挂钩1-2上不同位置的固定孔1-21来调节桌面的高低,以满足不同身高和体型的人的需求。以客车座椅为基础,座椅背为支点,用扶手2和桌板3环住乘客,将使乘客的身体固定在一个确定的空间,所述桌板3可供乘客用餐、看报或者休息等,乘客休息时可选择软面,当需要用餐、饮水或工作时抽出所述插入杆3-1翻转至硬面朝上。当不需要旅行靠架时,可以旋转挂钩1-2使挂钩平行于挂架1,挂钩1-2伸入挂架1并旋转至挂架1所在平面,以确保占据空间最小旋转桌板3和扶手2使旅行靠架折叠收起。作为改进,所述扶手2设为空心杆,所述桌板3上设有伸缩杆3-1,所述伸缩杆3-1上设有两个以上的穿孔3-2,所述伸缩杆3-1插入所述扶手2,并通过固定件3-3固定,所述固定件3-3为可拆卸的。实际使用时:选择固定在不同的穿孔3-2上,可确定出不同大小的座椅空间,以适应不同体型的人。实施例2:参照图4和图5,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所述挂架1的前后两侧各设置一套扶手2,两位背对而坐的乘客可共用一个挂架1;或者,所述挂架1和桌板3设置为双人座椅或三人座椅的尺寸。实际使用时:两位背对而坐的乘客可同用一个挂架1和所述挂架1设置为两人或三人的尺寸,所述挂架1设置为三人座椅或三人座椅挂架的尺寸,所述桌板3对应设置为双人桌,或者三人桌,满足列车上一排乘客同时使用,与一个使用一套单人的旅行靠架相比,更能节省空间和材料。实施例3:参照图6,与实施例1和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桌板3上设有铰接杆3-4,所述铰接杆3-4直接铰接与扶手2,所述挂架1下方设有延长壁4-1,所述延长壁上设有行走轮4,使所述旅行靠架必要时可以作为行李推车使用。实施例4:与实施例1、2和3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桌板3上设有手机架,在所述挂架1的顶部设有衣帽钩,在所述扶手2的侧面设有杯架。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旅行靠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旅行靠架,包括挂架(1)、挂钩(1‑2),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1)的下部设有扶手(2),该扶手(2)与挂架(1)之间铰接,并且扶手(2)与挂架(1)之间设有折叠连杆(1‑3),该折叠连杆(1‑3)的折叠方式为折叠、滑动调节或者移动调节孔中的一种,扶手(2)上设有桌板(3),该桌板(3)与扶手(2)之间铰接或通过伸缩杆(3‑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18 CN 20162113380881.一种旅行靠架,包括挂架(1)、挂钩(1-2),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1)的下部设有扶手(2),该扶手(2)与挂架(1)之间铰接,并且扶手(2)与挂架(1)之间设有折叠连杆(1-3),该折叠连杆(1-3)的折叠方式为折叠、滑动调节或者移动调节孔中的一种,扶手(2)上设有桌板(3),该桌板(3)与扶手(2)之间铰接或通过伸缩杆(3-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钩(1-2)与挂架(1)为活动连接,该活动连接为折叠或伸缩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旅行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1)一端连接扶手(2),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库进江
申请(专利权)人:库进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