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鳖池套养观赏鱼的节水增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862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约化鳖池套养观赏鱼的节水增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放养前对鳖池进行预处理并晒水;4月下旬,在鳖池内放养全长规格为2.8‑3.1cm的黄曼龙鱼和蓝曼龙鱼;5月上旬,向鳖池内放养平均体重为140‑155g的中华鳖;5月中旬,向鳖池内放养平均全长为3.0‑3.2cm的清道夫,套养至养殖周期结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鳖池内套养黄曼龙、蓝曼龙、清道夫等热带观赏鱼的方式,使得鳖池内水质得到改善,环境相对适宜,鳖死亡率降低,产量大幅提高。并且,相较于现有中华鳖的养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不需要进行换水,只需要给鳖池进行不定期加水保持养殖水位即可,可有效节约用水量及降低用水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Water saving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method for intensive ornamental pond culture of ornamental turt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nsive pond set of water-saving method of raising fish,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before stocking pond of pretreatment and drying water; in late April, the turtle pond stocking length specifications for 2.8 3.1cm yellow Manlong fish and dragon blue man fish; in early May, to average weight the turtle pool is 140 155g stocking of Trionyx sinensis; in mid May, the average length of the pool to the turtle stocking 3 3.2cm scavenger, a breeding cycle to the end. The invention of ornamental fish by raising Huang Manlong, in the turtle pool set blue man dragon, tropical scavenger way, the turtle pool water quality improved, the environment relatively suitable, turtle mortality, yield a substantial increase. Moreover,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ethods of breeding of Trionyx sinensis,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does not need to change the water, only need to regularly maintain the water pond for breeding water can effectively save water and reduce the cost of water, increase economic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约化鳖池套养观赏鱼的节水增效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淡水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集约化鳖池套养观赏鱼的节水增效方法。
技术介绍
中华鳖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经济种类,集约化温室养殖是主要的养殖方式之一,一般都是单养中华鳖,不套养鲢鱼、鳙鱼或罗非鱼等净水鱼类,池水中大量的浮游生物、有机碎屑、腐殖质没有利用途径,只能作为致污因子沉积池底或随换水带出,养殖环境相对于池塘而言更易恶化。此外,中华鳖对蛋白质等营养需求高达40%以上,产生的含氮废物较多。随着中华鳖养殖集约化进程的深入,在产量增加的同时,饲料投喂大幅增加,水质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一些学者改进了温室单养中华鳖的养殖模式,例如利用浮床植物系统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方面的工作已开展很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微生态制剂具有维持机体微生态平衡、提高健康水平和保护环境的功能,在中华鳖养殖水体泼洒或在配合饲料中添加的应用报道较多。此外由于连续几年来中华鳖市场低迷,严重影响了从业者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集约化鳖池套养观赏鱼的节水增效方法,通过在鳖池内套养热带观赏鱼和清道夫的方式,使得鳖池内水质得到改善,环境相对适宜,鳖死亡率降低,产量大幅提高。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集约化鳖池套养观赏鱼的节水增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放养前对鳖池进行预处理并晒水;4月下旬,在所述鳖池内放养全长规格为2.8--3cm的黄曼龙鱼和蓝曼龙鱼,黄曼龙鱼和蓝曼龙鱼的放养总密度为不超过10尾/m2;5月上旬,向所述鳖池内放养平均体重为140--155g的中华鳖,放养密度不超过10只/m2;5月中旬,向所述鳖池内放养平均全长为3.0--3.2cm的清道夫,放养密度不超过20尾/m2,套养至养殖周期结束。优选的是,对鳖池进行预处理的具体方法为:放养前20d,按100g/m2生石灰投入所述鳖池的水中进行持续浸泡消毒一周,之后换水并清理干净,备用;向所述鳖池中加入井水至80cm深度,开始晒水。优选的是,在所述鳖池中放养黄曼龙鱼和蓝曼龙鱼、中华鳖和清道夫期间,水温差值小于3℃。优选的是,在所述鳖池内放养黄曼龙鱼和蓝曼龙鱼的比例为1:1。优选的是,所述清道夫选用4月上旬或中旬第一批孵化的乌仔,暂养与稚鳖池,暂养期间投喂鲤鱼开口料,日投喂量为清道夫总重量的5-10%,每日投喂4次,至清道夫的平均全长达3cm后放入所述鳖池,并且停止向其投喂鲤鱼开口料。其中,稚鳖池一般是用来养殖刚孵出来的稚鳖的,面积较小,一般在10-50m2。清道夫暂养阶段是单养在稚鳖池内。优选的是,黄曼龙鱼和蓝曼龙鱼经泡袋缓冲后直接入池,并投喂鲤鱼鱼种料,日投喂量为黄曼龙鱼和蓝曼龙鱼总体重的3-5%,日投喂3次;直至向所述鳖池内放养平均体重中华鳖后,停止给黄曼龙鱼和蓝曼龙鱼投喂鲤鱼鱼种料。优选的是,5月上旬,向所述鳖池内放养平均体重为140--155g的中华鳖后采用水上“贴饼”方式给中华鳖投喂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中华鳖总体重的3-3.5%,日投饵2次。优选的是,在所述鳖池中放养黄曼龙鱼和蓝曼龙鱼、中华鳖和清道夫期间,采取少量多次补充井水,每次补水不超出10cm,始终保持池水水位为75-82cm。优选的是,将装有黄曼龙鱼和蓝曼龙鱼苗种的充氧塑料袋放在所述鳖池内,浸泡至所述充氧塑料袋内水温与鳖池水温温差在3℃以内。优选的是,在所述鳖池内放养黄曼龙鱼和蓝曼龙鱼与放养中华鳖的时间间隔为10d;在所述鳖池内放养中华鳖与放养清道夫的时间间隔为7-10d。清道夫Hypostomusplecostomus,学名为下口鲇,又名吸盘鱼、垃圾鱼、琵琶鱼。隶属于鲇形目Siluriformes甲鲇科Loricariidae下口鲇亚科Hypostominae下口鲇属Hypostomus。鱼体呈半圆筒形,侧宽,全身灰黑色、有黑白相间的花纹,吻圆钝,口下位,有丰富的吸盘,须1对,左右腹鳍相连形成圆扇形吸盘,胸腹棘刺能在陆地上支撑身体和爬行,尾鳍呈浅叉形。蓝曼龙(Trichogastertrichopterus)实为归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攀鲈亚目(Anabantoidei)丝足鲈科(Osphronemidae)下的三星鱼(蓝星鱼)Trichogastertrichopterus(Pallas,1770)的人工变种品种。原产地:泰国、马来西亚。鱼体呈椭圆形,侧扁;尾鳍浅叉状,腹鳍胸位,呈长丝状,故又名丝足鲈。体色为蓝灰色,体侧有两块不规则的深蓝色斑块,在通常情况下两块斑块连成一条深蓝色的斑纹。黄曼龙,又名黄龙鱼,是蓝曼龙的变异品种。黄曼龙鱼体呈长椭圆形,偏扁,尾鳍浅叉形,鱼体金黄色,眼睛红色,各鳍为银白色,且上面布满金黄色斑点。腹鳍胸位,呈长丝状。蓝曼龙和黄曼龙鱼对水质无严格要求,水温18℃以上,这两种曼龙鱼长有辅助呼吸器官-褶鳃,可以生活在含氧量少的水中,以动物性饵料为食。曼龙鱼性情温和,可以和其它品种的热带鱼混养。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法提供了一种生物间共生互利的新组合,在鳖池中套养热带观赏鱼后,热带观赏鱼能够摄食(刮食)鳖池内的浮游植物、有机碎屑、中华鳖残饵等,有效降低藻类生物量,从而有效改善水质富营养化状况,使得鳖池中藻相比较稳定,水质得到改善,环境相对适宜,鳖死亡率降低,产量大幅提高。应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在中华鳖温室养殖池进行套养热带观赏鱼清道夫、蓝曼龙和黄曼龙鱼的试验,研究节水效果、鳖产量变化及养殖收益情况。结果表明:套养热带观赏鱼后对藻类生物量的平均抑制率为63.60%,节约用水25%,中华鳖净产量增加29.70%,观赏鱼每平方米新增效益15元。观赏鱼能够充分利用鳖池丰富的有机代谢物,是利用生物间的共生互利的一种新组合。另外,本专利技术为中华鳖的温室低碳养殖提供了参考,是解决目前温室中华鳖养殖效益下行的途径之一。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约化鳖池套养观赏鱼的节水增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放养前对鳖池进行预处理并晒水;4月下旬,在所述鳖池内放养全长规格为2.8-3cm的黄曼龙鱼和蓝曼龙鱼,黄曼龙鱼和蓝曼龙鱼的放养总密度为不超过10尾/m2;5月上旬,向所述鳖池内放养平均体重为140-155g的中华鳖,放养密度不超过10只/m2;5月中旬,向所述鳖池内放养平均全长为3.0-3.2cm的清道夫,放养密度不超过20尾/m2,套养至养殖周期结束。在鳖池中套养热带观赏鱼时,热带观赏鱼能够摄食(刮食)浮游植物、有机碎屑、中华鳖残饵等,有效降低藻类生物量,从而有效改善水质富营养化状况;也因此,使得鳖池中藻相比较稳定,水质得到改善,环境相对适宜,鳖死亡率降低,产量大幅提高。一个优选方案中,对鳖池进行预处理的具体方法为:放养前20d,按100g/m2生石灰投入所述鳖池的水中进行持续浸泡消毒一周,之后换水并清理干净,备用;向所述鳖池中加入井水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约化鳖池套养观赏鱼的节水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放养前对鳖池进行预处理并晒水;4月下旬,在所述鳖池内放养全长规格为2.8‑‑3.1cm的黄曼龙鱼和蓝曼龙鱼,黄曼龙鱼和蓝曼龙鱼的放养总密度为不超过10尾/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约化鳖池套养观赏鱼的节水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放养前对鳖池进行预处理并晒水;4月下旬,在所述鳖池内放养全长规格为2.8--3.1cm的黄曼龙鱼和蓝曼龙鱼,黄曼龙鱼和蓝曼龙鱼的放养总密度为不超过10尾/m2;5月上旬,向所述鳖池内放养平均体重为140--155g的中华鳖,放养密度不超过10只/m2;5月中旬,向所述鳖池内放养平均全长为3.0--3.2cm的清道夫,放养密度不超过20尾/m2,套养至养殖周期结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化鳖池套养观赏鱼的节水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鳖池进行预处理的具体方法为:放养前20d,按100g/m2生石灰投入所述鳖池的水中进行持续浸泡消毒一周,之后换水并清理干净,备用;向所述鳖池中加入井水至80cm深度,开始晒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化鳖池套养观赏鱼的节水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鳖池中放养黄曼龙鱼和蓝曼龙鱼、中华鳖和清道夫期间,水温差值小于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化鳖池套养观赏鱼的节水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鳖池内放养黄曼龙鱼和蓝曼龙鱼的比例为1: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化鳖池套养观赏鱼的节水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道夫选用4月上旬或中旬第一批孵化的乌仔,暂养于稚鳖池;暂养期间投喂鲤鱼开口料,日投喂量为清道夫总重量的5-10%,每日投喂4次,至清道夫的平均全长达3cm后放入所述鳖池,并且停止向其投喂鲤鱼开口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红管越强马光刘亚东葛京高倩孟改青韩占江崔国明赵士超高淑慧陆有宽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