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枣树新型移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8568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枣树新型移苗器,包括两结构相同并相对设置的右铲刀和左铲刀,右铲刀和左铲刀的刀面均为外凸的弧形面,右铲刀的上部连接有右绞杆,右绞杆的顶端设有泡棉材质的右握把,左铲刀的上部连接有左绞杆,左绞杆的顶端设有泡棉材质的左握把,右铲刀的上部和左铲刀的上部之间铰接,右铲刀上设有右踩压盘,左铲刀上设有左踩压盘。使用时,将右绞杆和左绞杆保持平行,使待移取的枣树苗位于右铲刀和左铲刀之间,接着踩压右踩压盘和左踩压盘,将右铲刀和左铲刀插入地垄后移开双脚,握住右握把和左握把用力将右绞杆和左绞杆的上端相对靠近,使右铲刀和左铲刀的刀刃抵近,使右铲刀和左铲刀围合成圆锥形,最后提出地面即可完成枣树苗的移取。

A new jujube transplan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jujube transplanting device, including right and left two structures of the same blade blade are arranged oppositely, right and left the knife blade blade surface is a convex curved surface, the upper right of the blade is connected with a right rod, the top right cutter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oam material of the right handle. The upper left bla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hinge rod, the top left cutter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oam material of the left grip, hinged between the upper right and left upper blade blade, blade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right on the left pressure plate, a left foot plate blade. When in use, the right and left the rod rod parallel, to be removed in the right and left of jujube seedling shovel blade, then pressing the right on the left on the pressure plate and pressure plate, the right and left lung after insertion of the shovel blade feet away, hold the right grip and grip force the left upper right cutter rod and the rod is relatively close to the left, right and left the shovel blade blade at or near the right and left the shovel blade enclosed cone,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ground to complete the shift from jujube seedl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枣树新型移苗器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枣树苗移取方便的枣树新型移苗器。
技术介绍
目前,枣树种植需移栽树苗,要先挖好树坑,再从苗圃中挖出树苗移栽到挖好的树坑中栽入,再覆土压实即可。在这个过程中,枣树苗的移取最为关键,现有的枣树苗移苗器使用费力,不能做到一次性的移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枣树苗移取方便的枣树新型移苗器。本技术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枣树新型移苗器,包括两结构相同并相对设置的右铲刀和左铲刀,所述右铲刀和所述左铲刀的刀面均为外凸的弧形面,所述右铲刀的上部连接有右绞杆,所述右绞杆的顶端设有泡棉材质的右握把,所述左铲刀的上部连接有左绞杆,所述左绞杆的顶端设有泡棉材质的左握把,所述右铲刀的上部和所述左铲刀的上部之间铰接,所述右铲刀上设有右踩压盘,所述左铲刀上设有左踩压盘。上述的一种枣树新型移苗器,所述左铲刀包括铲刀主体,所述铲刀主体下部的刃口的内刃面与所述铲刀主体的表面呈15°的夹角,所述铲刀主体的上端一体成型有缩口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一体成型有固定套,所述左绞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套的套筒内。上述的一种枣树新型移苗器,所述固定套的套筒的内侧壁一体成型有铰接臂,所述左铲刀上的固定套的铰接臂与所述右铲刀上的固定套的铰接臂之间连接有铰接轴。上述的一种枣树新型移苗器,所述左踩压盘固定在所述左铲刀上的固定套的套筒上,所述右踩压盘固定在所述右铲刀上的固定套的套筒上。上述的一种枣树新型移苗器,所述左踩压盘和所述右踩压盘的结构相同,所述左踩压盘包括半圆环,所述半圆环的内壁和所述固定套的套筒外壁之间焊接有呈辐射状的连接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枣树新型移苗器在使用时,先将右绞杆和左绞杆保持相对平行,然后将右铲刀和左铲刀抵于地面,使待移取的枣树苗位于右铲刀和左铲刀之间,接着右脚踩压在右踩压盘上,左脚踩压在左踩压盘上,将右铲刀和左铲刀插入地垄,最后将双脚从右踩压盘和左踩压盘移开,握住右握把和左握把用力将右绞杆和左绞杆的上端相对靠近,使右铲刀和左铲刀的刀刃抵近使右铲刀和左铲刀围合成圆锥形,最后提出地面即可完成枣树苗的移取,移取方便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右铲刀和左铲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左铲刀的刃口角度示意图。图中:1-右铲刀、2-左铲刀、3-右绞杆、4-左绞杆、5-右握把、6-左握把、7-右踩压盘、8-左踩压盘、9-铰接轴、21-铲刀主体、22-连接部、23-固定套、24-铰接臂、81-半圆环、82-连接杆、211-刃口、212-内刃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枣树新型移苗器,包括两结构相同并相对设置的右铲刀1和左铲刀2,右铲刀1和左铲刀2的刀面均为外凸的弧形面。右铲刀1的上部连接有右绞杆3,右绞杆3的顶端设有泡棉材质的右握把5。左铲刀2的上部连接有左绞杆4,左绞杆4的顶端设有泡棉材质的左握把6。右铲刀1的上部和左铲刀2的上部之间铰接,右铲刀1上设有右踩压盘7,左铲刀2上设有左踩压盘8。使用时,先将右绞杆3和左绞杆4保持相对平行,然后将右铲刀1和左铲刀2抵于地面,使待移取的枣树苗位于右铲刀1和左铲刀2之间。接着右脚踩压在右踩压盘7上,左脚踩压在左踩压盘8上,将右铲刀1和左铲刀2插入地垄。最后将双脚从右踩压盘7和左踩压盘8移开,握住右握把5和左握把6用力将右绞杆3和左绞杆4的上端相对靠近,使右铲刀1和左铲刀2的刀刃抵近使右铲刀1和左铲刀2围合成圆锥形,最后提出地面即可完成枣树苗的移取,移取方便省力。具体的,左铲刀2包括铲刀主体21,铲刀主体21下部的刃口211的内刃面212与铲刀主体21的表面呈15°的夹角,方便其插入地垄。铲刀主体21的上端一体成型有缩口状的连接部22,连接部22上一体成型有固定套23。左绞杆4的下端固定在固定套23的套筒内。固定套23的套筒的内侧壁一体成型有铰接臂24,左铲刀2上的固定套的铰接臂与右铲刀1上的固定套的铰接臂之间连接有铰接轴9。左踩压盘8固定在左铲刀2上的固定套的套筒上,右踩压盘7固定在右铲刀1上的固定套的套筒上。左踩压盘8和右踩压盘7的结构相同,左踩压盘8包括半圆环81,半圆环81的内壁和固定套的套筒外壁之间焊接有呈辐射状的连接杆82。使用时,方便踩压施力,圆弧形的外形可避免踩压滑落时造成脚踝刮伤。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枣树新型移苗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枣树新型移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结构相同并相对设置的右铲刀和左铲刀,所述右铲刀和所述左铲刀的刀面均为外凸的弧形面,所述右铲刀的上部连接有右绞杆,所述右绞杆的顶端设有泡棉材质的右握把,所述左铲刀的上部连接有左绞杆,所述左绞杆的顶端设有泡棉材质的左握把,所述右铲刀的上部和所述左铲刀的上部之间铰接,所述右铲刀上设有右踩压盘,所述左铲刀上设有左踩压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枣树新型移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结构相同并相对设置的右铲刀和左铲刀,所述右铲刀和所述左铲刀的刀面均为外凸的弧形面,所述右铲刀的上部连接有右绞杆,所述右绞杆的顶端设有泡棉材质的右握把,所述左铲刀的上部连接有左绞杆,所述左绞杆的顶端设有泡棉材质的左握把,所述右铲刀的上部和所述左铲刀的上部之间铰接,所述右铲刀上设有右踩压盘,所述左铲刀上设有左踩压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枣树新型移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铲刀包括铲刀主体,所述铲刀主体下部的刃口的内刃面与所述铲刀主体的表面呈15°的夹角,所述铲刀主体的上端一体成型有缩口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一体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保国李月梅郭新荣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