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转换器的震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8529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音响转换器的震动结构,包括卡箍和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一端安装有上部护栅,另一端安装有下部护栅,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的一端,所述电路板的另一端的外部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上部护栅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震动板,所述卡箍通过安装在外壳内壁中间位置处的两个弹簧支撑固定,所述卡箍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磁铁,另一端固定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模片,所述第二磁铁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模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在转换器内部的上下部安装护栅,有效的防止了音圈和震动板由于反复震动,导致损坏的问题,增强了部件的可靠性,并增强震动力,提高了音响转换器的输出功率特性,延长了音响转换器的使用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音响转换器的震动结构
本技术属于音响
,具体涉及音响转换器的震动结构。
技术介绍
音响转换器是一类运用非常的热门软件,相比于上文的信号转换器,主要广泛应用于普通家庭,主要的运用方面有:视频格式转换,音频格式转换,常见的视频格式转换有RMVB、AVI转MP4、3GP,这些转换主要用于手机视频的播放,RMVB、AVI转DVD,这些转换主要用于刻录DVD光盘。常见的音频格式转换有MP3、APE转M4A、AAC,通过转换可将音乐在IPAD等上播放。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音响转换器的震动结构在音响转换器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音圈和震动板的反复震动,容易损坏,部件的可靠性差,输出功率特性低,使用寿命短,且转换器内部由于外加到音圈上的电流产生的热量不易分散,没有设置温度传感器,不能实时检测转换器内部由于电流产生的热量,不能防止温度过高,烧坏转换器内部的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音响转换器的震动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音圈和震动板的反复震动,容易损坏,部件的可靠性差,输出功率特性低,使用寿命短,且转换器内部由于外加到音圈上的电流产生的热量不易分散,没有设置温度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音响转换器的震动结构

【技术保护点】
音响转换器的震动结构,包括卡箍(6)和外壳(1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6)的内部一端安装有上部护栅(1),另一端安装有下部护栅(14),且外壳(16)的右侧固定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10)的一端,所述电路板(10)的另一端的外部设置有连接端子(9),所述上部护栅(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震动板(2),所述第一震动板(2)的下端连接有两个音圈(3),所述外壳(16)内壁上靠近第一震动板(2)的下方固定有温度传感器(7),所述下部护栅(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震动板(13),所述第二震动板(13)的顶端连接有两个音圈(3),所述卡箍(6)通过安装在外壳(16)内壁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1.音响转换器的震动结构,包括卡箍(6)和外壳(1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6)的内部一端安装有上部护栅(1),另一端安装有下部护栅(14),且外壳(16)的右侧固定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10)的一端,所述电路板(10)的另一端的外部设置有连接端子(9),所述上部护栅(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震动板(2),所述第一震动板(2)的下端连接有两个音圈(3),所述外壳(16)内壁上靠近第一震动板(2)的下方固定有温度传感器(7),所述下部护栅(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震动板(13),所述第二震动板(13)的顶端连接有两个音圈(3),所述卡箍(6)通过安装在外壳(16)内壁中间位置处的两个弹簧(15)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耀刚刘耀奇刘朋鹏彭文龙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辰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