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转换器的震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85296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音响转换器的震动结构,包括卡箍和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一端安装有上部护栅,另一端安装有下部护栅,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的一端,所述电路板的另一端的外部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上部护栅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震动板,所述卡箍通过安装在外壳内壁中间位置处的两个弹簧支撑固定,所述卡箍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磁铁,另一端固定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模片,所述第二磁铁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模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在转换器内部的上下部安装护栅,有效的防止了音圈和震动板由于反复震动,导致损坏的问题,增强了部件的可靠性,并增强震动力,提高了音响转换器的输出功率特性,延长了音响转换器的使用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音响转换器的震动结构
本技术属于音响
,具体涉及音响转换器的震动结构。
技术介绍
音响转换器是一类运用非常的热门软件,相比于上文的信号转换器,主要广泛应用于普通家庭,主要的运用方面有:视频格式转换,音频格式转换,常见的视频格式转换有RMVB、AVI转MP4、3GP,这些转换主要用于手机视频的播放,RMVB、AVI转DVD,这些转换主要用于刻录DVD光盘。常见的音频格式转换有MP3、APE转M4A、AAC,通过转换可将音乐在IPAD等上播放。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音响转换器的震动结构在音响转换器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音圈和震动板的反复震动,容易损坏,部件的可靠性差,输出功率特性低,使用寿命短,且转换器内部由于外加到音圈上的电流产生的热量不易分散,没有设置温度传感器,不能实时检测转换器内部由于电流产生的热量,不能防止温度过高,烧坏转换器内部的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音响转换器的震动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音圈和震动板的反复震动,容易损坏,部件的可靠性差,输出功率特性低,使用寿命短,且转换器内部由于外加到音圈上的电流产生的热量不易分散,没有设置温度传感器,不能实时检测转换器内部由于电流产生的热量,不能防止温度过高,烧坏转换器内部的部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音响转换器的震动结构,包括卡箍和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一端安装有上部护栅,另一端安装有下部护栅,且外壳的右侧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的一端,所述电路板的另一端的外部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上部护栅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震动板,所述第一震动板的下端连接有两个音圈,所述外壳内壁上靠近第一震动板的下方固定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下部护栅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震动板,所述第二震动板的顶端连接有两个音圈,所述卡箍通过安装在外壳内壁中间位置处的两个弹簧支撑固定,所述卡箍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磁铁,另一端固定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模片,所述第二磁铁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模片。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机盒和安装座,且安装座与外壳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上部护栅与外壳通过胶贴粘接固定。优选的,所述外壳为圆台型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端子与电路板通过焊锡焊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了在转换器内部的上下部安装护栅,音圈安装在护栅上,有效的防止了音圈和震动板由于反复震动,导致损坏的问题,增强了部件的可靠性,并增强震动力,提高了音响转换器的输出功率特性,延长了音响转换器的使用寿命,另外还采用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音圈的电流产生的热量,避免了由于外加到音圈的电流产生热量,导致音响转换器内部部件损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中:1-上部护栅;2-第一震动板;3-音圈;4-第一模片;5-第一磁铁;6-卡箍;7-温度传感器;8-固定座;9-连接端子;10-电路板;11-第二磁铁;12-第二模片;13-第二震动板;14-下部护栅;15-弹簧;16-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音响转换器的震动结构,包括卡箍6和外壳16,外壳16的内部一端安装有上部护栅1,另一端安装有下部护栅14,且外壳16的右侧固定有固定座8,固定座8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10的一端,电路板10的另一端的外部设置有连接端子9,上部护栅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震动板2,第一震动板2的下端连接有两个音圈3,外壳16内壁上靠近第一震动板2的下方固定有温度传感器7,下部护栅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震动板13,第二震动板13的顶端连接有两个音圈3,卡箍6通过安装在外壳16内壁中间位置处的两个弹簧15支撑固定,卡箍6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磁铁5,另一端固定有第二磁铁11,第一磁铁5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模片4,第二磁铁11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模片12。为了使温度传感器7能够精确的检测温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温度传感器7包括温度传感器机盒和安装座,且安装座与外壳16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为了便于上部护栅1的安装和拆卸,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部护栅1与外壳16通过胶贴粘接固定。为了便于生产和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壳16为圆台型结构。为了便于连接端子9的安装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端子9与电路板10通过焊锡焊接固定。本技术中的温度传感器7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7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中最常用的温度传感器7,其主要好处是宽温度范围和适应各种大气环境,而且结实、价低,无需供电,也是最便宜的,热电偶由在一端连接的两条不同金属线(金属A和金属B)构成,当热电偶一端受热时,热电偶电路中就有电势差,可用测量的电势差来计算温度;热敏电阻是用半导体材料,大多为负温度系数,即阻值随温度增加而降低,温度变化会造成大的阻值改变,因此它是最灵敏的温度传感器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技术在使用时,将第一磁铁5和第二磁铁11分别安装在卡箍6的一端,卡箍6通过弹簧15支撑固定,将音圈3分别安装在上部护栅1和下部护栅14上,有效的防止了音圈3、第一震动板2以及第二震动板13由于反复震动,导致损坏的问题,增强震动力,提高了音响转换器的输出功率特性,本技术还采用了温度传感器7实时检测音圈3的电流产生的热量,避免了由于外加到音圈3的电流产生热量,导致音响转换器内部部件损坏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音响转换器的震动结构

【技术保护点】
音响转换器的震动结构,包括卡箍(6)和外壳(1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6)的内部一端安装有上部护栅(1),另一端安装有下部护栅(14),且外壳(16)的右侧固定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10)的一端,所述电路板(10)的另一端的外部设置有连接端子(9),所述上部护栅(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震动板(2),所述第一震动板(2)的下端连接有两个音圈(3),所述外壳(16)内壁上靠近第一震动板(2)的下方固定有温度传感器(7),所述下部护栅(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震动板(13),所述第二震动板(13)的顶端连接有两个音圈(3),所述卡箍(6)通过安装在外壳(16)内壁中间位置处的两个弹簧(15)支撑固定,所述卡箍(6)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磁铁(5),另一端固定有第二磁铁(11),所述第一磁铁(5)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模片(4),所述第二磁铁(11)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模片(12)。

【技术特征摘要】
1.音响转换器的震动结构,包括卡箍(6)和外壳(1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6)的内部一端安装有上部护栅(1),另一端安装有下部护栅(14),且外壳(16)的右侧固定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10)的一端,所述电路板(10)的另一端的外部设置有连接端子(9),所述上部护栅(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震动板(2),所述第一震动板(2)的下端连接有两个音圈(3),所述外壳(16)内壁上靠近第一震动板(2)的下方固定有温度传感器(7),所述下部护栅(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震动板(13),所述第二震动板(13)的顶端连接有两个音圈(3),所述卡箍(6)通过安装在外壳(16)内壁中间位置处的两个弹簧(15)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耀刚刘耀奇刘朋鹏彭文龙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辰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