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蚯蚓床教学演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8422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8:18
便携式蚯蚓床教学演示装置,包括前侧敞口的箱体,箱体内设置有顶部敞口的上抽屉,中抽屉和下抽屉,箱体顶部内壁上设置有位于上抽屉上方的高清摄像头,箱体左侧和右侧内壁中部均设置有强光发射器和变温器;箱体后侧设有USB接头和电源插接头,USB接头通过设置在箱体内壁的数据信号线与高清摄像头、强光发射器和变温器连接,电源插接头通过设置在箱体内壁的电源线与高清摄像头、强光发射器和变温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轻便、易于携带、便于观察;在教学演示中能够简单、清晰的向学生展示蚯蚓床的原理;方便在实际中介绍剩余污泥经蚯蚓处理后的形态变化以及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蚯蚓床教学演示装置
本技术属于高校教学实验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蚯蚓床教学演示装置。
技术介绍
剩余污泥是一种源自污水处理厂的污、废水处理后的一种难以处置的产物,是一种混合了有机物质、水分、细胞菌体的泥状物质。剩余污泥具有含水率高(高达99%左右)、有机质含量高、易腐败、难处理等特性。随着我国污、废水量逐年增加,剩余污泥的产量也随之增大。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剩余污泥从而导致二次污染的产生,则会使之前的污泥净化的成果前功尽弃。剩余污泥并非一无是处。经处理后的污泥可以用于种植作物、制作建筑材料、制备燃料、矿山回填、堆肥等用途。但这些污泥的再利用途径对污泥的含水率与有机质要求非常高。然而污泥脱水一直以来都是环境行业难以克服的难题,有机质的降低更是如此。由于我国技术水平和经济原因的限制,剩余污泥的处理现状令人堪忧:现有脱水技术使用机械脱水的方法也仅能将污泥含水率降低至80%左右,这远达不到国家关于污泥含水率60%以下才能进行初级处置的规定,更无法进行再利用等高标准的处置方式。剩余污泥的深度脱水技术随着国内外研究者的不断创新有了长足的进步。例如,化学调理、电化学处理等方法已经被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携式蚯蚓床教学演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便携式蚯蚓床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侧敞口的箱体,箱体前端上侧边沿内壁固定设有上挡板,箱体前端左侧边沿内壁固定设有左挡板,箱体前端右侧边沿内壁固定设有右挡板,箱体内水平设置上矩形框和下矩形框,上矩形框和下矩形框将上挡板下边沿到箱体底部内壁之间的距离等分为三部分,上矩形框和下矩形框的后侧均与箱体后侧内壁固定连接,上矩形框和下矩形框的前端左侧均与左挡板固定连接,上矩形框和下矩形框的前端右侧均与右挡板固定连接;箱体内在上矩形框上设置有顶部敞口的上抽屉,箱体内在下矩形框上设置有顶部敞口的中抽屉,箱体内在箱体底部设置有顶部敞口的下抽屉,上抽屉、中抽屉和下抽屉前侧表面上均设有拉手;箱体顶部内壁上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蚯蚓床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侧敞口的箱体,箱体前端上侧边沿内壁固定设有上挡板,箱体前端左侧边沿内壁固定设有左挡板,箱体前端右侧边沿内壁固定设有右挡板,箱体内水平设置上矩形框和下矩形框,上矩形框和下矩形框将上挡板下边沿到箱体底部内壁之间的距离等分为三部分,上矩形框和下矩形框的后侧均与箱体后侧内壁固定连接,上矩形框和下矩形框的前端左侧均与左挡板固定连接,上矩形框和下矩形框的前端右侧均与右挡板固定连接;箱体内在上矩形框上设置有顶部敞口的上抽屉,箱体内在下矩形框上设置有顶部敞口的中抽屉,箱体内在箱体底部设置有顶部敞口的下抽屉,上抽屉、中抽屉和下抽屉前侧表面上均设有拉手;箱体顶部内壁上设置有位于上抽屉上方的高清摄像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林刘蕾刘帅霞魏添韩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