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幕墙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7965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5:20
一种太阳能幕墙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式幕墙体、吸热回形水管、驱动电机,以及散热片组成;所述散热式幕墙体由内玻璃层、中空层、外玻璃层、外围框架组成;所述中空层通过内置支撑架将光伏元件固定在内;所述外玻璃层分为左右两半,其下边缘设置有齿条;所述外围框架下边缘设置有驱动电机安装位以及吸热回形水管接入口;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外围框架下边缘设置的驱动电机安装位固定在外围框架上,其主轴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散热片包括多片相互平行的上列散热片和多片相互平行的下列散热片;所述吸热回形水管通过外围框架下边缘设置的吸热回形水管接入口通入到散热式幕墙体的中空层内,且其回形贴附安装于光伏元件一侧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幕墙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幕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幕墙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用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幕墙是利用各种强劲、轻盈、美观的建筑材料取代传统的砖石或窗墙结合的外墙工法,是包围在主结构的外围而使整栋建筑达到美观,使用功能健全而又安全的外墙工法。简言之,是将建筑穿上一件漂亮的外衣。幕墙范围主要包括建筑的外墙、采光顶(罩)和雨篷。随着对能源的日益重视,太阳能光伏应用得到了飞速发展,并且在各行各业尝试着不同的应用。太阳能幕墙作为一种产业化产品,往往采用例如专利号为CN201120228367.0的中国专利文件所公布的太阳能幕墙结构,包括钢化玻璃、光伏组件和封胶层,但是这样的结构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光伏元件在工作中会产生一定的热能,当散热效果不佳的时候,会影响光伏电子元件的寿命;第二,由于采用封闭式的形式,对于后期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维修造成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太能样幕墙的散热性差问题,以及太阳嫩幕墙的后期维护问题,而提供一种更好的太阳能幕墙散热装置。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幕墙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式幕墙体、吸热回形水管、驱动电机,以及散热片组成;其中,所述散热式幕墙体由内玻璃层、中空层、外玻璃层、外围框架组成;所述中空层通过内置支撑架将光伏元件固定在内;所述外玻璃层分为左右两半,其下边缘设置有齿条;所述外围框架下边缘设置有驱动电机安装位以及吸热回形水管接入口;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外围框架下边缘设置的驱动电机安装位固定在外围框架上,其主轴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散热片包括多片相互平行的上列散热片和多片相互平行的下列散热片,所述上列散热片和所述下列散热齿彼此交错阵列;所述吸热回形水管通过外围框架下边缘设置的吸热回形水管接入口通入到散热式幕墙体的中空层内,且其回形贴附安装于光伏元件一侧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贴附安装于光伏元件上的温度感测器;所述驱动电机电源接入端通过一电控开关串联于温度感测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外围框架四周边缘设置有防水密封圈;所述外玻璃层的左右两半的前端边缘设置有弹性密封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吸热回形水管一端为冷水接入端,一端为输出端;所述吸热回形水管为厚度为1mm的方形钢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散热片为厚度为1.5mm的金属片,其相邻金属距离为4mm。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采用吸热回形水管贴附安装于光伏元件上,其一端为冷水接口,另一端为热水排出口,既吸收了光伏元件上的热量,确保了光伏元件的最佳工作温度,也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生成了热水,减少了水的加热能耗。另外,本技术中,还将外层玻璃板设置为可打开的形式,在中空层即光伏元件所处的环境温度过高时,外层玻璃板打开,进行必要的散热;另外,外层玻璃板的可打开的形式,也方便了后期太阳能幕墙的维护。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幕墙的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散热式幕墙体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外层玻璃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光伏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散热式幕墙体,2—吸热回形水管,3—驱动电机,4—散热片,5—温度感测器,110—内玻璃层,120—中空层,130—外玻璃层,140—外围框架层,121—支撑架,122—光伏元件,131—齿条,310—主轴,311—齿轮,410—上列散热片,420—下列散热片,132—弹性密封圈,141—防水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1-图3,图1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幕墙的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散热式幕墙体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外层玻璃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光伏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幕墙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式幕墙体1、吸热回形水管2、驱动电机3,以及散热片4组成;其中,所述散热式幕墙体1由内玻璃层110、中空层120、外玻璃层130、外围框架140组成;所述中空层120通过内置支撑架121将光伏元件122固定在内;所述外玻璃层130分为左右两半,其下边缘设置有齿条131;所述外围框架140下边缘设置有驱动电机安装位141以及吸热回形水管接入口142;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外围框架140下边缘设置的驱动电机安装位141固定在外围框架上,其主轴310固定安装有齿轮311;所述散热片4包括多片相互平行的上列散热片410和多片相互平行的下列散热片420,所述上列散热片410和所述下列散热齿420彼此交错阵列;所述吸热回形水管2通过外围框架140下边缘设置的吸热回形水管接入口142通入到散热式幕墙体1的中空层120内,且其回形贴附安装于光伏元件122一侧面。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贴附安装于光伏元件122上的温度感测器5;所述驱动电机3电源接入端通过一电控开关6串联于温度感测器5。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外围框架140四周边缘设置有防水密封圈141;所述外玻璃层130的左右两半的前端边缘设置有弹性密封圈132。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吸热回形水管2一端为冷水接入端210,一端为输出端220;所述吸热回形水管为厚度为1mm的方形钢管。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散热片4为厚度为1.5mm的金属片,其相邻金属距离为4mm。具体的,所述太阳能幕墙散热装置,从两方面进行对太阳能幕墙进行散热,一方面,将外玻璃层130设计为可打开的形式,另一方面在所述光伏元件122上设置吸热回形水管2,将光伏元件122上的热量吸收带走,同时将冷水加热,以供使用,进一步利用了太阳能。其中对于,外玻璃层130的设计,即所述幕墙体1由内玻璃层110、中空层120、外玻璃层130、外围框架140组成;所述中空层120通过内置支撑架121将光伏元件122固定在内;所述外玻璃层130分为左右两半,其下边缘设置有齿条131;所述外围框架140下边缘设置有驱动电机安装位141以及吸热回形水管接入口142;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外围框架140下边缘设置的驱动电机安装位141固定在外围框架上,其主轴310固定安装有齿轮311;具体的,即贴附安装于光伏元件122上的温度感测器5,实时的监测光伏元件122的温度,当其温度超过一定光伏元件122的理想工作温度时,所述温度感测器5,控制驱动电机3启动,通过驱动电机3主轴310上的齿轮311带动外玻璃层130的齿条131运动,将外玻璃层130开启,对光伏元件122进行散热。对于光伏元件122上设置吸热回形水管2的设计,即所述吸热回形水管2通过外围框架140下边缘设置的吸热回形水管接入口142通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太阳能幕墙散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幕墙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式幕墙体(1)、吸热回形水管(2)、驱动电机(3),以及散热片(4)组成;其中,所述散热式幕墙体(1)由内玻璃层(110)、中空层(120)、外玻璃层(130)、外围框架(140)组成;所述中空层(120)通过内置支撑架(121)将光伏元件(122)固定在内;所述外玻璃层(130)分为左右两半,其下边缘设置有齿条(131);所述外围框架(140)下边缘设置有驱动电机安装位(141)以及吸热回形水管接入口(142);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外围框架(140)下边缘设置的驱动电机安装位(141)固定在外围框架上,其主轴(310)固定安装有齿轮(311);所述散热片(4)包括多片相互平行的上列散热片(410)和多片相互平行的下列散热片(420),所述上列散热片(410)和所述下列散热齿(420)彼此交错阵列;所述吸热回形水管(2)通过外围框架(140)下边缘设置的吸热回形水管接入口(142)通入到散热式幕墙体(1)的中空层(120)内,且其回形贴附安装于光伏元件(122)一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幕墙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式幕墙体(1)、吸热回形水管(2)、驱动电机(3),以及散热片(4)组成;其中,所述散热式幕墙体(1)由内玻璃层(110)、中空层(120)、外玻璃层(130)、外围框架(140)组成;所述中空层(120)通过内置支撑架(121)将光伏元件(122)固定在内;所述外玻璃层(130)分为左右两半,其下边缘设置有齿条(131);所述外围框架(140)下边缘设置有驱动电机安装位(141)以及吸热回形水管接入口(142);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外围框架(140)下边缘设置的驱动电机安装位(141)固定在外围框架上,其主轴(310)固定安装有齿轮(311);所述散热片(4)包括多片相互平行的上列散热片(410)和多片相互平行的下列散热片(420),所述上列散热片(410)和所述下列散热齿(420)彼此交错阵列;所述吸热回形水管(2)通过外围框架(140)下边缘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顺联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