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文华专利>正文

水利工程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9207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护坡,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堤坝,坡体分为上坡体和下坡体,上坡体表面覆盖有植被护坡混凝土;堤坝顶部设置有集水槽,堤坝内部设置有排水管,集水槽下方设置有排水渠道,排水渠道下方设置有分水管一和分水管二,分水管一和分水管二的中间相交处通过转轴连接有分水闸门,分水管一与排水管连接,分水管二的出水口设置在上坡体的上部,排水渠道外部一侧设置有箱体,箱体内设置有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锥齿轮一安装在转轴另一端上,锥齿轮二安装在控制轴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分水管,可以根据季节把集雨槽内的雨水导流到不同的地方,从而更好的避免植被涝死或旱死,并且分流闸门的控制更加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利工程护坡
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技术介绍
水土流失在我国十分严重,它是造成土地资源平衡失调的原因之一,因此河道的护坡工程严重影响到河道的畅通和土地的流失。现在很多护坡多是在坡体上种植植被,在坡顶上可以行驶车辆和行人,然后在坡体内部设置排水管,把坡顶上的积水排到河流中,但是因为季节不同,降水量也会不同,像是冬季雨水较少,植被容易缺水,夏季雨水充足。因此如果只是把坡顶水引导植被处在夏天容易造成植被淹死,如果只把坡顶水引导到河道中,冬天植被容易缺水而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水利工程护坡,包括堤坝和坡体,坡体分为上坡体和下坡体,上坡体和下坡体之间设置有平台,上坡体表面覆盖有植被护坡混凝土;植被护坡混凝土利用锚固钉深入到上坡体中;下坡体覆盖有砂石层和碎石层,堤坝顶部边缘处设置有集水槽,植被根植在植被护坡混凝土的表面,堤坝内部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下坡体上,集水槽下方设置有排水渠道,排水渠道下方设置有分水管一和分水管二,分水管一和分水管二的中间相交处通过转轴可旋转的连接有分水闸门,排水渠道两侧的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利工程护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包括堤坝(15)和坡体,坡体分为上坡体和下坡体(14),上坡体和下坡体(14)之间设置有平台(13),上坡体表面覆盖有植被护坡混凝土(4),植被护坡混凝土(4)利用锚固钉(10)深入到上坡体中;下坡体(14)覆盖有砂石层和碎石层,堤坝(15)顶部边缘处设置有集水槽(2),植被(9)根植在植被护坡混凝土(4)的表面,堤坝(15)内部设置有排水管(8),排水管(8)的出水口设置在下坡体(14)上,其特征在于:集水槽(2)下方设置有排水渠道(3),排水渠道(3)下方设置有分水管一(18)和分水管二(7),分水管一(18)和分水管二(7)的中间相交处通过转轴(19)可旋转的连接有分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护坡,包括堤坝(15)和坡体,坡体分为上坡体和下坡体(14),上坡体和下坡体(14)之间设置有平台(13),上坡体表面覆盖有植被护坡混凝土(4),植被护坡混凝土(4)利用锚固钉(10)深入到上坡体中;下坡体(14)覆盖有砂石层和碎石层,堤坝(15)顶部边缘处设置有集水槽(2),植被(9)根植在植被护坡混凝土(4)的表面,堤坝(15)内部设置有排水管(8),排水管(8)的出水口设置在下坡体(14)上,其特征在于:集水槽(2)下方设置有排水渠道(3),排水渠道(3)下方设置有分水管一(18)和分水管二(7),分水管一(18)和分水管二(7)的中间相交处通过转轴(19)可旋转的连接有分水闸门(20),排水渠道(3)两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凹陷部(16),分水闸门(20)与左侧的密封凹陷部(16)接触时封闭分水管一(18)进水,分水闸门(20)与右侧的密封凹陷部(16)接触时封闭分水管二(7)进水,分水管一(18)与排水管(8)的进水口连接,分水管二(7)的出水口设置在上坡体的上部,排水渠道(3)外部一侧设置有箱体(5),箱体(5)内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锥齿轮一(30)和锥齿轮二(29),锥齿轮一(30)安装在转轴(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程文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