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弯调整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891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纬弯调整传动机构,第一电机经带/链传动机构及第一弯辊和第二弯辊上的弹性联轴器与对应的第一弯辊及第二弯辊的外圈连接,第二电机通过链/带传动机构及第一弯辊和第二弯辊上的涨紧套与对应的与第一弯辊及第二弯辊的芯轴连接,超越离合器机构的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被动轮连接在传动轴用于驱动传动轴转动,驱动带/链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轮和被动轮上,具有两个带槽/链齿的主动轮通过单向轴承连接在传动轴上并承受单向扭矩,第一带/链安装在主动轮上和第一弯辊的带轮/链轮上并与弹性联轴器上,第二带/链安装在主动轮和第二弯辊的带轮/链轮上并弹性联轴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不占有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纬弯调整传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纬弯调整传动机构,属于印染设备

技术介绍
织造过程中,受设备的精度误差、各种机械运动及生产操作的影响,经常会产生纬纱歪斜和弯曲现象,造成纬纱发生畸变而影响后序的加工如印花处理。尤其对于已印有图案的织物在水洗和烘干、拉幅定型或预缩等整理工序处理过程中,以及蜡染布的印花过程中,织物连续处于牵引状态,受各种机械运动及生产操作的影响,以及各导布辊张力不均等问题,使织物表现出纬纱的纬斜和纬弯而造成织物纬纱变形,使织物表现出花形倾斜、花形弯曲及花形呈现S弯等畸变情况,而降低织物印花精度,造成产品合格率较低。目前先进的整纬机或整花机,是采用工业相机,在织物移动过程中,采集织物整幅连续纬线图像或图案,在线实时对移动的织物上整根纬纱角度或图案进行采集,确保织物纬纱采集或图案的准确性,并通过处理器控制相对应调整弯辊和调整斜辊动作。现有纬弯调整机构是采用电机驱动传动机构带动上下两个弯辊同时动作而实现调节。第一电机通过传动带减速后带动弯辊上的皮带轮转动,而该皮带轮通过弹性联轴器结构带动弯辊外圈回转运动,实现织物涨力的调整;第二电机经减速机减速后,通过传动链带动弯辊上的链轮转动,而该链轮通过涨紧套与弯辊芯轴连接,从而带动弯辊芯轴作回转运动,实现织物纬弯的调整。由于需要两个电机分别将动力传递到各弯辊上,第一电机的动力从第一弯辊传至第二弯辊,而第二电机则将动力从第二弯辊传到第一弯辊,但两弯辊的外圈与芯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操作不慎,就会造成传动机构及电机的反转,而损传动机构及电机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不占有安装空间的纬弯调整传动机构。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纬弯调整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以及第一弯辊和第二弯辊,第一电机经带/链传动机构及第一弯辊上的弹性联轴器和第二弯辊上的弹性联轴器与对应的第一弯辊的外圈及第二弯辊的外圈连接,第二电机通过链/带传动机构及第一弯辊上的涨紧套和第二弯辊上的涨紧套与对应的与第一弯辊的芯轴及第二弯辊的芯轴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超越离合器机构,所述的超越离合器机构包括传动轴、被动轮和主动轮,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被动轮连接在传动轴用于驱动传动轴转动,驱动带/链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轮和被动轮上,具有两个带槽/链齿的主动轮通过单向轴承连接在传动轴上并承受单向扭矩,第一带/链安装在主动轮上和第一弯辊的带轮/链轮上并与弹性联轴器连接,第二带/链安装在主动轮和第二弯辊的带轮/链轮上并与弹性联轴器连接。本技术纬弯调整传动机构采用了超越离合器机构,该超越离合器机构包括传动轴、被动轮和主动轮,而被动轮连接在传动轴上,用于驱动传动轴转动,具有两个带槽/链齿的主动轮通过单向轴承连接在传动轴上并承受单向扭矩,当通过第一电机将动力传递到传动轴上时,再通过主动轮及第一带/链和第二带/链,将动力分别传递到第一弯辊和第二弯辊的弹性联轴器上,在实现两级减速传动的同时,使设置在主动轮内的单向轴承承受单向扭矩而带动第一弯辊和第二弯辊的外圈转动,实现织物涨力的调节。而当第二电机将动力传至第一弯辊和第二弯辊的芯轴上实现织物的纬弯调节时,动力也传至主动轮,由于反向使单向轴承拒绝扭矩而不工作,故主动轮无法旋转,继而能保护传动机构和电机,使用安全可靠。本技术将单向轴承安装在主动轮与传动轴之间,不占有安装空间,结构合理、简单,工作可靠性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纬弯调整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超越离合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电机,2—驱动带/链,3—被动轮,4—传动轴,5—主动轮,6—第一带/链,7—第一弯辊,8—第二传动链/带,9—涨紧机构,10—第二弯辊,11—第一传动链/带,12—减速器,13—机架,14—第二电机,15—第二带/链,16—弹性联轴器,17—涨紧套,18—压圈,19—固定座,20—轴承,21—中间轴承,22—单向轴承,23—轴承盖。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3所示,本技术纬弯调整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13上的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14以及第一弯辊7和第二弯辊10,第一电机1经带/链传动机构及第一弯辊7上的弹性联轴器16和第二弯辊10上的弹性联轴器16与对应的第一弯辊7的外圈及第二弯辊10的外圈连接,通过控制第一弯辊7的外圈和第二弯辊10的外圈转动的角度来控制织物的涨力。本技术的第一电机可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或伺服电机,该带/链传动机构见图1、2所示,采用二级带/链减速机构,第一电机1安装在机架13上,驱动带/链2则安装在第一电机1的输出轮和被动轮3上,将动力传到传动轴4,而传动轴4上安装有主动轮5,而第一弯辊7的一侧和第二弯辊10的一侧均设有与弹性联轴器16连接的带轮/链轮,通过第一带/链6和第二带/链15将动力传到第一弯辊7和第二弯辊10上,实现涨力调节动力的传递。见图1~3所示,本技术第二电机14通过链/带传动机构及第一弯辊7上的涨紧套17和第二弯辊10上的涨紧套17与对应的第一弯辊7的芯轴及第二弯辊10的芯轴连接,通过控制第一弯辊7的芯轴和第二弯辊10的芯轴转动的角度以调节织物的纬弯。本技术的第二电机14可采用伺服电机或三相异步电动机,该链/带传动机构可见图1、2所示,第二电机14安装在机架13上,第二电机14与减速器12连接,减速器12输出侧设有链轮/带轮,而第一弯辊7的一侧和第二弯辊10的一侧均设有与涨紧套17连接的链轮/带轮,经第一传动链/带11和第二传动链/带8,将第二电机14的动力经减速器12先传到第二弯辊10上,再传到第一弯辊7上,实现纬弯调节动力的传递,而机架13上安装有涨紧机构9以调节第二传动链/带8和第一传动链/带11的张力。见图1、3所示,本技术还具有超越离合器机构,该超越离合器机构包括传动轴4、被动轮3和主动轮5,传动轴4通过轴承20安装在机架13上。见图3所示,本实用传动轴4通过轴承20与固定座19连接,轴承盖23安装在固定座19上对轴承20进行限位,固定座19和压圈18分别设置在机架13的两侧并通过紧固件连接,将超越离合器机构安装在机架13上,被动轮3连接在传动轴4用于驱动传动轴4转动,被动轮3通过键连接在传动轴4上,使被动轮3与传动轴4同时转动,驱动带/链2则安装在第一电机1的输出轮和被动轮3上,将第一电机1的动力传递到传动轴4上,再通过传动轴4而传至主动轮5上。见图3所示,本技术具有两个带槽/链齿的主动轮5通过单向轴承22连接在传动轴4上并承受单向扭矩,单向轴承22的内圈通过键连接在传动轴4上、外圈通过键连接在主动轮5上,实现单向动力传递,第一带/链6安装在主动轮5上和第一弯辊7的带轮/链轮上并与弹性联轴器16连接,第二带/链15安装在主动轮5上和第二弯辊10的带轮/链轮上并与弹性联轴器16连接,使弹性联轴器16带动各自的第一弯辊7外圈和第二弯辊10外圈回转运动,而进行织物的涨力调节。见图1、3所示,本技术主动轮5的两侧均设有轴承座,单向轴承22安装在外侧的轴承座内并通过键连接在传动轴4上,中间轴承21安装在内侧的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纬弯调整传动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纬弯调整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13)上的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14)以及第一弯辊(7)和第二弯辊(10),第一电机(1)经带/链传动机构及第一弯辊(7)上的弹性联轴器(16)和第二弯辊(10)上的弹性联轴器(16)与对应的第一弯辊(7)的外圈及第二弯辊(10)的外圈连接,第二电机(14)通过链/带传动机构及第一弯辊(7)上的涨紧套(17)和第二弯辊(10)上的涨紧套(17)与对应的与第一弯辊(7)的芯轴及第二弯辊(10)的芯轴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超越离合器机构,所述的超越离合器机构包括传动轴(4)、被动轮(3)和主动轮(5),传动轴(4)通过轴承(20)安装在机架(13)上,被动轮(3)连接在传动轴(4)用于驱动传动轴(4)转动,驱动带/链(2)安装在第一电机(1)的输出轮和被动轮(3)上,具有两个带槽/链齿的主动轮(5)通过单向轴承(22)连接在传动轴(4)上并承受单向扭矩,第一带/链(6)安装在主动轮(5)上和第一弯辊(7)的带轮/链轮上并与弹性联轴器(16)连接,第二带/链(15)安装在主动轮(5)上和第二弯辊(10)的带轮/链轮上并与弹性联轴器(1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纬弯调整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13)上的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14)以及第一弯辊(7)和第二弯辊(10),第一电机(1)经带/链传动机构及第一弯辊(7)上的弹性联轴器(16)和第二弯辊(10)上的弹性联轴器(16)与对应的第一弯辊(7)的外圈及第二弯辊(10)的外圈连接,第二电机(14)通过链/带传动机构及第一弯辊(7)上的涨紧套(17)和第二弯辊(10)上的涨紧套(17)与对应的与第一弯辊(7)的芯轴及第二弯辊(10)的芯轴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超越离合器机构,所述的超越离合器机构包括传动轴(4)、被动轮(3)和主动轮(5),传动轴(4)通过轴承(20)安装在机架(13)上,被动轮(3)连接在传动轴(4)用于驱动传动轴(4)转动,驱动带/链(2)安装在第一电机(1)的输出轮和被动轮(3)上,具有两个带槽/链齿的主动轮(5)通过单向轴承(22)连接在传动轴(4)上并承受单向扭矩,第一带/链(6)安装在主动轮(5)上和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宏大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