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袋及折成该纸袋的纸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703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纸袋及折成该纸袋的纸板,纸板包括用于折叠后形成袋体的侧壁纸板和至少三个用于折叠后形成袋底的底壁纸板,任一个底壁纸板均具有用于折叠后与其他底壁纸板拼接和/或间隔布置的侧边,即折叠后的各底壁纸板互不重叠,采用这种结构的纸板折起会后的纸袋的袋底厚度较薄,运输时,袋底收起后整个纸袋的两端厚度差异小,适合堆叠,方便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纸袋及折成该纸袋的纸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纸袋及折成该纸袋的纸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纸袋,包括袋体和袋底,如图1和图2所示,袋体包括纸板,纸板包括纸制基板,纸制基板上设有棱边折痕,棱边折痕用于将纸板折起后形成袋体的棱边,棱边折痕将纸制基板分成各侧壁纸板,各侧壁纸板的底部设有袋底折痕(1、2、3、4),各侧壁纸板的下部沿袋底折痕(1、2、3、4)折起后形成底壁纸板,底壁纸板折起后交叉重叠并粘接在一起形成袋底,结构复杂,折起步骤繁琐,叠底难度大;而且无法机械自动涂胶,只能采用人工涂胶方式,导致生产效率较低。袋体上设有用于将袋底收起以贴到相应侧壁纸板上的袋底收起折痕,由于形成袋底的各侧壁纸板部分之间均有重叠部分,导致折起后的袋底不平整且厚度较厚,运输过程中纸袋在堆放时易出现堆垛层的两端高度差异大,不稳定,导致运输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形成袋底的各侧壁纸板部分之间均有重叠部分导致袋体收起后的纸袋的两端厚度差异大造成运输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纸板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纸板,包括用于折叠后形成袋体的侧壁纸板和至少三个用于折叠后形成袋底的底壁纸板,任一个底壁纸板均具有用于折叠后与其他底壁纸板拼接和/或间隔布置的侧边。各所述底壁纸板折叠后对拼的面积与袋体的横截面的面积相等。所述底壁纸板为一体设置于侧壁纸板上的顶角朝下的三角形结构和小端朝下的梯形结构,三角形结构和梯形结构间隔布置,三角形结构的自由边或梯形结构的腰形成所述侧边。各底壁纸板与侧壁纸板的连接长度等于对应的三角形结构的长边或对应的梯形结构的长底边。本技术的一种纸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纸袋,包括至少三个侧壁纸板形成的袋体和由与相应的侧壁纸板连接的底壁纸板形成的袋底,任一个底壁纸板均具有与其他底壁纸板拼接和/或间隔布置的侧边,底壁纸板之间通过粘接结构相连。所述粘接结构为覆盖在各底壁纸板上的纸制垫板,纸制垫板与各底壁纸板粘结。各底壁纸板对拼后的面积与纸制垫板的面积相等。所述底壁纸板与相应的侧壁纸板的连接长度等于对应的侧壁纸板的宽度。所述袋体和袋底形成手提袋结构。所述侧壁纸板包括两个面积较大的第一侧壁纸板和两个面积较小的第二侧壁纸板,袋体上设有袋底收起折痕,袋底收起折痕设置于第一侧壁纸板上并两端分别延伸至其相邻的且一体设置的第二侧壁纸板的中间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纸板的任一个底壁纸板均具有用于折叠后与其他底壁纸板拼接和/或间隔布置的侧边,即折叠后的各底壁纸板互不重叠,采用这种结构的纸板折起会后的纸袋的袋底厚度较薄,运输时,袋底收起后整个纸袋的两端厚度差异小,适合堆叠,方便运输。纸袋的任一个底壁纸板均具有与其他底壁纸板拼接和/或间隔布置的侧边,底壁纸板之间通过粘接结构相连,即各底壁纸板互不重叠,采用这种结构的纸板折起会后的纸袋的袋底厚度较薄,运输时,袋底收起后整个纸袋的两端厚度差异小,适合堆叠,方便运输。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纸袋的袋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袋底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纸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袋底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袋底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纸袋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同时也是本技术的一种纸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纸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3至图5所示,包括具有四个侧壁纸板形成的袋体和由与相应的侧壁纸板连接的底壁纸板形成的袋底,任一个底壁纸板均具有与其他底壁纸板拼接的侧边,底壁纸板之间通过粘接结构相连,粘接结构为覆盖在各底壁纸板(5、6)上的纸制垫板7,纸制垫板7与各底壁纸板(5、6)粘结。各底壁纸板(5、6)对拼后的面积与纸制垫板7的面积相等也与袋体的横截面的面积相等。底壁纸板(5、6)与相应的侧壁纸板(9、10)的连接长度等于对应的侧壁纸板(9、10)的宽度。袋体和袋底形成手提袋结构,侧壁纸板(9、10)包括两个面积较大的第一侧壁纸板9和两个面积较小的第二侧壁纸板10。侧壁纸板的两端通过接缝纸板12连接成袋体结构。底壁纸板(5、6)包括设置于第一侧壁纸板9上的第一底壁纸板5和设置于第二侧壁纸板10上的第二底壁纸板6,第一底壁纸板5为梯形结构,第二底壁纸板6为三角形结构,梯形结构的腰或三角形结构的自由边形成上述侧边。底壁纸板与相应的侧壁纸板的连接长度等于对应的侧壁纸板的宽度。袋体上设有袋底收起折痕13,袋底收起折痕13设置于第一侧壁纸板9上并两端分别延伸至其相邻的且一体设置的第二侧壁纸板10的中间位置。由于接缝纸板12与侧壁纸板的重叠粘结部分厚度较厚,不合适折弯,折弯后易开裂导致强度下降,因此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保证袋底收起折痕13与接缝纸板12位于袋体的相对两侧,不易开胶和断裂。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任一个底壁纸板也可以均具有与其他底壁纸板间隔布置的侧边,即四个底壁纸板对拼后的面积小于纸制垫板的面积;任一个底壁纸板也可以同时均具有与其他底壁纸板拼接的侧边和与其他底壁纸板间隔布置的侧边;第一底壁纸板和第二底壁纸板也可以均为矩形结构;底壁纸板与相应的侧壁纸板之间的连接长度也可以小于相应的侧壁纸板的宽度;接缝纸板也可以设置于第二侧壁纸板上;粘接结构也可以不是纸制垫板,也可以为胶带,胶带各底壁纸板的对拼处粘结在一起形成袋底;侧壁纸板也可以为三个或五个及以上。本技术的一种纸板的具体实施例如图5所示,包括用于折叠后形成袋体的侧壁纸板,侧壁纸板上设有四条棱边折痕11,棱边折痕11将侧壁纸板分成两个面积较大的第一侧壁纸板9和两个面积较小的第二侧壁纸板10,纸板还包括由与相应的侧壁纸板连接的形成的袋底四个底壁纸板,任一个底壁纸板均具有用于折叠后与其他底壁纸板拼接的侧边。各底壁纸板(5、6)对拼后的面积与袋体的横截面的面积相等。底壁纸板(5、6)与相应的侧壁纸板(9、10)的连接长度等于对应的侧壁纸板(9、10)的宽度。侧壁纸板的两端通过接缝纸板12连接成袋体结构。底壁纸板(5、6)包括设置于第一侧壁纸板9上的第一底壁纸板5和设置于第二侧壁纸板10上的第二底壁纸板6,相邻的两个底壁纸板之间设有折起后避免各底壁纸板相互交叉重叠的让位槽,让位槽为V形槽8,第一底壁纸板5为梯形结构,第二底壁纸板6为三角形结构,梯形结构的腰或三角形结构的自由边形成上述侧边。各底壁纸板与侧壁纸板的连接长度等于对应的三角形结构的长边或对应的梯形结构的长底边。袋体上设有袋底收起折痕13,袋底收起折痕13设置于第一侧壁纸板9上并两端分别延伸至其相邻的且一体设置的第二侧壁纸板10的中间位置。由于接缝纸板12与侧壁纸板的重叠粘结部分厚度较厚,不合适折弯,折弯后易开裂导致强度下降,因此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保证袋底收起折痕13与接缝纸板12位于袋体的相对两侧,不易开胶和断裂。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任一个底壁纸板也可以均具有用于折叠后与其他底壁纸板间隔布置的侧边,即四个底壁纸板对拼后的面积小于袋体的横截面的面积;任一个底壁纸板也可以同时均具有用于折叠后与其他底壁纸板拼接的侧边和与其他底壁纸板间隔布置的侧边;第一底壁纸板和第二底壁纸板也可以均为矩形结构;底壁纸板与相应的侧壁纸板之间的连接长度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纸袋及折成该纸袋的纸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纸板,包括用于折叠后形成袋体的侧壁纸板和至少三个用于折叠后形成袋底的底壁纸板,其特征在于:任一个底壁纸板均具有用于折叠后与其他底壁纸板拼接和/或间隔布置的侧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纸板,包括用于折叠后形成袋体的侧壁纸板和至少三个用于折叠后形成袋底的底壁纸板,其特征在于:任一个底壁纸板均具有用于折叠后与其他底壁纸板拼接和/或间隔布置的侧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底壁纸板折叠后对拼的面积与袋体的横截面的面积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纸板为一体设置于侧壁纸板上的顶角朝下的三角形结构和小端朝下的梯形结构,三角形结构和梯形结构间隔布置,三角形结构的自由边或梯形结构的腰形成所述侧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纸板:其特征在于:各底壁纸板与侧壁纸板的连接长度等于对应的三角形结构的长边或对应的梯形结构的长底边。5.一种纸袋,包括至少三个侧壁纸板形成的袋体和由与相应的侧壁纸板连接的底壁纸板形成的袋底,其特征在于:任一个底壁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云辰张云翼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华美彩印纸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