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踩踏开关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766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踩踏开关门装置,属于门窗用品技术领域。其包括传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传动模块中设有把手连接装置、第一连动杆、第二连动杆,所述把手连接装置尾部与所述第一连动杆上端连接,所述第一连动杆下端与第二连动杆上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中设有踏板、支撑装置、第一弹簧、球形万向轮、支架、圆珠笔式开关、第一卡销,所述踏板和第一弹簧安装在所述支撑装置中,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撑装置的侧面上,所述支架中安装有所述圆珠笔式开关和所述第一卡销;所述传动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二连动杆下端与所述踏板顶端相互配合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在掰动门把手和打开反锁开关时,门把手和反锁开关上的细菌和污渍污染人们双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踩踏开关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踩踏开关门装置,属于门窗用品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的门为单一的手动把手设计,通常只有手动把手和反锁按钮。这种单一手动把手设计的门在一些洗手装置在卫生间内的环境下使用很不方便,例如在公共场所上卫生间时,人们需要先掰动门外的把手进行开门,再掰动门内的把手进行关门,接着操作反锁开关进行反锁,在以上过程中,人们手上携带的细菌和污渍会污染把手和反锁开关。当人们在卫生间内洗干净手后要开门时,在掰动门把手和打开反锁开关过程中,门把手和反锁开关上的细菌和污渍又会重新污染人们的双手,导致双手上还携带着细菌和污渍。虽然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光感开关门等高科技门锁,但价格和使用成本均较高,明显不能普及。另外也有一些脚踏锁的设计,例如申请号为201320870134.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脚踏式开门装置,其装置结构复杂,占据空间大,需要将原有门锁拆开才能进行安装,而且其踏板装置位于门身的空槽内,需要对门的结构重新设计,因此,此装置不适用于已安装好的现有门,并且它是利用钢丝将踩踏装置与门锁连接来实现其作用的,长期使用会拉长钢丝,从而导致门锁打开不到位,无法实现踩踏开门的功能。因此,提供一种踩踏开关门装置有着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踩踏开关门装置。上述专利技术目的得以实现,是因为采用了下述技术措施:一种踩踏开关门装置,包括传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传动模块中设有把手连接装置、第一连动杆、第二连动杆,所述把手连接装置尾部与所述第一连动杆上端连接,所述第一连动杆下端与第二连动杆上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中设有踏板、支撑装置、第一弹簧、球形万向轮、支架、圆珠笔式开关、第一卡销,所述踏板和第一弹簧安装在所述支撑装置中,且所述第一弹簧在所述踏板的下端,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撑装置的侧面上,所述支架中安装有所述圆珠笔式开关和所述第一卡销;所述传动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二连动杆下端与所述踏板顶端相互配合连接。当踩踏踏板时,会对门产生下压力,为防止下压力对门产生损坏,所以在一种踩踏开关门装置的底部安装球形万向轮,起到支撑门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把手连接装置中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为三分之二的圆球形,所述连接块的中部为镂空三分之二的小圆球形。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一连动杆的配合起到了万向摆动的作用,实现合适安装在不同规格门上的功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连动杆的上端设有小圆球,下端设有圆形的柱子,所述圆形的柱子中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连动杆的上端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中安装有螺母,下端设有小圆球,所述第一连动杆和第二连动杆通过所述螺纹和所述螺纹孔连接。可根据不同规格的门来调节所述第一连动杆和第二连动杆之间的长度,实现合适安装在不同规格门上的功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踏板的上表面上设有规则分布的锥钉,所述锥钉的直径和高度为2~3mm,所述相邻锥钉之间的距离为10~20mm。当锥钉的高度超过3mm时,操作踏板是锥钉会扎入鞋底中破坏鞋底,高度小于2mm时,对鞋底只起到防滑的作用,很难紧扣在大部分鞋底的防滑纹中;当相邻锥钉之间的距离小于10mm时,由于太密集,很难紧扣在大部分鞋底的防滑纹中,当相邻锥钉之间的距离大于20mm时,能紧扣在大部分鞋底的防滑纹中,但是有些鞋底对踏板的拉力会大于锥钉对鞋底防滑纹紧扣力,从而导致无法顺利的开门或关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踏板的一侧面上设有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的上方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方设有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动杆的配合起到了万向摆动的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卡销的头部设有第一斜面和第二圆块,中部设有第二弹簧,尾部设有第一圆块,所述第一斜面的斜度为45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圆珠笔式开关的上端设有按钮,表面的中部设有卡环,中心设有第二卡销,所述第二卡销的下端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的斜度为45度。当按压按钮时,卡环起到了对圆珠笔式开关限位的作用,防止圆珠笔式开关往下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圆珠笔式开关与所述第一卡销相互垂直,且在未工作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互接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在掰动门把手和打开反锁开关时,门把手和反锁开关上的细菌和污渍污染人们双手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脚踏式开门装置需要将原有门锁拆开才能进行安装,而且其踏板装置位于门身的空槽内,需要对门的结构重新设计,因此,本专利技术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脚踏式开门装置不适用于已安装好的现有门的问题。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脚踏式开门装置是利用钢丝将踩踏装置与门锁连接来实现其作用的,长期使用会拉长钢丝,从而导致门锁打开不到位,无法实现踩踏开门的功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连接块与第一连动杆和第二连动杆的配合起到了万向摆动的作用,还通过根据不同规格的门来调节第一连动杆和第二连动杆之间的长度,使本专利技术适用安装在不同规格门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踩踏开关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踩踏开关门装置中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踩踏开关门装置中踏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踩踏开关门装置中圆珠笔式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踩踏开关门装置中第一卡销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零件序号:1—门锁把手、2—把手连接装置、3—第一连动杆、4—第二连动杆、5—踏板、6—支撑装置、7—第一弹簧、8—球形万向轮、9—支架、10—圆珠笔式开关、11—第一卡销、501—锥钉、502—T形滑块、503—支撑柱、504—连接块、1001—卡环、1002—按钮、1003—第二卡销、1004—第二斜面、1101—第一圆块、1102—第二弹簧、1103—第二圆块、1104—第一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5所示,一种踩踏开关门装置,包括传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传动模块中设有把手连接装置2、第一连动杆3、第二连动杆4,所述把手连接装置2套在门锁把手1上连接固定,尾部与所述第一连动杆3上端连接,所述第一连动杆3下端与第二连动杆4上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中设有踏板5、支撑装置6、第一弹簧7、球形万向轮8、支架9、圆珠笔式开关10、第一卡销11,所述踏板5和第一弹簧7安装在所述支撑装置6中,且所述第一弹簧7在所述踏板5的下端,所述支架9安装在所述支撑装置6的侧面上,所述支架9中安装有所述圆珠笔式开关10和所述第一卡销11;所述传动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二连动杆4下端与所述踏板5顶端相互配合连接。所述把手连接装置2中设有连接块504,所述连接块504为三分之二的圆球形,所述连接块504的中部为镂空三分之二的小圆球形。所述第一连动杆3的上端设有小圆球,下端设有圆形的柱子,所述圆形的柱子中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连动杆4的上端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中安装有螺母,下端设有小圆球,所述第一连动杆3和第二连动杆4通过所述螺纹和所述螺纹孔连接。所述踏板5的上表面上设有规则分布的锥钉501,所述锥钉501的直径和高度为2~3mm,所述相邻锥钉501之间的距离为10~20mm。所述踏板5的一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踩踏开关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踩踏开关门装置,包括传动模块和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模块中设有把手连接装置、第一连动杆、第二连动杆,所述把手连接装置尾部与所述第一连动杆上端连接,所述第一连动杆下端与第二连动杆上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中设有踏板、支撑装置、第一弹簧、球形万向轮、支架、圆珠笔式开关、第一卡销,所述踏板和第一弹簧安装在所述支撑装置中,且所述第一弹簧在所述踏板的下端,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撑装置的侧面上,所述支架中安装有所述圆珠笔式开关和所述第一卡销;所述传动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二连动杆下端与所述踏板顶端相互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踩踏开关门装置,包括传动模块和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模块中设有把手连接装置、第一连动杆、第二连动杆,所述把手连接装置尾部与所述第一连动杆上端连接,所述第一连动杆下端与第二连动杆上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中设有踏板、支撑装置、第一弹簧、球形万向轮、支架、圆珠笔式开关、第一卡销,所述踏板和第一弹簧安装在所述支撑装置中,且所述第一弹簧在所述踏板的下端,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撑装置的侧面上,所述支架中安装有所述圆珠笔式开关和所述第一卡销;所述传动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二连动杆下端与所述踏板顶端相互配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踩踏开关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连接装置中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为三分之二的圆球形,所述连接块的中部为镂空三分之二的小圆球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踩踏开关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动杆的上端设有小圆球,下端设有圆形的柱子,所述圆形的柱子中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连动杆的上端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中安装有螺母,下端设有小圆球,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容景盛劳加斌
申请(专利权)人:贺州思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