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GPS的自动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654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GPS的自动平衡车,包括车体踏板、支撑柱、车把和设置在车体踏板下方的电源模块,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在所述车体踏板的一端,所述车把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柱顶端且相对于所述支撑柱左右对称,所述车把中央设置有GPS导航仪,所述GPS导航仪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所述车体踏板底部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车轮,所述车体踏板底部位于所述车轮上方设置有减震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且减震效果好的具有GPS的自动平衡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GPS的自动平衡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GPS的自动平衡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自平衡电动车自动平衡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也就是车辆本身的自动平衡能力。正确打开电源且能保持足够运作的电力,车上的人就不用担心有倾倒跌落的可能,既安全又方便。但是现有的自动平衡车不具有GPS定位导航仪,使用者在出行时容易迷路,同时现有的自动平衡车没有设置反光设施,夜晚出行不安全。另外,市面上出现的自动平衡车的减震性能比较差,操作者的体验不是很良好,因此急需一种具有GPS、安全可靠以及减震性良好的自平衡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且减震效果好的具有GPS的自动平衡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GPS的自动平衡车,包括车体踏板、支撑柱、车把和设置在车体踏板下方的电源模块,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在所述车体踏板的一端,所述车把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柱顶端且相对于所述支撑柱左右对称,所述车把中央设置有GPS导航仪,所述GPS导航仪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所述车体踏板底部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车轮,所述车体踏板底部位于所述车轮上方设置有减震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车体踏板底部位于所述车轮上方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下端开口,所述减震装置设置在所述定位凹槽中。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固定板、缓冲板以及多个减震弹簧,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缓冲板下方且位于所述定位凹槽的开口处,多个所述减震弹簧设置在所述定位凹槽内,且位于所述缓冲板上方,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定位凹槽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减震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缓冲板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和缓冲板通过固定导柱与所述车体踏板相连,所述固定导柱上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踏板中且位于所述定位凹槽上方,所述固定导柱下端贯穿所述缓冲板以及固定板且向下延伸,所述缓冲板和所述固定板可沿固定导柱上下移动,所述固定导柱下端位于所述固定板下方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进一步的,所述车把中央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固定凹槽,所述GPS导航仪设置在所述固定凹槽中,所述固定凹槽开口处设置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内侧设置有防水密封垫。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导柱上端通过第二紧固螺栓与所述车体踏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车轮两侧分别通过固定支架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车体踏板底部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开口向下,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内部,所述安装凹槽开口处设置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车体踏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另一端通过紧固螺钉与所述车体踏板底部固定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GPS的自动平衡车,该具有GPS的自动平衡车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定位和导航,避免使用者迷路,进而可保证使用者行驶的安全性;另外,车体踏板底部位于车轮上方设置有减震装置,通过该减震装置可降低该自动平衡车的在行走过程中的震动,提高该自动平衡车的减震性能,进而提高操作者的用户体验,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外,车体踏板底部设置有安装凹槽,电源模块设置在安装凹槽内部,安装凹槽开口处设置有第二盖板,第二盖板一端通过铰链与车体踏板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盖板另一端通过紧固螺钉与车体踏板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该安装凹槽和第二盖板,方便电源模块的安装和后期的更换,同时,第二盖板内侧还可设置密封垫,用于对电源模块进行保护,提高电源模块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GPS的自动平衡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GPS的自动平衡车中车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有GPS的自动平衡车,包括车体踏板100、支撑柱108、车把109和设置在车体踏板100下方的电源模块102,支撑柱108竖直设置在车体踏板100的一端,车把109水平设置在支撑柱108顶端且相对于支撑柱108左右对称,车把109中央设置有GPS导航仪106,GPS导航仪106通过导线与电源模块102相连,车体踏板100底部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车轮115,车体踏板100底部位于车轮115上方设置有减震装置,通过该减震装置可降低该自动平衡车的在行走过程中的震动,提高该自动平衡车的减震性能,进而提高操作者的用户体验,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车体踏,100底部位于车轮115上方设置有定位凹槽104,定位凹槽104下端开口,减震装置设置在定位凹槽104中,通过该定位凹槽可对减震装置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破损,进而延长该具有GPS的自动平衡车的使用寿命。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减震装置包括固定板113、缓冲板116以及多个减震弹簧105,固定板113设置在缓冲板116下方且位于定位凹槽104的开口处,多个减震弹簧105设置在定位凹槽104内,且位于缓冲板116上方,减震弹簧105的上端与定位凹槽104的顶部相接触,减震弹簧105的下端与缓冲板116相接触。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上述固定板113和缓冲板116通过固定导柱112与车体踏板100相连,固定导柱112上端固定设置在车体踏板100中且位于定位凹槽104上方,固定导柱112下端贯穿缓冲板116以及固定板113且向下延伸,在行走过程中,缓冲板116和固定板113可沿固定导柱112上下移动,同时减震弹簧可进一步吸收震动,固定导柱112下端位于固定板113下方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117,用于对缓冲板116和固定板113进行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GPS的自动平衡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GPS的自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踏板、支撑柱、车把和设置在车体踏板下方的电源模块,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在所述车体踏板的一端,所述车把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柱顶端且相对于所述支撑柱左右对称,所述车把中央设置有GPS导航仪,所述GPS导航仪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所述车体踏板底部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车轮,所述车体踏板底部位于所述车轮上方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车体踏板底部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开口向下,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内部,所述安装凹槽开口处设置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车体踏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另一端通过紧固螺钉与所述车体踏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内侧还设置密封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GPS的自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踏板、支撑柱、车把和设置在车体踏板下方的电源模块,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在所述车体踏板的一端,所述车把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柱顶端且相对于所述支撑柱左右对称,所述车把中央设置有GPS导航仪,所述GPS导航仪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所述车体踏板底部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车轮,所述车体踏板底部位于所述车轮上方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车体踏板底部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开口向下,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内部,所述安装凹槽开口处设置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车体踏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另一端通过紧固螺钉与所述车体踏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内侧还设置密封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GPS的自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踏板底部位于所述车轮上方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下端开口,所述减震装置设置在所述定位凹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GPS的自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固定板、缓冲板以及多个减震弹簧,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缓冲板下方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水忠崔岩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帝比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