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云英专利>正文

安全雨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51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安全雨披,雨帽(3)由2-5块帽顶(8)和帽墙(6)、(7)或二块帽墙(6′)、(7′)分别缝制、粘合而成,帽顶居中,帽墙对称置于帽顶两侧,在雨帽的正前上方设置有由硬塑料支撑的帽沿(4),帽沿前沿两侧内置帽带拉绳(5),拉绳上穿有弹簧固定扣(9),雨帽两侧与前披身左右二片开口处分别连接后再由尼龙搭扣搭接。(*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雨披涉及服装领域,特别涉及防雨服装领域。已知的雨披由雨帽和前、后长度不等的披身组成,为防止雨将脸淋湿,通常的作法是在雨帽的上方及侧面向前延伸出一块二寸宽的透明塑料边,前胸对接处由拉锁连接,其显而易见的缺点一是防雨作用差,尤其是风雨交加的时候,当骑车人顶风骑行时比人脸还宽的透明塑料边和胸前的拉锁足以使雨水灌入脖中与体内。二是安全性差,雨天骑车人直行时迎面而来的雨水使骑车人难于睁开双眼,欲转弯时,雨帽两边突出人脸颊部分的透明塑料边极其妨碍人的左右视线,因为当人的头部转动时,宽大的雨帽并不转动,或转动很少,使骑车人因视野小而很难看到侧面,尤其是后面的来往车辆,故已有雨披存在着雨天不安全的因素。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的安全雨披,使其即有较好的防雨效果又能保障骑车人雨天行车安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全雨披包括由防雨材料制作为一体的前披身1、后披身2及雨帽3,其特征在于雨帽3由2-5块帽顶8和帽墙6、7,或二块帽墙6′、7′分别缝制、粘合而成为园顶形雨帽或尖顶形雨帽,园顶形雨帽帽顶8置于雨帽3的中部,帽墙6、7置于两侧,且帽墙6、7在帽顶8两侧对称放置,雨帽3的正前上方缝制、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雨披包括由防雨材料制作为一体的前披身(1)、后披身(2)及雨帽(3),其特征在于:雨帽(3)由2-5块帽顶(8)和帽墙(6)、(7),或二块帽墙(6′)、(7′)分别缝制、粘合而成为园顶形雨帽或尖顶形雨帽,园顶形雨帽帽顶(8)置于雨帽(3)的中部,帽墙(6)、(7)置于两侧,且帽墙(6)、(7)在帽顶(8)两侧对称放置,雨帽(3)的正前上方缝制、粘合有硬质塑料支撑的帽沿(4);雨帽(3)的帽墙(6)、(7)两侧前沿边框空腔(11)内置有帽带拉绳(5),拉绳(5)上穿有弹簧固定扣(9);雨帽(3)的下部与前、后披身连接在一起,且在与前披身(1)左右二片开口处(10)分别连接后再搭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雨披包括由防雨材料制作为一体的前披身(1)、后披身(2)及雨帽(3),其特征在于雨帽(3)由2-5块帽顶(8)和帽墙(6)、(7),或二块帽墙(6′)、(7′)分别缝制、粘合而成为园顶形雨帽或尖顶形雨帽,园顶形雨帽帽顶(8)置于雨帽(3)的中部,帽墙(6)、(7)置于两侧,且帽墙(6)、(7)在帽顶(8)两侧对称放置,雨帽(3)的正前上方缝制、粘合有硬质塑料支撑的帽沿(4);雨帽(3)的帽墙(6)、(7)两侧前沿边框空腔(11)内置有帽带拉绳(5),拉绳(5)上穿有弹簧固定扣(9);雨帽(3)的下部与前、后披身连接在一起,且在与前披身(1)左右二片开口处(10)分别连接后再搭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雨披,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沿(4)为月牙形硬塑料支撑、外包防雨材料并缝制、粘合在雨帽(3)的正前上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雨披,其特征在于帽带拉绳(5)的两端头分别从雨帽(3)的帽墙(6)、(7)前沿两侧边框的空腔(11)穿入后,被压制在帽沿(4)两端的内侧,留在腔外封闭的另一端穿入弹簧固定扣(9)。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雨披,其特征在于雨帽(3)的帽墙(6)、(7)的两前端分别与前披身(1)开口处左右两片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云英
申请(专利权)人:康云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