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美青专利>正文

湿式抛光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46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湿式抛光除尘器,属于作业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抛光除尘装置安全性不足的问题。本湿式抛光除尘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内腔的底部为盛水区域,内腔的前部为抛光集尘区域,抛光集尘区域的侧壁上开有操纵口;内腔的后部为出风区域,抛光集尘区域与出风区域之间采用与壳体固定连接的隔板隔开,壳体中出风区域的侧壁上开有出风口;壳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盛水区域中盛水高度且使隔板底缘与液面之间具有过风间隙的液面高度控制机构。本湿式抛光除尘器具有集尘罩的功能和除尘器的功能,本湿式抛光除尘器省略了集尘罩与除尘器连接所需的管道,进而消除了粉尘在管道内沉降所产生的危险因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式抛光除尘器
本技术属于作业
,涉及一种除尘装置,特别是一种湿式抛光除尘器。
技术介绍
铝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它可制成各种日用品和工业用品。部分铝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抛光工序,抛光产生的铝粉尘若扩散在空气中,极易导致厂房燃烧,甚至爆炸。目前通过集尘罩和除尘器对粉尘进行收集和处理,为了保证生产作业的安全性,申请人曾提出了自动灭火除尘器(申请公布号106178788A)和一种防爆除尘器(申请公布号104190177A);上述除尘器能够预防铝粉尘在除尘器内燃烧以及及时消除意外隐患,但无法预防粉尘在集尘罩和连接管道内燃烧以及及时消除意外隐患。随着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希望能够提出安全性更高的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湿式抛光除尘器,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出安全性更高的除尘装置。本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湿式抛光除尘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内腔的底部为盛水区域,内腔的前部为抛光集尘区域,抛光集尘区域的侧壁上开有操纵口;内腔的后部为出风区域,抛光集尘区域与出风区域之间采用与壳体固定连接的隔板隔开,壳体中出风区域的侧壁上开有出风口;壳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盛水区域中盛水高度且使隔板底缘与液面之间具有过风间隙的液面高度控制机构。本湿式抛光除尘器的气流运动轨迹为:出风口与负压产生器相连通;使得气流从操纵口进入抛光集尘区域,再通过过风间隙进入出风区域,通过过风间隙时气流速度较高,即相对于抛光集尘区域气流速度提高,高速气流通过过风间隙时会夹带部分水汽。采用本湿式抛光除尘器处理粉尘的工作原理为:抛光机的抛光轮位于抛光集尘区域内,工件被抛光轮磨削产生粉尘,粉尘在重力和气流的作用下,大部分粉尘落在水面上,进而逐渐沉降至内腔的底面上;小部分粉尘随气流通过过风间隙,在此过程中水汽与粉尘混合;显著降低了粉尘燃烧的可能性。本湿式抛光除尘器具有集尘罩的功能和除尘器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湿式抛光除尘器省略了集尘罩与除尘器连接所需的管道,进而消除了粉尘在管道内沉降所产生的危险因素;以及本湿式抛光除尘器具有结构简单且紧凑的优点;即采用本湿式抛光除尘器处理粉尘具有降低除尘设备占用面积的优点。本湿式抛光除尘器使抛光产生的风尘首先直接落入水中,再者使粉尘与水汽混合在一起,水具有灭火的作用,因而显著地降低了铝镁等易燃易爆粉尘燃烧和爆炸的可能性;即显著地提高了除尘装置的安全性。本湿式抛光除尘器通过控制隔板底缘与液面之间过风间隙的大小实现气流通过时自激产生水汽,因而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以及能耗低的优点。在上述的湿式抛光除尘器中,所述出风区域内设有水汽分离结构或出风口上串联有水汽分离结构。含有水汽的气流通过水汽分离结构分离使水汽重新凝结流回盛水区域,进而降低水的损耗;显然,含有粉尘的气流通过水汽分离结构分离使得粉尘也随着水流流至盛水区域,进而粉尘均沉降在盛水区域底部,便于收集和处理粉尘。在上述的湿式抛光除尘器中,所述液面高度控制机构为开设在壳体中盛水区域侧壁上的排水孔。通过控制排水孔的位置实现控制液面高度;同时抛光产生的漂浮在水面上的物质也随水流流走,易于精确地控制液面高度,进而精确地控制过风间隙大小。在上述的湿式抛光除尘器中,所述液面高度控制机构包括穿入壳体内的进水管,进水管的内端部固定连接有浮球阀。通过控制浮球阀中浮球的位置实现控制液面高度;当水损耗后,浮球阀能自动打开,及时自动补水,进而保证液面高度相对不变。在上述的湿式抛光除尘器中,所述液面高度控制机构包括穿入壳体内的进水管和设置在壳体内且下端部位于盛水区域内的一根防护管,防护管与壳体固定连接,防护管内设置液面传感器,进水管上串联有电磁阀,液面传感器和电磁阀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控制电路根据液面传感器监测信号控制电磁阀开闭,即液面低于设定高度时,控制电磁阀开启;液面达到设定高度时,控制电磁阀关闭,自动向盛水区域补水。防护管可避免抛光产生的漂浮在水面上的物质进入,显著提高防护管内液面高度精确性,进而提高液面传感器检查液面高度精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湿式抛光除尘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安装有抛光机的湿式抛光除尘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中湿式抛光除尘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三中湿式抛光除尘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四中湿式抛光除尘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四中湿式抛光除尘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五中过风间隙处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六中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七中液面高度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八中液面高度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a、避让空间;1b、抛光集尘区域;1c、操纵口;1d、盛水区域;1e、清灰口;1f、出风区域;1g、过风间隙;1h、出风口;1i、维护门;2、抛光机;3、抛光轮;4、防风板;5、隔板;5a、凸起;5b、气流死区;6、风机;7、斜板;8、进水管;9、浮球阀;10、液面;11、蓄水箱;12、调节板;12a、条形槽;12b、齿槽;13、螺栓螺母;14、排水孔;15、防护管;16、液面传感器;17、电磁阀;18、控制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湿式抛光除尘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1。壳体1的中部为供抛光机2设置的避让空间1a;本湿式抛光除尘器和抛光机2均放置在地面上,抛光机2的机身位于避让空间1a内;抛光机2的刨光轴两端均穿入壳体1内。壳体1中内腔与刨光轴端部位置相对应区域为抛光集尘区域1b,即抛光集尘区域1b位于内腔的前部,抛光集尘区域1b的侧壁上开有操纵口1c。抛光集尘区域1b的大小和操纵口1c的大小可根据抛光轮3大小和工件大小进行设置,这样与传统的集尘罩结构和使用方式相同,保证本湿式抛光除尘器的通用性。本湿式抛光除尘器中具有两个抛光集尘区域1b,即具有双工位。根据实际情况,本湿式抛光除尘器也可设计成单工位结构,这样两台本湿式抛光除尘器与一台抛光机2配合使用。内腔的底部为盛水区域1d,即抛光集尘区域1b位于盛水区域1d的前部上方。盛水区域1d的底板倾斜设置,即底板的后部低于前部,这样在水中沉降的粉尘自然地向后部滑动,使粉尘聚集在一起便于清理。壳体1的后侧开设有清灰口1e,为了避免气流从清灰口1e进入壳体1内腔,壳体1的后侧壁上固连有伸入液面10以下的防风板4。内腔的后部为出风区域1f,壳体1中避让空间1a的正上方也为出风区域1f,进而提高出风区域1f的体积以及降低气流在出风区域1f内的流速,进而提高分离效率。抛光集尘区域1b与出风区域1f采用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隔板5隔开。壳体1中出风区域1f的顶面上开有出风口1h。出风区域1f内设有水汽分离结构,水汽分离结构为设置在出风区域1f内且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多张倾斜设置的斜板7,斜板7使气流迂回曲折流动,水汽与斜板7碰撞,进而水汽失去动能,凝聚在斜板7表面上,水汽凝聚量增大后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向下流动,进而流回至盛水区域1d内。根据实际情况,水汽分离结构也可采用下述结构替换:出风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湿式抛光除尘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式抛光除尘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腔的底部为盛水区域(1d),内腔的前部为抛光集尘区域(1b),抛光集尘区域(1b)的侧壁上开有操纵口(1c);内腔的后部为出风区域(1f),抛光集尘区域(1b)与出风区域(1f)之间采用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隔板(5)隔开;壳体(1)中出风区域(1f)的侧壁上开有出风口(1h);壳体(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盛水区域(1d)中盛水高度使隔板(5)底缘与液面(10)之间留有过风间隙(1g)的液面高度控制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式抛光除尘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腔的底部为盛水区域(1d),内腔的前部为抛光集尘区域(1b),抛光集尘区域(1b)的侧壁上开有操纵口(1c);内腔的后部为出风区域(1f),抛光集尘区域(1b)与出风区域(1f)之间采用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隔板(5)隔开;壳体(1)中出风区域(1f)的侧壁上开有出风口(1h);壳体(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盛水区域(1d)中盛水高度使隔板(5)底缘与液面(10)之间留有过风间隙(1g)的液面高度控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抛光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面高度控制机构为开设在壳体(1)中盛水区域(1d)侧壁上的排水孔;或所述液面高度控制机构包括穿入壳体(1)内的进水管(8),进水管(8)的内端部固定连接有浮球阀(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抛光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面高度控制机构包括穿入壳体(1)内的进水管(8)和固定在壳体(1)上的液面传感器(16),进水管上串联有电磁阀(17),液面传感器(16)和电磁阀(17)均与控制电路(18)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式抛光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固定有一根下端部位于盛水区域(1d)内的防护管(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美青
申请(专利权)人:陈美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