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739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脱硫废水预处理初步澄清液;将初步澄清液进入滤装置进行过滤;提供四隔室电渗析器通过电驱动作用对各个水流道单元内离子进行离子重组;各流道单元的产水进而再经过纳滤系统进行分盐处理,利用电渗析系统进行浓缩,以及利用反渗透系统对废水进行淡化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废水中易结垢的盐类进行离子重组形成难以结垢的可溶性盐类,从而解决了后续电渗析设备或高压反渗透系统中的结垢难题。再通过纳滤膜系统浓缩、电渗析系统或高压反渗透系统将废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为8~16%,实现废水80~90%的水回收率。

Treatment method of wastewater from power plant desulfuriza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ocessing method of power plant desulfurization wastewater,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etreatment desulfurization wastewater preliminary clarified liquid; initially clarified liquid into the filter device for filtering; providing four compartment electrodialysis through electric drive function to each flow channel unit for ion ion recombination; the channel unit production the water then after nanofiltration system of salt treatment, concentrated by electrodialysis system, and the use of reverse osmosis desalination system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the invention, the easily soluble salts in the waste water are recombined by ions to form soluble salt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scale, thereby solving the scaling problem in the subsequent electrodialysis equipment or high pressure reverse osmosis system. Then through th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system concentration, electrodialysis system or high pressure reverse osmosis system, the total soluble solid content of wastewater is 8 ~ 16%, and the water recovery rate of wastewater from 80 to 90% is achie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工程
,特别是指一种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是当前占比高达85%的主流烟气脱硫工艺,在湿法脱硫过程中,吸收塔浆液不断积累重金属元素、Cl-和一些悬浮颗粒物等,需要定期外排一部分脱硫废水。这部分脱硫废水水量虽然很小,但其毒害强,常规处理难以稳定达标排放,因而电厂的脱硫废水是最难处理的废水。目前,国内普遍的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是采用三联箱工艺,虽然三联箱出水能基本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但其回用范围局限性很大。随着国家对水资源的日益重视,零排放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2006年颁布的《DL/T5046-2006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就已明确提出:火电厂的脱硫废水处理设施要单独设置,优先考虑处理回用,不设排放口,必须实现废水对外零排放。但目前暂无成熟的脱硫处理方法,而且当前工艺的投资和运行费用高昂,使得许多电厂在谋求脱硫废水零排放时,显得无计可施,举措不定。浓缩一般采用双膜法或电渗析,但由于脱硫废水的硬度非常高,膜法浓缩和蒸发结晶系统都面临着硫酸钙结垢的难题,若采用传统的纯碱软化工艺,不仅药剂消耗量巨大,药剂费高昂,而且产生大量的污泥,且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脱硫废水硬度高、膜和蒸发器易结垢,成本高、操作繁琐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处理步骤:S11:提供一三联箱处理设施,将脱硫废水通过三联箱进行预处理以使得悬浮颗粒物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降低,得到初步澄清液;S12:提供一过滤装置,将所述初步澄清液进行过滤以使得过滤后的产水的悬浮固体含量小于5mg/L;S13:提供四隔室电渗析器、纳滤系统、反渗透系统A、电渗析系统以及反渗透系统B;所述四隔室电渗析器包括相互隔离的4种隔室,每种隔室对应着一种水流道,并依次标记为1、2、3、4号水流道单元,每个水流道单元均设置相应的给水水箱和产水水箱,经过电驱动作用,各流道单元中的离子在四隔室电渗析器中进行离子重组,各流道单元获得的产水分别进入对应的产水水箱;四隔室电渗析器首次启动运行时,往2号给水水箱中加入过滤装置过滤后的产水,而往1号给水水箱、3号给水水箱、4给水水箱加入干净的纯水,并往4号给水水箱中加入盐类电解质;在首次启动过后的稳定运行状态时,将过滤装置过滤后的产水输送至2号给水水箱,进而进入四隔室电渗析器的2号水流道,并得到2号水流道的离子重组产水;将2号产水水箱中的储水分流至1号给水水箱和循环冷却塔补水或脱硫塔给水;将1号产水水箱的储水输送至纳滤系统进行分盐处理,得到纳滤浓水以及纳滤淡水,往所述纳滤淡水中加入盐类电解质后,作为4号水流道的给水输送至4号给水水箱;将4号产水水箱的储水输送至所述反渗透系统A处理,得到反渗透A浓水和反渗透A淡水,所述反渗透A浓水返回至所述纳滤系统进行分盐处理,所述反渗透A淡水作为3号水流道的给水输送至3号给水水箱中;将3号产水水箱中的储水输送至电渗析系统中进行浓缩,得到电渗析淡水和电渗析浓水。将所述电渗析淡水通过反渗透系统B进行淡化处理,得到反渗透B淡水和反渗透B浓水,所述反渗透B浓水返回至所述电渗析系统进行循环浓缩处理。将所述纳滤浓水和所述电渗析浓水采用蒸发结晶或烟道喷雾系统处理,将废水全部蒸发。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将脱硫废水通过三联箱进行预处理为在脱硫废水中加入石灰乳液或氢氧化钠、有机硫、混凝剂和助凝剂,对脱硫废水进行中和、混凝、沉淀处理,去除大部分重金属元素及悬浮颗粒物以使得脱硫废水中含有可溶性无机盐。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对所述初步澄清液进行过滤的方法包括通过砂滤耦合袋式过滤处理或者通过管式微滤膜系统处理。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将1号产水水箱的储水输送至纳滤系统的给水水箱,通过所述纳滤系统进行分盐处理,以脱除1号产水中的二价离子,获得以一价离子为主的纳滤淡水。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纳滤系统的操作压力为0.8~2.5MPa,所述反渗透系统A的操作压力为0.8~2MPa,所述反渗透系统B的操作压力为1.5~1.8MPa。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盐类电解质为氯化钠、氯化钾、硝酸钠、硝酸钾或者磺酸钠。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四隔室电渗析器中的3号流道保持封闭,且3号水流道单元中设有酸加药系统,往3号给水水箱中添加酸性药剂以调节3号产水水箱中的pH值为4~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渗析系统采用均相离子交换膜电渗析膜堆、异相离子交换膜电渗析膜堆或半均相离子交换膜电渗析膜堆。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渗析系统优先选用由均相阳离子交换膜和单价离子选择透过性阴离子交换膜组成的具有单价阴离子选择透过性的电渗析膜堆。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经过所述2号水流道单元离子重组的产水回用至冷却塔补水或脱硫塔给水,所述反渗透B淡水回用至脱硫塔给水。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利用四隔室电渗析器的电驱动离子重组工艺,实现脱硫废水中硫酸钙的钙离子和硫酸根的分质重组,解决硫酸钙在膜和蒸发器上的结垢难题,提高设备使用寿命;2、省去了传统工艺中的药剂软化部分,运行成本大大降低;3、实现80~85%的超高废水回收率,浓水体积大大减小,降低了后期蒸发器规模,运行费用也大大降低;4、可获得高附加值盐产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的运行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四隔室电渗析器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利用全球首创的电驱动离子组合工艺,实现硫酸钙中的钙和硫酸根的分质重组。通过对结垢性的硫酸钙离子重组,解决硫酸钙在膜和蒸发器上的结垢难题,再利用电渗析工艺将废水浓缩至20%,再经机械蒸发结晶或烟道喷雾工艺实现废水的最终零排放。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其处理步骤包括:首先将脱硫废水经过三联箱处理设施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部分悬浮颗粒物及重金属元素;将获得的初步澄清液采用管式微滤膜或者砂滤和袋式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处理,使得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含量下降至5mg/l以下,将过滤后的产水进入过滤装置的产水箱。提供一个四隔室电渗析器,该四隔室电渗析器具有四个相互隔离的1、2、3、4号水流道单元,每个水流道单元都包括有给水水箱、产水水箱以及连接给水水箱和产水水箱的流道,2号给水水箱的水进入四隔室电渗析器的2号水流道,1号给水水箱的水进入四隔室电渗析器的1号水流道,4号给水水箱的水进入四隔室电渗析器的4号水流道,3号给水水箱的水进入四隔室电渗析器的3号水流道,各流道中离子在四隔室电渗析器中进行离子重组,2号水流道的离子重组产水进入2号产水水箱,1号水流道的离子重组产水进入1号产水水箱,4号水流道的离子重组产水进入4号产水水箱,3号水流道的离子重组产水进入3号产水水箱。其中,四隔室电渗析器首次启动运行时2号给水水箱加入经过过滤装置过滤后的产水,而往1号给水水箱、3号给水水箱、4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处理步骤:S11:提供一三联箱处理设施,将脱硫废水通过三联箱进行预处理以使得悬浮颗粒物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降低,得到初步澄清液;S12:提供一过滤装置,将所述初步澄清液进行过滤以使得过滤后的产水的悬浮固体含量小于5mg/L;S13:提供四隔室电渗析器、纳滤系统、反渗透系统A、电渗析系统以及反渗透系统B;所述四隔室电渗析器包括相互隔离的4种隔室,每种隔室对应着一种水流道,并依次标记为1、2、3、4号水流道单元,每个水流道单元均设置相应的给水水箱和产水水箱,经过电驱动作用,各流道单元中的离子在四隔室电渗析器中进行离子重组,各流道单元获得的产水分别进入对应的产水水箱;四隔室电渗析器首次启动运行时,往2号给水水箱中加入过滤装置过滤后的产水,而往1号给水水箱、3号给水水箱、4给水水箱加入干净的纯水,并往4号给水水箱中加入盐类电解质;在首次启动过后的稳定运行状态时,将过滤装置过滤后的产水输送至2号给水水箱,进而进入四隔室电渗析器的2号水流道,并得到2号水流道的离子重组产水;将2号产水水箱中的储水分流至1号给水水箱和循环冷却塔补水或脱硫塔给水;将1号产水水箱的储水输送至纳滤系统进行分盐处理,得到纳滤浓水以及纳滤淡水,往所述纳滤淡水中加入盐类电解质后,作为4号水流道的给水输送至4号给水水箱;将4号产水水箱的储水输送至所述反渗透系统A处理,得到反渗透A浓水和反渗透A淡水,所述反渗透A浓水返回至所述纳滤系统进行分盐处理,所述反渗透A淡水作为3号水流道的给水输送至3号给水水箱中;将3号产水水箱中的储水输送至电渗析系统中进行浓缩,得到电渗析淡水和电渗析浓水。将所述电渗析淡水通过反渗透系统B进行淡化处理,得到反渗透B淡水和反渗透B浓水,所述反渗透B浓水返回至所述电渗析系统进行循环浓缩处理;将所述纳滤浓水和所述电渗析浓水采用蒸发结晶或烟道喷雾系统处理,将废水全部蒸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处理步骤:S11:提供一三联箱处理设施,将脱硫废水通过三联箱进行预处理以使得悬浮颗粒物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降低,得到初步澄清液;S12:提供一过滤装置,将所述初步澄清液进行过滤以使得过滤后的产水的悬浮固体含量小于5mg/L;S13:提供四隔室电渗析器、纳滤系统、反渗透系统A、电渗析系统以及反渗透系统B;所述四隔室电渗析器包括相互隔离的4种隔室,每种隔室对应着一种水流道,并依次标记为1、2、3、4号水流道单元,每个水流道单元均设置相应的给水水箱和产水水箱,经过电驱动作用,各流道单元中的离子在四隔室电渗析器中进行离子重组,各流道单元获得的产水分别进入对应的产水水箱;四隔室电渗析器首次启动运行时,往2号给水水箱中加入过滤装置过滤后的产水,而往1号给水水箱、3号给水水箱、4给水水箱加入干净的纯水,并往4号给水水箱中加入盐类电解质;在首次启动过后的稳定运行状态时,将过滤装置过滤后的产水输送至2号给水水箱,进而进入四隔室电渗析器的2号水流道,并得到2号水流道的离子重组产水;将2号产水水箱中的储水分流至1号给水水箱和循环冷却塔补水或脱硫塔给水;将1号产水水箱的储水输送至纳滤系统进行分盐处理,得到纳滤浓水以及纳滤淡水,往所述纳滤淡水中加入盐类电解质后,作为4号水流道的给水输送至4号给水水箱;将4号产水水箱的储水输送至所述反渗透系统A处理,得到反渗透A浓水和反渗透A淡水,所述反渗透A浓水返回至所述纳滤系统进行分盐处理,所述反渗透A淡水作为3号水流道的给水输送至3号给水水箱中;将3号产水水箱中的储水输送至电渗析系统中进行浓缩,得到电渗析淡水和电渗析浓水。将所述电渗析淡水通过反渗透系统B进行淡化处理,得到反渗透B淡水和反渗透B浓水,所述反渗透B浓水返回至所述电渗析系统进行循环浓缩处理;将所述纳滤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小东刘泽宇施秦峰汤宣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维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