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床多功能雨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16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运床多功能雨篷,包括雨篷主体、主支撑杆、底座、前后端拉链门、左右端拉链门和仪器外罩,所述雨篷主体内部安装有主支撑杆,主支撑杆为立体设计,左右两端呈“U”形,前后两端呈拱形,起到主支撑作用,支撑杆采用韧性非常强的玻璃纤维杆,可反复“8”字折叠,能够快速支撑和收纳,雨篷主体的前后两侧设有前后端拉链门,雨篷主体的左右两侧设有左右端拉链门,雨篷主体右端拉链门的左侧缝合有仪器外罩,所述雨篷主体的底部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为环形,底座预留底边,底边设有相互间隔的子母扣,所述仪器外罩外形为拉链口袋状,外观透明,便于覆盖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抢救精密仪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运床多功能雨篷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运床多功能雨篷。
技术介绍
急危重症患者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或完成更好的诊疗、手术等措施,常常需要离开病房,借助转运床外出。大部分二级以上医院病区与辅助检查科室间没有连廊,逢下雨时会淋湿患者,盛夏季节紫外线强烈,外出均会加重病情,在原有病房等待雨停又会耽误抢救、治疗的最佳时机。目前许多医院都采取撑伞遮挡患者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多种的弊端,不仅需要的人力较多,而且只能遮挡住患者的部分身体,还不利于病情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专门用于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床上的,可以挡雨与遮阳的一种转运床多功能雨篷,它采用超强韧性和弹力的玻璃纤维杆作为雨篷支撑,撑开和装卸快捷,收纳时采用“8”字形折叠,体积小,便于存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转运床多功能雨篷,包括雨篷主体、主支撑杆、底座、前后端拉链门、左右端拉链门和仪器外罩,所述雨篷主体内部安装有主支撑杆,主支撑杆为立体设计,左右两端呈“U”形,前后两端呈拱形,起到主支撑作用,支撑杆采用韧性非常强的玻璃纤维杆,可反复“8”字折叠,能够快速支撑和收纳,雨篷主体的前后两侧设有前后端拉链门,雨篷主体的左右两侧设有左右端拉链门,雨篷主体右端拉链门的左侧缝合有仪器外罩,所述雨篷主体的底部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为环形,底座预留底边,底边设有相互间隔的子母扣,底座通过子母扣固定安装在转运床上,采用相互间隔的子母扣易装卸,同时方便输液架的安放,所述仪器外罩外形为拉链口袋状,外观透明,便于覆盖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抢救精密仪器。进一步地,所述的雨篷主体采用分层设计,雨篷顶层和雨篷下层缝合在一起,雨篷顶层采用防水、防晒的PU涂银布,雨篷下层采用透明透气的雨布,便于病情观察和清洗消毒。进一步地,所述前后端拉链门均为半圆形拉链开口,前后端拉链门上设有通气孔,具备高透气性,前后端拉链门可根据患者需求将拉链拉开或合起,利于患者呼吸,同时便于观察病情。进一步地,所述左右端拉链门均为半圆形拉链开口,左右端拉链门上设有通气孔,便于外出转运时观察患者手部的输液情况和通气,同时一旦患者发生病情变化,利于实施抢救。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它采用韧性高的玻璃纤维支撑杆实现快速的支撑和反复折叠,雨篷主体四周设有拉链门,便于患者呼吸、观察患者病情以及治疗抢救,采用仪器外罩方便急危重患者携带监护仪器,采用底座全部采用间隔子母扣设计方便患者输液,同时节约人力成本,医护人员将转运重点可以放在对患者的病情观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安装在转运床上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雨篷主体;2、雨篷顶层;3、雨篷下层;4、主支撑杆;5、左右端拉链门;6、底座;7、子母扣;8、仪器外罩;9、前后端拉链门;10、转运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转运床多功能雨篷,包括雨篷主体1、主支撑杆4、底座6、左右端拉链门5、前后端拉链门9和仪器外罩8,所述雨篷主体1内部安装有主支撑杆4,主支撑杆为立体设计,左右两端呈“U”形,前后两端呈拱形,起到主支撑作用,支撑杆4采用韧性非常强的玻璃纤维杆,可反复折叠,能够快速支撑和收纳,雨篷主体1的左右两侧设有左右端拉链门5,雨篷主体1的前后两侧设有前后端拉链门9,雨篷主体1右端拉链门的左侧缝合有仪器外罩8,所述雨篷主体1的底部安装在底座6上,底座6为环形,底座6预留底边,底边设有相互间隔的子母扣7,底座6通过子母扣7固定安装在转运床10上,采用相互间隔的子母扣7易装卸,同时方便输液架的安放,所述仪器外罩8外形为拉链口袋状,外观透明,便于覆盖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抢救精密仪器。进一步地,所述的雨篷主体1采用分层设计,雨篷顶层2和雨篷下层3缝合在一起,雨篷顶层2采用防水、防晒的PU涂银布,雨篷下层3采用透明透气的雨布,便于病情观察和清洗消毒。进一步地,所述前后端拉链门9均为半圆形拉链开口,前后端拉链门9上设有通气孔,具备高透气性,前后端拉链门9可根据患者需求将拉链拉开或合起,利于患者呼吸,同时便于观察病情。进一步地,所述左右端拉链门5均为半圆形拉链开口,左右端拉链门5上设有通气孔,便于外出转运时观察病者手部的输液情况和通气,同时一旦患者发生病情变化,利于实施抢救。使用该雨篷时,先将雨篷主体1撑开,然后通过底座6上的子母扣7将雨篷安装在患者的转运床10上,底座6底部中空,转运完成后,可以先直接从转运床10上搬移走雨篷,再合起雨篷,不需要患者移动。本技术它采用韧性高的玻璃纤维支撑杆实现快速的支撑和反复折叠,雨篷主体四周设有拉链门,便于患者呼吸、观察患者病情以及治疗抢救,采用仪器外罩方便急危重患者携带监护仪器,采用底座全部采用间隔子母扣设计方便患者输液,同时节约人力成本,医护人员将转运重点可以放在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转运床多功能雨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运床多功能雨篷,包括雨篷主体(1)、主支撑杆(4)、底座(6)、左右端拉链门(5)、前后端拉链门(9)和仪器外罩(8),其特征在于:所述雨篷主体(1)内部安装有主支撑杆(4),主支撑杆(4)为立体设计,左右两端呈“U”形,前后两端呈拱形,起到主支撑作用,雨篷主体(1)的左右两侧设有左右端拉链门(5),雨篷主体(1)的前后两侧设有前后端拉链门(9),雨篷主体(1)右端拉链门的左侧缝合有仪器外罩(8),所述雨篷主体(1)的底部安装在底座(6)上,底座(6)为环形,底座(6)预留底边,底边设有相互间隔的子母扣(7),底座(6)通过子母扣(7)固定安装在转运床(10)上,所述仪器外罩(8)外形为拉链口袋状,外罩外观透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床多功能雨篷,包括雨篷主体(1)、主支撑杆(4)、底座(6)、左右端拉链门(5)、前后端拉链门(9)和仪器外罩(8),其特征在于:所述雨篷主体(1)内部安装有主支撑杆(4),主支撑杆(4)为立体设计,左右两端呈“U”形,前后两端呈拱形,起到主支撑作用,雨篷主体(1)的左右两侧设有左右端拉链门(5),雨篷主体(1)的前后两侧设有前后端拉链门(9),雨篷主体(1)右端拉链门的左侧缝合有仪器外罩(8),所述雨篷主体(1)的底部安装在底座(6)上,底座(6)为环形,底座(6)预留底边,底边设有相互间隔的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爱霞郦珍芳李镇董梅花曹洛源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