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外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1511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固定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外固定支架,包括支架主体、针夹基座一、针夹基座二和螺杆,针夹基座一固定在支架主体的一端,针夹基座二位于支架主体内,螺杆从支架主体的另一端穿入与针夹基座一连接,针夹基座二套装在螺杆上,螺杆的转动能够使得针夹基座二沿螺杆的轴向滑动,针夹基座二上还设置有能够限制针夹基座二沿螺杆的径向窜动的涨紧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微型外固定支架,通过在支架主体底部增加涨紧结构,能够防止针夹基座二相对于支架主体上下窜动或浮动,进一步提高微型外固定支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外固定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固定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微型外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掌、指骨骨折是手外伤直接暴力的结果,在骨折中的发生率较高,且常伴有肌腱神经血管等的合并损伤,掌、指骨骨折除了具有肢体管状骨折所共有的特点外,还有其特殊性,即掌指骨短小,参与构成关节多,功能要求高,对外形影响大,骨周围组织结构复杂,骨折后较小的移位、成角都会影响手的功能。掌、指骨骨折后都需要安装外固定支架,固定骨头的位置便于骨头长好。现有的外固定支架一般具有两个夹块,两个夹块安装在支架主体上,两个夹块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夹块会相对于支架主体上下窜动或浮动,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夹块会相对于支架主体上下窜动或浮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微型外固定支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外固定支架,包括支架主体、针夹基座一、针夹基座二和螺杆,针夹基座一固定在支架主体的一端,针夹基座二位于支架主体内,螺杆从支架主体的另一端穿入与针夹基座一连接,针夹基座二套装在螺杆上,螺杆的转动能够使得针夹基座二沿螺杆的轴向滑动,所述针夹基座二上还设置有能够限制针夹基座二沿螺杆的径向窜动的涨紧结构。本技术通过增加涨紧结构,能够防止针夹基座二相对于支架主体上下窜动或浮动,进一步提高微型外固定支架的稳定性。进一步,具体地,所述涨紧结构包括针夹基座二底部外凸的凸台和涨紧垫圈,所述支架主体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凸台穿出通孔外露在支架主体的外部,凸台的外径由下往上逐渐减小,涨紧垫圈套装在凸台上,涨紧垫圈的内径小于凸台的最大外径。针夹基座二能够向上移动,当针夹基座二越向上移动时,涨紧垫圈就被凸台夹的越紧,使得针夹基座二无法上下窜动或浮动。进一步,具体地,为便于夹住骨折用的针,且便于将针夹基座二向上提,所述针夹基座一上表面设置有针夹压板一,针夹压板一上贯穿有螺纹孔,针夹基座一的上表面向下设置有螺纹孔,针夹基座一的螺纹孔和针夹压板一上的螺纹孔的轴线均与螺杆的轴线相垂直,微型外固定支架还包括锁紧螺丝一,锁紧螺丝一穿过针夹压板一上的螺纹孔与针夹基座一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针夹基座一上表面和针夹压板一的下表面均设置有弧形凹槽,针夹基座一上表面的弧形凹槽和针夹压板一的下表面的弧形凹槽相互配合形成针夹孔,所述针夹基座二上表面设置有针夹压板二,针夹压板二上贯穿有螺纹孔,针夹基座二的上表面向下设置有螺纹孔,针夹基座二上的螺纹孔和针夹基座二上的螺纹孔的轴线均与螺杆的轴线相垂直,微型外固定支架还包括锁紧螺丝二,锁紧螺丝二穿过针夹压板二上的螺纹孔与针夹基座二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针夹基座二上表面和针夹压板二的下表面均设置有弧形凹槽,针夹基座二上表面的弧形凹槽和针夹压板二的下表面的弧形凹槽相互配合形成针夹孔。为了便于观察调节的长度,所述支架主体外侧的上边沿还设置有刻度表。所述支架主体上端开口,且上端口上设置有U型定位块,U型定位块的开口端和表面还是设置有针夹基座一固定连接,针夹基座二滑动设置在U型定位块上。通过转动螺杆,针夹基座二能够在螺杆上移动,针夹基座二的上部外周具有凸部,凸部正好卡在U型定位块上的两端上,能够在U型定位块上的两端上滑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微型外固定支架,通过在支架主体底部增加涨紧结构,能够防止针夹基座二相对于支架主体上下窜动或浮动,进一步提高微型外固定支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微型外固定支架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微型外固定支架最优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中上方的箭头是针夹基座二的滑动方向,侧边的箭头是螺杆的转动方向)图3是本技术微型外固定支架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中:1、支架主体,2、针夹基座一,3、针夹基座二,31、凸台,4、螺杆,5、针夹压板一,6、锁紧螺丝一,7、针夹压板二,8、锁紧螺丝二,9、针夹孔,10、涨紧垫圈,11、刻度表,12、U型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3所示,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一种微型外固定支架,包括支架主体1、针夹基座一2、针夹基座二3和螺杆4,针夹基座一2固定在支架主体1的一端,针夹基座二3位于支架主体1内,螺杆4从支架主体1的另一端穿入与针夹基座一2连接,针夹基座二3套装在螺杆4上,螺杆4的转动能够使得针夹基座二3沿螺杆4的轴向滑动,针夹基座二3上还设置有能够限制针夹基座二3沿螺杆4的径向窜动的涨紧结构。支架主体1外侧的上边沿还设置有刻度表11。涨紧结构包括针夹基座二3底部外凸的凸台31和涨紧垫圈10,支架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凸台31穿出通孔外露在支架主体1的外部,凸台31的外径由下往上逐渐减小,涨紧垫圈10套装在凸台31上,涨紧垫圈10的内径小于凸台31的最大外径。针夹基座一2上表面设置有针夹压板一5,针夹压板一5上贯穿有螺纹孔,针夹基座一2的上表面向下设置有螺纹孔,针夹基座一2上的螺纹孔和针夹压板一5上的螺纹孔的轴线均与螺杆4的轴线相垂直,微型外固定支架还包括锁紧螺丝一6,锁紧螺丝一6穿过针夹压板一5上的螺纹孔与针夹基座一2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针夹基座一2上表面和针夹压板一5的下表面均设置有弧形凹槽,针夹基座一2上表面的弧形凹槽和针夹压板一5的下表面的弧形凹槽相互配合形成针夹孔9,针夹基座二3上表面设置有针夹压板二7,针夹压板二7上贯穿有螺纹孔,针夹基座二3的上表面向下设置有螺纹孔,针夹基座二3上的螺纹孔和针夹基座二3上的螺纹孔的轴线均与螺杆4的轴线相垂直,微型外固定支架还包括锁紧螺丝二8,锁紧螺丝二8穿过针夹压板二7上的螺纹孔与针夹基座二3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针夹基座二3上表面和针夹压板二7的下表面均设置有弧形凹槽,针夹基座二3上表面的弧形凹槽和针夹压板二7的下表面的弧形凹槽相互配合形成针夹孔9。支架主体1上端开口,且上端口上设置有U型定位块12,U型定位块12的开口端和表面还是设置有针夹基座一2固定连接,针夹基座二3滑动设置在U型定位块12上。使用时:针夹基座一2固定在支架主体1的一端,螺杆4从支架主体1的另一端穿入,螺杆4一端与针夹基座一2连接,螺杆4另一端套装在支架主体1的另一端内,螺杆4能够转动,但是无法轴向移动,针夹基座二3套装在螺杆4上与螺杆4螺纹连接,螺杆4的另一端端面上具有内六角孔,通过工具能够转动螺杆4,使得针夹基座二3沿螺杆4的轴向滑动,即针夹基座二3相对靠近或远离针夹基座一2,拧紧锁紧螺丝一6,使得针夹压板一5的下表面和针夹基座一2上表面夹紧,从而将针夹孔9内的针夹紧,拧紧锁紧螺丝二8,使得针夹压板二7下表面和针夹基座二3上表面夹紧,从而将针夹孔9内的针夹紧,此时如果继续转动锁紧螺丝二8,针夹压板二7已经运动到极限了,无法再下降了,那么如果再继续转动锁紧螺丝二8,针夹基座二3就会向上运动,从而使得凸台31和支架主体1的底部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小,正好将涨紧垫圈10越夹越紧,使得针夹压板二7无法上下窜动或浮动。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微型外固定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外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1)、针夹基座一(2)、针夹基座二(3)和螺杆(4),针夹基座一(2)固定在支架主体(1)的一端,针夹基座二(3)位于支架主体(1)内,螺杆(4)从支架主体(1)的另一端穿入与针夹基座一(2)连接,针夹基座二(3)套装在螺杆(4)上,螺杆(4)的转动能够使得针夹基座二(3)沿螺杆(4)的轴向滑动,所述针夹基座二(3)上还设置有能够限制针夹基座二(3)沿螺杆(4)的径向窜动的涨紧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外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1)、针夹基座一(2)、针夹基座二(3)和螺杆(4),针夹基座一(2)固定在支架主体(1)的一端,针夹基座二(3)位于支架主体(1)内,螺杆(4)从支架主体(1)的另一端穿入与针夹基座一(2)连接,针夹基座二(3)套装在螺杆(4)上,螺杆(4)的转动能够使得针夹基座二(3)沿螺杆(4)的轴向滑动,所述针夹基座二(3)上还设置有能够限制针夹基座二(3)沿螺杆(4)的径向窜动的涨紧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外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结构包括针夹基座二(3)底部外凸的凸台(31)和涨紧垫圈(10),所述支架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凸台(31)穿出通孔外露在支架主体(1)的外部,凸台(31)的外径由下往上逐渐减小,涨紧垫圈(10)套装在凸台(31)上,涨紧垫圈(10)的内径小于凸台(31)的最大外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外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夹基座一(2)上表面设置有针夹压板一(5),针夹压板一(5)上贯穿有螺纹孔,针夹基座一(2)的上表面向下设置有螺纹孔,针夹基座一(2)上的螺纹孔和针夹压板一(5)上的螺纹孔的轴线均与螺杆(4)的轴线相垂直,微型外固定支架还包括锁紧螺丝一(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秦宗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奥斯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