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穴位埋线推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142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穴位埋线推针,包括套管针、护套、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固定于所述的套管针的顶部,所述的护套套于所述的套管针的外侧;所述的套管针包括穿刺针、针芯、推进器、针芯座,所述的推进器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所述的穿刺针的尾端固定于该通孔处,所述的针芯的尾端固定于所述的针芯座上,所述的针芯穿过所述的推进器的通孔,所述的穿刺针内设有一腔体,该腔体内侧的一端容置有针芯的前端部,另一端用于容置埋置线,所述的固定块固定于所述的穿刺针的顶端,所述的护套套于所述的穿刺针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穴位埋线推针针线合一、一针一穴式,减少了手术中人工穿线的繁琐,不易污染针头,更加安全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穴位埋线推针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穴位埋线推针。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中,穴位埋线成为一种新的诊疗方法,通过装置将羊肠线等植入人体的软组织中,用于长时间刺激相应穴位,达到治疗目的,常用于哮喘、面瘫、癫痫等慢性疾病的治疗中。现在市售的穴位埋线针具中埋线针和埋线分离包装,工具繁琐,携带不便,而且该工具在使用时,需要人工穿线,操作时间长,并且一针多穴的埋线针具,不仅容易污染针头,而且每针都要重新穿线,比较耗时。为解决针头易污染的问题,有文献报道了一种一次性穴位埋线针具,该针具包括一中空针头,该中空针头内部装有埋置线,当中空针头扎至穴位后,通过一内针将外部针头内的埋置线推入人体中,但是在上述操作中,由于每次推入埋置线的过程都需要将内针对应在针头中空处,依然十分浪费时间。另外在埋置线方面,目前常用的可吸收穴位埋线为羊肠线,近年来虽然有专利对埋置线体进行改进,如药物羊肠线和经过生物线及其植入器,但都以羊肠线作为载体。羊肠线主要成分为生物蛋白,在体内经酶解吸收,人体内酶的分泌不同部位是不一致的,植入人体后有效支撑时间和吸收期的可控性较差,不能根据临床辨证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穴位埋线推针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穴位埋线推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针(1)、护套(3)、固定块(4),所述的固定块(4)固定于所述的套管针(1)的顶部,所述的护套(3)套于所述的套管针(1)的外侧;所述的套管针(1)包括穿刺针(11)、针芯(12)、推进器(13)、针芯座(14),所述的推进器(13)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所述的穿刺针(11)的尾端固定于该通孔处,所述的针芯(12)的尾端固定于所述的针芯座(14)上,所述的针芯(12)穿过所述的推进器(13)的通孔,所述的穿刺针(11)内设有一腔体,该腔体内侧的一端容置有针芯(12)的前端部,另一端用于容置埋置线(2),所述的固定块(4)固定于所述的穿刺针(11)的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穴位埋线推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针(1)、护套(3)、固定块(4),所述的固定块(4)固定于所述的套管针(1)的顶部,所述的护套(3)套于所述的套管针(1)的外侧;所述的套管针(1)包括穿刺针(11)、针芯(12)、推进器(13)、针芯座(14),所述的推进器(13)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所述的穿刺针(11)的尾端固定于该通孔处,所述的针芯(12)的尾端固定于所述的针芯座(14)上,所述的针芯(12)穿过所述的推进器(13)的通孔,所述的穿刺针(11)内设有一腔体,该腔体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培丽范闯冯娜张瑞红董洪钵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东南恒生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