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用电梯模型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用演示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教学用电梯模型。
技术介绍
随着电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电梯行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电梯行业人才的水平,直接影响其后期从事电梯行业的工作水平,因此培养高水平的电梯人才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常用的教学用电梯模型体积大,不易观察,且很多部件与真实电梯的差距甚大,一方面容易误导学生,进入电梯行业很容易犯错误,又需要重新学习;另一方面,学生无法下井道观察电梯,无法近距离学习电梯结构,无法直观的了解电梯结构,对电梯的认知也是一知半解,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教学用电梯模型,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教学用电梯模型,便于学生真正了解电梯的真实结构,解决学生无法下井道观察电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教学用电梯模型,便于学生真正了解电梯的真实结构,解决学生无法下井道观察电梯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教学用电梯模型,包括框架、轿厢、曳引机、对重以及钢丝绳,所述框架包括四个立柱以及若干横柱,一个所述横柱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立柱相连接,所述轿厢设置于所述四个立柱的内部,所述曳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教学用电梯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轿厢、曳引机、对重以及钢丝绳,所述框架包括四个立柱以及若干横柱,一个所述横柱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立柱相连接,所述轿厢设置于所述四个立柱的内部,所述曳引机设置于立柱的顶部,所述钢丝绳连接所述轿厢、曳引机及对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用电梯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轿厢、曳引机、对重以及钢丝绳,所述框架包括四个立柱以及若干横柱,一个所述横柱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立柱相连接,所述轿厢设置于所述四个立柱的内部,所述曳引机设置于立柱的顶部,所述钢丝绳连接所述轿厢、曳引机及对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用电梯模型,其特征在于,四个横柱设置于所述四个立柱的同一个截面上构成一个楼层,楼层上还设置有层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学用电梯模型,其特征在于,离地面最近的楼层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一个楼层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南区电梯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