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楠专利>正文

前置悬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233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完井,提供一种前置悬挂器,包括可与钻杆连接固定的第一本体以及可与内置于钻杆内的套管连接固定的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通过至少两个丢手螺钉连接,各丢手螺钉均沿径向设置,第二本体包括可沿第一本体的轴向滑动以剪断各丢手螺钉的单向阀,单向阀包括阀体以及位于阀体内的堵头,阀体内具有连通外界与套管的通道,堵头活动封堵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置悬挂器憋压时工作人员只需持续向阀体内导入憋压介质,非常简单,而在另一方面,前置悬挂器采用前置的方式安装,其位于套管与钻杆的前端,当将钻杆与第一本体取出完井后,套管位于完井的最外侧,此时需要将其打捞时,可以直接对套管进行打捞,打捞比较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置悬挂器
本技术涉及完井,尤其涉及一种前置悬挂器。
技术介绍
不论是常规还是非常规油气水平井其水平段长度普遍较短,主要受钻井工艺和完井工艺的限制导致,其中悬挂器主要是采用后置的结构形式,其安设于套管的末端位置,必要时不能直接对套管进行打捞,打捞比较麻烦,另外悬挂器在进行憋压时,需要先向悬挂器内放入小球以形成单向阀结构,而当悬挂器憋压完成后,需要将该小球消融,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置悬挂器,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悬挂器采用后置的结构形式,影响套管打捞,且憋压比较麻烦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前置悬挂器,包括可与钻杆连接固定的第一本体以及可与内置于钻杆内的套管连接固定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通过至少两个丢手螺钉连接,各所述丢手螺钉均沿径向设置,所述第二本体包括可沿所述第一本体的轴向滑动以剪断各所述丢手螺钉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阀体以及位于所述阀体内的堵头,所述阀体内具有连通外界与所述套管的通道,所述堵头活动封堵所述通道。进一步地,所述通道具有可与所述套管连通的第一流路以及可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流路,所述堵头位于所述第二流路内,且所述堵头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流路的口径,所述第二流路的口径大于所述堵头的尺寸。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还包括外套,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外套内,所述阀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外套内侧连通的若干第一水眼,所述外套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外套内侧与外界的若干第二水眼。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具有与所述外套内壁贴合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上开设有沿径向贯穿且连通所述第二流路的过流通道,所述外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套管连通的循环流路,所述循环流路位于所述过流通道的移动路径上。进一步地,于所述滑动部的外表面上套设有至少一圈密封胶圈,各所述密封胶圈沿轴向依次间隔分布。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还包括可与所述套管连接固定的内套,所述内套与所述外套之间采用轴承连接,且所述内套与所述轴承之间连接有安全销钉。进一步地,所述外套于所述单向阀的移动路径上嵌合安装有可沿径向展开的至少一个卡瓦,且所述卡瓦具有伸入所述外套内且沿轴向延伸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沿所述阀体的移动方向向内侧倾斜,且所述阀体具有与所述导向面贴合的滑动面。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向外侧延伸的刮刀,所述刮刀位于所述第二本体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部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刮刀为三个,各所述刮刀绕所述外套的端部均匀分布,且每一所述刮刀均具有依次连接的若干切削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连接处均具有对应啮合的阶梯结构,且所述阶梯结构上穿设有所述丢手螺钉。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前置悬挂器中,第一本体可与钻杆连接,而第二本体可与套管连接,当向单向阀内憋压时,只需向阀体内导入憋压介质,通过憋压介质推动堵头封堵通道,此时在向阀体内继续导入憋压介质后,阀体内压力开始增大形成憋压效果,且当压力达到零界值后,单向阀可以剪断丢手螺钉,进而使得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分离。在上述憋压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持续向阀体内导入憋压介质,非常简单,而在另一方面,前置悬挂器采用前置的方式安装,其位于套管与钻杆的前端,当将钻杆与第一本体取出完井后,套管位于完井的最外侧,此时需要将其打捞时,可以直接对套管进行打捞,打捞比较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置悬挂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前置悬挂器的剖视图;图3为图1的前置悬挂器坐封丢手后压力突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前置悬挂器的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以及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前置悬挂器1,包括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其中第一本体11主要是用于与钻杆2连接固定,而第二本体12则主要是用于与套管3连接固定,且在这种结构形式中,套管3位于钻杆2内,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位于钻杆2与套管3的同一端,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之间通过至少两个丢手螺钉13连接,各丢手螺钉13均沿径向设置,从而可以通过前置悬挂器1将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连接为一个整体,其中第二本体12包括有单向阀14,该单向阀14可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本体11的轴向滑动,进而可以剪断各丢手螺钉13,使得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分离,单向阀14包括阀体141以及位于阀体141内的堵头142,阀体141内具有连通外界与套管3的通道,而堵头142可以活动封堵该通道。本技术中,前置悬挂器1在应用于完井中时,前置悬挂器1位于钻杆2与套管3的同一方向的端部位置,具体位于钻杆2与套管3的前端,在憋压时,可以向单向阀14的阀体141内导入憋压介质,第二本体12内开始憋压,通过憋压介质推动堵头142在阀体141内移动直至堵头142封堵通道,通道被隔断,当继续憋压时,单向阀14被憋压介质推动沿第一本体11的轴向移动直至各丢手螺钉13被剪断,此时前置悬挂器1的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断开连接,则钻杆2与套管3脱离,憋压过程结束,此时由于压力解除,堵头142自动回落至原位置,通道自动打开。在上述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持续向阀体141内导入憋压介质,单向阀14内置堵头142替代传统的小球,操作非常简单,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前置悬挂器1位于钻杆2与套管3的前端,憋压结束后可以将钻杆2与前置悬挂器1的本体提起,此时套管3位于完井的最外侧,而前置悬挂器1的第二本体12位于完井的内侧,在需要打捞套管3时,可直接采用打捞工具将套管3打捞出完井,比较方便。参见图2-图4,优化上述实施例,通道具有可与套管3连通的第一流路143以及可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流路144,当然第一流路143与第二流路144之间为连通状态,且第二流路144的口径尺寸大于第二流路144的口径尺寸,将上述的堵头142内置于第二流路144内,堵头142的尺寸小于第二流路144的口径且大于第一流路143的口径。本实施例中,堵头142通常也采用圆球状结构,当向第二流路144内导入憋压介质时,憋压介质可以推动堵头142沿第二流路144移动至第一流路143处,由于第一流路143的口径小于堵头142尺寸,则堵头142可以封堵第一流路143,前置悬挂器1的第二本体12内形成憋压效果,而当憋压介质的压力解除后,通过正循环可以使得堵头142回执第二流路144的原位置,第一流路143与第二流路144继续保持连通状态。在这种结构形式中,前置悬挂器1采用反向憋压的结构形式,具体为,第二本体12包括有外套121,单向阀14位于该外套121内,阀体141的底部设置有与外套121内侧连通的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前置悬挂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置悬挂器,包括可与钻杆连接固定的第一本体以及可与内置于钻杆内的套管连接固定的第二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通过至少两个丢手螺钉连接,各所述丢手螺钉均沿径向设置,所述第二本体包括可沿所述第一本体的轴向滑动以剪断各所述丢手螺钉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阀体以及位于所述阀体内的堵头,所述阀体内具有连通外界与所述套管的通道,所述堵头活动封堵所述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置悬挂器,包括可与钻杆连接固定的第一本体以及可与内置于钻杆内的套管连接固定的第二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通过至少两个丢手螺钉连接,各所述丢手螺钉均沿径向设置,所述第二本体包括可沿所述第一本体的轴向滑动以剪断各所述丢手螺钉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阀体以及位于所述阀体内的堵头,所述阀体内具有连通外界与所述套管的通道,所述堵头活动封堵所述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具有可与所述套管连通的第一流路以及可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流路,所述堵头位于所述第二流路内,且所述堵头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流路的口径,所述第二流路的口径大于所述堵头的尺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置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还包括外套,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外套内,所述阀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外套内侧连通的若干第一水眼,所述外套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外套内侧与外界的若干第二水眼。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置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具有与所述外套内壁贴合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上开设有沿径向贯穿且连通所述第二流路的过流通道,所述外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套管连通的循环流路,所述循环流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楠
申请(专利权)人:江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