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6094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衣装置,所述干衣装置包括:壳体、滚筒、加强板和蒸汽发生器,其中,滚筒可旋转地设在壳体内,且滚筒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加强板,加强板设在滚筒的下方并沿前后方向延伸,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安装在所述加强板上并位于滚筒的左下方和/或右下方。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干衣装置,通过将蒸汽发生器安装在位于滚筒下方的加强板上,由此,不仅可以合理利用壳体的内部空间,避免蒸汽发生器故障时漏水到其他电器元件上,还可以避免蒸汽发生器的高温热量传递至人们易触碰位置,提高干衣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保证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衣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干衣装置。
技术介绍
滚筒洗干一体机由于零部件较多,内部空间少,而蒸汽发生器体积较大,不容易安装。相关技术中的蒸汽发生大都安装器在洗衣机上部。但是洗衣机上部零部件较多,空间拥挤,而且电器件较多,蒸汽发生器漏水后比较危险。另外蒸汽发生器工作时温度较高,温度很容易传输到人们容易触碰到的地方,使人们感到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干衣装置,所述干衣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和安全可靠性高的优点。根据本技术的干衣装置,包括:壳体;滚筒,所述滚筒可旋转地设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滚筒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在所述滚筒的下方并沿前后方向延伸,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安装在所述加强板上并位于所述滚筒的左下方和/或右下方。根据本技术的干衣装置,通过将蒸汽发生器安装在位于滚筒下方的加强板上,由此,不仅可以合理利用壳体的内部空间,避免蒸汽发生器故障时漏水到其他电器元件上,还可以避免蒸汽发生器的高温热量传递至人们易触碰位置,从而可以提高干衣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保证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干衣装置还包括:下接板,所述下接板分别与所述蒸汽发生器和所述加强板相连。进一步地,所述下接板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蒸汽发生器和所述加强板之间,所述下接板的左边沿和右边沿均设有向上延伸的翻边,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底部位于两个所述翻边之间,且所述翻边均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或焊接。有利地,所述加强板上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台,所述蒸汽发生器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下接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螺钉连接在所述凸台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连接部螺钉连接在所述加强板的底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设在所述下接板的前沿并向前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设在所述下接板的后沿并先向下再向后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凸台的右侧沿和所述加强板的右侧沿之间;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凸台的左侧沿和所述加强板的左侧沿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上设有卡孔,所述下接板上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呈先向下再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形状,所述卡扣向下穿过所述卡孔并卡持所述卡孔的边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上设有减震装置连接部,且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前面设有一个减震装置连接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滚筒间隔开,且所述蒸汽发生器朝向所述滚筒的一侧的上部呈在从下往上的方向上朝远离所述滚筒的方向倾斜的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包括:左下加强板,所述左下加强板设在所述滚筒的左下方;右下加强版,所述右下加强板设在所述滚筒的右下方,其中,所述左下加强板和所述右下加强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所述蒸汽发生器。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干衣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蒸汽发生器安装在加强板上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所示的蒸汽发生器安装在加强板上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面图;图5根据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的干衣装置的蒸汽发生器安装在加强板上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干衣装置100,滚筒1,加强板2,左下加强板2a,右下加强板2b,凸台21,卡孔22,减振装置连接部23,挡条24,蒸汽发生器3,下接板4,第一连接部41,第一通孔411,第二连接部42,第二通孔421,翻边43,安装孔431,卡扣4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干衣装置100。例如,干衣装置100可以为滚筒干衣机或滚筒洗干一体机,下面以干衣装置100为滚筒洗干一体机为例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干衣装置100,包括:壳体(未示出)、滚筒1、加强板2和蒸汽发生器3。具体地,滚筒1可旋转地设在壳体内,且滚筒1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加强板2设在滚筒1的下方并沿前后方向延伸,蒸汽发生器3安装在加强板2上,且蒸汽发生器3位于滚筒1的左下方和/或右下方,例如,当蒸汽发生器包括一个时,蒸汽发生器可以位于滚筒的左下方或者右下方,当蒸汽发生器包括两个时,蒸汽发生器可以分别位于滚筒的左下方和右下方。也就是说,蒸汽发生器3安装在位于滚筒1下方的加强板2上,即蒸汽发生器3位于滚筒1的下方,由此,可以合理利用壳体的内部空间,且由于滚筒1下方的零部件较少,即使当蒸汽发生器3失效漏水时,水滴也不会滴到其他的电器元件上,从而提高了干衣装置100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将蒸汽发生器3安装在位于滚筒1下方的加强板2上,位置较为隐蔽,热量不会传递至人们易触碰位置,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蒸汽发生器3工作时的高温烫伤操作人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干衣装置100,通过将蒸汽发生器3安装在位于滚筒1下方的加强板2上,由此,不仅可以合理利用壳体的内部空间,避免蒸汽发生器3故障时漏水到其他电器元件上,还可以避免蒸汽发生器3的高温热量传递至人们易触碰位置,提高干衣装置100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保证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干衣装置100还包括:下接板4,下接板4分别与蒸汽发生器3和加强板2相连。具体地,蒸汽发生器3连接在下接板4的上方,蒸汽发生器3连接在下接板4的上方。由此,通过利用下接板4将蒸汽发生器3和加强板2过渡连接在一起,可以在不大幅度改动加强板2和蒸汽发生器3的结构的前提下,实现将蒸汽发生器3安装在加强板2上。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5所示,下接板4的至少一部分设在蒸汽发生器3和加强板2之间,下接板4的左边沿和右边沿均设有向上延伸的翻边43,蒸汽发生器3的底部位于两个翻边43之间,且翻边43均与蒸汽发生器3螺钉连接、卡扣44连接或焊接。这样,在安装蒸汽发生器3时,下接板4左右两侧的翻边43可以对蒸汽发生器3起到快速定位效果,提高装配效率,然后可以通过螺钉连接、卡扣44连接或焊接将翻边43与蒸汽发生器3的底部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将蒸汽发生器3固定安装在下接板4上。此外,下接板4左右两侧的翻边43还可以起到限制蒸汽发生器3沿左右方向的位移的效果。例如图2和图5所示,下接板4的左边沿和右边沿的翻边43上均设有安装孔431,安装孔431包括沿下接板4长度方向(图2中所示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当将蒸汽发生器3定位在左右两侧的翻边43之间后,可以利用螺钉穿过安装孔431,实现将下接板4和蒸汽发生器3的螺钉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加强板2上可以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台21,蒸汽发生器3设在凸台21上,下接板4包括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第一连接部41螺钉连接在凸台21的上表面上,第二连接部42螺钉连接在加强板2的底面上。例如,第一连接部41上设有第一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干衣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滚筒,所述滚筒可旋转地设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滚筒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在所述滚筒的下方并沿前后方向延伸,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安装在所述加强板上并位于所述滚筒的左下方和/或右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滚筒,所述滚筒可旋转地设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滚筒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在所述滚筒的下方并沿前后方向延伸,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安装在所述加强板上并位于所述滚筒的左下方和/或右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衣装置还包括:下接板,所述下接板分别与所述蒸汽发生器和所述加强板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板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蒸汽发生器和所述加强板之间,所述下接板的左边沿和右边沿均设有向上延伸的翻边,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底部位于两个所述翻边之间,且所述翻边均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或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上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台,所述蒸汽发生器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下接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螺钉连接在所述凸台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连接部螺钉连接在所述加强板的底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彭飞王海峰陈涛周玮樊磊甄理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