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发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5759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发火混凝土,包括由以下重量份数表示的组分:水泥160‑320份;掺和料100‑140份;不发火细骨料700‑900份;不发火粗骨料950‑1150份;导电增强剂1.7‑2.3份;聚丙烯腈碳纤维1.4‑1.9份;复合外加剂5‑9.5份;水165‑175份。在混凝土中加入不发火粗骨料、不发火细骨料、导电增强剂,提高抗弯折性能。

Non firing concre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isfire concrete, including weight is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160 cement admixture 100 320; 140; 700 misfire aggregate 900; misfire aggregate 950 1150; 1.7 conductive reinforcing agent 2.3; polyacrylonitrile carbon fiber 1.4 1.9; 5 composite admixture 9.5; water 175 165. In the concrete, non - fired coarse aggregate, fine - fired aggregate and conductive strengthening agent are added to improve bending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发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涉及建筑领域中具有防火防爆性能的混凝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不发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不发火混凝土,是一种能经受冲击而不发火花的特种混凝土,又称防爆混凝土。当所配置的混凝土与金属或坚硬等物体发生摩擦冲击或冲擦等机械作用时,不易发生火花或火星使易燃物不易引起发火或爆炸危险。申请公布号为CN104211345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普通砂配制的不发火混凝土,由凝胶材料水泥、普通砂、不发火粗骨料、水和外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配制而成。该专利不发火粗骨料使用粒径在10-20mm的白云石或者粒径为10-20mm的石灰石,普通砂采用细度模数为2.1-1.8的细沙,该专利中未提及利用该组分生产的混凝土的抗弯折强度,而按此组分生产的混凝土往往难以满足铺设大型仪器的地面所需的抗弯折强度,利用该混凝土铺设安放大型仪器的地面容易弯折开裂进而破坏地面完整度,不利于静电的传导而影响混凝土的不发火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发火混凝土,在混凝土中加入不发火粗骨料、不发火细骨料、导电增强剂,提高抗弯折性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不发火混凝土,包括由以下重量份数表示的组分: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粗骨料和细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水泥浆体容易在空气中硬化,并且能够把砂、石等材料黏结在一起。掺和料用于调节混凝土的强度,复合外加剂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流变性能。不发火粗骨料作为支撑骨架,在不发火粗骨料之间填充不发火细骨料、导电增强剂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在该配比范围内,不发火粗骨料、不发火细骨料、导电增强剂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混合更加均匀。不发火粗骨料和不发火细骨料配合能够承受冲击不发生火花,导电增强剂在浆料中均匀分散,导电增强剂在浆料中均匀分散形成大的导电网络,与均匀分散在浆料中的导电增强剂相互配合,利于静电荷快速传递。当混凝土遇到强烈撞击时,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导电增强剂所形成的导电网络很快导走不利电荷,避免电荷集中产生电火花。此外,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在混凝土中所形成的的连接网络与其他骨料相互配合,还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弯折强度,使得铺设完成后的地面不易因大型设备的压力而变形开裂影响不发火性能。优选地,所述不发火粗骨料为粒径为5-25mm连续级配的石灰石质或白云石质机制石子。优选地,所述不发火细骨料为细度模数为2.3-3.0的石灰石质或白云石质机制砂。粒径为5-25mm连续级配的石灰石质或白云石质机制石子制成的不发火粗骨料作为在混凝土中支撑载重,起到骨架作用,可以传递应力,可以抑制收缩,防止开裂。粒径0.35-0.5mm的石灰石质或白云石质机制砂作为不发火细骨料填充到不发火粗骨料中,使混凝土更加密实。不发火粗骨料和不发火骨料构成整个混凝土的骨架,对整个混凝土不发火性能其主要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增强剂为10-90nm的炭黑粉。炭黑本身为细小颗粒状结构,不发火细骨料和不发火粗骨料为球状结构。不发火粗骨料搭接构成支撑骨架,在不发火粗骨料之间填充不发火细骨料,细小的炭黑颗粒充分的填充在粗细骨料的缝隙之中,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因其长径结构搭接在球状的不发火细骨料之间,连接炭黑粉与粗细骨料,构成连接不发火细骨料的导电网络,在不发火混凝土中形成大的导电网络,起到很好的导电效果。选择10-90nm的炭黑粉,并采用重量份数为1.7-2.3份可更好地实现其与其他组份的配合作用。优选的,所述水泥为P.O42.5级普通水泥。选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水泥,加水搅拌在空气中硬化之后的抗压强度较高,可应用于需要防火防爆的工厂。优选地,所述掺和料为矿粉。在混凝土中加入矿粉,减慢水化反应的速度,增加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减少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裂性能。优选地,所述外加剂包括三萜皂苷、褐藻胶和聚羧酸类减水剂。进一步所述三萜皂苷、褐藻胶和聚羧酸类减水剂的重量比为0.25-0.75:0.5-2:4.25-6.25。褐藻胶与水混合形成胶体,引入气泡的同时增加混凝土的黏度,同时会产生缓凝效果,褐藻胶与引气剂三萜皂苷配合可以提升引进气量且稳定性较好,二者配合聚羧酸类减水剂,混凝土具有相对较高坍落度保持性能,增强混凝土的流动性。优选的,一种不发火混凝土,包括由以下重量份数表示的组分: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由以上配比构筑的不发火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抗压强度和抗弯折强度,并且在不发火性能检测中无任何瞬间火花,该配比作为不发火混凝土的优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所述不发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步骤1:对不发火粗骨料和不发火细骨料进行不发火性能检验,并且使用除铁器除去铁质碎屑;步骤2:将水泥、掺和料、不发火细骨料、不发火粗骨料和导电增强剂导入各自原材料仓进行预均化;步骤3:将粗骨料、细骨料和导电增强剂按照重量比例连续配料,搅拌,随后依次加入所需配比的掺合料和水泥搅拌;步骤4:在步骤3搅拌过程中逐渐加入水和复合外加剂继续搅拌1-1.5分钟至所需工作性,得到所需混凝土。选用以上步骤,首先预先对不发火粗骨料和不发火细骨料进行不发火性能检验,并且使用除铁器除去铁质碎屑。将直径较小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导电增强剂先和不发火粗骨料和不发火细骨料混匀,在依次加入所需配比的掺合料、水泥和水搅拌,在搅拌过程中逐渐加入复合外加剂继续搅拌至所需工作性,得到湿料。这样可以更加充分的将导电增强剂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均匀的分散质整个混凝土中。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水泥、掺和料、复合外加剂和水混合形成浆体能够把不发火粗骨料和不发火骨料等材料黏结在一起,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发火粗骨料和不发火细骨料均的科学配比提升整个混凝土的不发火性。炭黑粉填充在不发火的粗细骨料的缝隙之中与搭接在不发火粗细骨料炭黑粉之间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形成大的导电网络,利于电荷快速传递,避免电荷集中产生火花,增强混凝土的不发火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可提高整个混凝土的抗弯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不发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物料混合均匀,使用方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仅仅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涉及的所有物质均为市售。实施例中涉及的具体原材料如表1所示。表1各原材料的规格以及生产厂家实施例一:不发火混凝土的配比为:以下结合具体制备方法对不发火混凝土进行描述。1、对石灰石质机制砂,以及石灰石质进行发火性能检验,检验合格之后经除铁器除去铁质碎屑。2、将水泥、矿粉、石灰石质机制砂、石灰石质机制石子、40nm炭黑粉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各个组分导入各自原料仓分别进行预均化。3、按照1057kg石灰石质机制石子、798kg石灰石质机制砂、2kg炭黑粉和1.8kg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重量比例连续配料倒入混凝土搅拌机,慢速搅拌,使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尽可能的均匀分散,依次按照130kg矿粉和240kg水泥的重量比例连续配料加入,继续搅拌。4、在步骤3搅拌过程中逐渐加入1kg三萜皂甙、0.5Kg褐藻胶和6kg聚羧酸类减水剂继续搅拌1-1.5分钟至所需工作性,得到所需混凝土。本专利技术中石灰石质机制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发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以下重量份数表示的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发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以下重量份数表示的组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发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发火粗骨料为粒径为5-25mm连续级配的石灰石质或白云石质机制石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发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发火细骨料为细度模数为2.3-3.0的石灰石质或白云石质机制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发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增强剂为10-90nm的炭黑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发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P.O42.5级普通水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发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掺和料为S95级矿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发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外加剂包括三萜皂苷、褐藻胶和聚羧酸类减水剂。8.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晶晶邓霞陈军亮张忍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