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明英专利>正文

跳绳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5362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跳绳手柄,包括手柄本体、手柄接头和旋转连接件;手柄本体为棒状结构,以供使用者握持;手柄接头的一端用手柄本体连接,手柄接头的另一端与旋转连接件相连,手柄接头远离手柄本体的一端为凹槽;旋转连接件包括旋转球体和穿绳部,旋转球体和穿绳部为一体式结构,旋转球体位于手柄接头的凹槽内且能够自由旋转,穿绳部用于安装跳绳的绳体。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通过旋转球体和凹槽之间的旋转来实现转动的,跳绳在使用的过程当中,绳子不会发生旋转打结的问题,旋转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跳绳手柄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特别涉及跳绳手柄。
技术介绍
跳绳运动是一项极佳的健体运动,能有效训练个人的反应和耐力,有助保持个人体态健美和协调性,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跳绳运动的配备十分简单,只需一条绳、轻便衣服及一对适当的运动鞋便可;此外,跳绳所需的地方也不大,无需租借特别场地,而且参与人数不限,可单独一人或多人进行,一般的所用的跳绳就为手柄和绳子,手柄中不设有轴承,使用起来容易打卷,没有节奏感,而且跳起来比较吃力,而且不具有绳长调节装置,不能根据身高来调节跳绳,使用起来不方便,跳绳时容易产生转速不足的现象,使得绳子与手柄互相抵消转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跳绳手柄,包括手柄本体、手柄接头和旋转连接件;手柄本体为棒状结构,以供使用者握持;手柄接头的一端用手柄本体连接,手柄接头的另一端与旋转连接件相连,手柄接头远离手柄本体的一端为凹槽;旋转连接件包括旋转球体和穿绳部,旋转球体位于手柄接头的凹槽内且能够自由旋转,穿绳部用于安装跳绳的绳体。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主要通过旋转球体和凹槽之间的旋转来实现转动的,跳绳在使用的过程当中,绳子不会发生旋转打结的问题,旋转更加方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凹槽为球面凹槽。其有益效果是,球面凹槽可以更好的与旋转球体进行吻合,从而方便旋转球体进行旋转。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凹槽为圆柱体凹槽。其有益效果是,圆柱体凹槽与旋转球体接触的位置仍然为光滑的点与面的接触,旋转球体同样可以方便的进行旋转。相对而言,圆柱体凹槽加工更为简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凹槽内设有润滑剂。其有益效果是,润滑剂可以是机油、润滑油等液体状态的润滑剂,也可以是黄油、石墨等固态的润滑剂,以方便旋转球体在手柄接头的凹槽内且能够自由旋转为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凹槽的口部设有限位圈,限位圈和凹槽之间围成容置空间,旋转球体位于容置空间内。其有益效果是,限位圈可以防止旋转球体从凹槽内部脱落出来,同时设置限位圈后,也可以防止润滑剂从凹槽内掉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手柄接头与手柄本体直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其有益效果是,手柄接头与手柄本体直接固定连接,可以保证二者的连接更加稳定,防止出现松脱的现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手柄接头靠近手柄本体的一端为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上设有外螺纹,手柄本体内部为空心结构,手柄本体内部设有固定卡位,固定卡位通常呈环状,或者分布式的位于手柄本体的内壁上,其连线呈环状,固定卡位与手柄本体为一体式结构,固定卡位的一侧或两侧设有轴承,第一螺杆伸入到手柄本体内部,并穿过固定卡位和轴承,第一螺杆端部通过螺母固定。其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有固定卡位,所以固定卡位的一侧或两侧设有的轴承可以得到固定。通过第一螺杆和螺母的配合,可以将轴承固定在固定卡位上。这种固定式,只有第一螺杆的外螺纹,加工方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螺栓,手柄接头靠近手柄本体的一端为端头,端头的内部设有内螺纹,手柄本体内部为空心结构,手柄本体内部设有固定卡位,固定卡位通常呈环状,或者分布式的位于手柄本体的内壁上,其连线呈环状,固定卡位与手柄本体为一体式结构,固定卡位的一侧或两侧设有轴承,螺栓包括第二螺杆和位于第二螺杆尾部的限位端,第二螺杆的头部从手柄本体内部伸出,并穿过固定卡位和轴承,第二螺杆的头部最终与端头内部的内螺纹相连接。其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有固定卡位,所以固定卡位的一侧或两侧设有的轴承可以得到固定。通过螺栓和端头的配合,可以将轴承固定在固定卡位上。这种固定式,相对于前一种固定方式,安装的过程会更加方便,前一种固定方式,需要手柄本体的内部进行安装螺母,由于内部空间较小,所以安装过程一般为盲装,安装不够方便。但是本方案的固定方式,第二螺杆是从手柄本体内部伸出到外部来的,再将端头旋转式的螺纹连接于第二螺杆上即可,属于可视化的操作,安装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跳绳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跳绳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跳绳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跳绳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跳绳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跳绳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6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至6所示,跳绳手柄,包括手柄本体1、手柄接头2和旋转连接件3;手柄本体1为棒状结构,以供使用者握持;手柄接头2的一端用手柄本体1连接,手柄接头2的另一端与旋转连接件3相连,手柄接头2远离手柄本体1的一端为凹槽21;旋转连接件3包括旋转球体31和穿绳部32,旋转球体31和穿绳部32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组装式结构,旋转球体31位于手柄接头2的凹槽21内且能够自由旋转,穿绳部32用于安装跳绳的绳体。本技术主要通过旋转球体31和凹槽21之间的旋转来实现转动的,跳绳在使用的过程当中,绳子不会发生旋转打结的问题,旋转更加方便。如图1所示,凹槽21为球面凹槽21。其有益效果是,球面凹槽21可以更好的与旋转球体31进行吻合,从而方便旋转球体31进行旋转。如图2所示,凹槽21为圆柱体凹槽21。其有益效果是,圆柱体凹槽21与旋转球体31接触的位置仍然为光滑的点与面的接触,旋转球体31同样可以方便的进行旋转。相对而言,圆柱体凹槽21加工更为简便。通常,凹槽21内设有润滑剂。其有益效果是,润滑剂可以是机油、润滑油等液体状态的润滑剂,也可以是黄油、石墨等固态的润滑剂,以方便旋转球体31在手柄接头2的凹槽21内且能够自由旋转为宜。如图1所示,凹槽21的口部设有限位圈4,限位圈4和凹槽21之间围成容置空间,旋转球体31位于容置空间内。其有益效果是,限位圈4可以防止旋转球体31从凹槽21内部脱落出来,同时设置限位圈4后,也可以防止润滑剂从凹槽21内掉出。如图1、2所示,手柄接头2与手柄本体1直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其有益效果是,手柄接头2与手柄本体1直接固定连接,可以保证二者的连接更加稳定,防止出现松脱的现象。如图3、4所示,手柄接头2靠近手柄本体1的一端为第一螺杆22,第一螺杆22上设有外螺纹,手柄本体1内部为空心结构,手柄本体1内部设有固定卡位23,固定卡位23通常呈环状,或者分布式的位于手柄本体1的内壁上,其连线呈环状,固定卡位23与手柄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固定卡位23的一侧或两侧设有轴承24,第一螺杆22伸入到手柄本体1内部,并穿过固定卡位23和轴承24,第一螺杆22端部通过螺母25固定。其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有固定卡位23,所以固定卡位23的一侧或两侧设有的轴承24可以得到固定。通过第一螺杆22和螺母25的配合,可以将轴承24固定在固定卡位23上。这种固定式,只有第一螺杆22的外螺纹,加工方便。如图5、6所示,还包括螺栓27,手柄接头2靠近手柄本体1的一端为端头26,端头26的内部设有内螺纹,手柄本体1内部为空心结构,手柄本体1内部设有固定卡位23,固定卡位23通常呈环状,或者分布式的位于手柄本体1的内壁上,其连线呈环状,固定卡位23与手柄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固定卡位23的一侧或两侧设有轴承24,螺栓27包括第二螺杆28和位于第二螺杆28尾部的限位端29,第二螺杆28的头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跳绳手柄

【技术保护点】
跳绳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本体(1)、手柄接头(2)和旋转连接件(3);所述手柄本体(1)为棒状结构,以供使用者握持;所述手柄接头(2)的一端用所述手柄本体(1)连接,手柄接头(2)的另一端与旋转连接件(3)相连,所述手柄接头(2)远离手柄本体(1)的一端为凹槽(21);所述旋转连接件(3)包括旋转球体(31)和穿绳部(32),所述旋转球体(31)位于所述手柄接头(2)的凹槽(21)内且能够自由旋转,所述穿绳部(32)用于安装跳绳的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跳绳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本体(1)、手柄接头(2)和旋转连接件(3);所述手柄本体(1)为棒状结构,以供使用者握持;所述手柄接头(2)的一端用所述手柄本体(1)连接,手柄接头(2)的另一端与旋转连接件(3)相连,所述手柄接头(2)远离手柄本体(1)的一端为凹槽(21);所述旋转连接件(3)包括旋转球体(31)和穿绳部(32),所述旋转球体(31)位于所述手柄接头(2)的凹槽(21)内且能够自由旋转,所述穿绳部(32)用于安装跳绳的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绳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为球面凹槽(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绳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为圆柱体凹槽(2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跳绳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内设有润滑剂。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跳绳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的口部设有限位圈(4),所述限位圈(4)和所述凹槽(21)之间围成容置空间,所述旋转球体(31)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跳绳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接头(2)与所述手柄本体(1)直接固定连接在一起。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明英
申请(专利权)人:钱明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