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势玲专利>正文

发热体的制造方法及其发热体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50846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热体的制造方法及其发热体和使用方法,尤其是一种通过将具有高电阻值的多条极细线以全部面积相互接触的并列结构进行合成,在降低合成电阻值的同时保持各条极细线的高电阻值,从而提升其发热效率的发热体制造方法及其发热体和使用方法。适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发热体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利用单一金属或合金金属制备出具有高电阻值的极细线之后,将多条上述极细线以相互接触的方式进行打捆,从而形成单条电热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发热体的制造方法及其发热体和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热体的制造方法及其发热体和使用方法,尤其是一种通过将具有高电阻值的多条极细线以全部面积相互接触的并列结构进行合成,在降低合成电阻值的同时保持各条极细线的高电阻值,从而提升其发热效率的发热体制造方法及其发热体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加载电流时能够生成热量的电发热体具有一定的电阻值。上述电阻通过阻碍电流的流动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释放出热量。如上所述的电发热体能够在很多类型的很多产品中使用,但主要用于供暖或烧制热水。但是现有的电发热体(包括电热线)具有如下所述的问题。第一,相对于耗电量,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效率不高。因此,现有的很多电加热器及电热丝产品因为其相对于发热量的耗电量过大,所以相比其他供暖方式,并不受人喜爱。第二,几乎没有可定制化生产的技术能力,无法实现多用途的使用目的。只有能够根据具体需求或开发所需的现场要求条件,按照其发热量或电气特性(如电压、电流、AC用、DC用等)实现几万~数十万种电热线(发热体)的定制化生产,才能够普遍适用于所有产业领域并确保其电气安全性,但是目前已开发出的电热线或发热体相关技术几乎没有具备如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热体的制造方法及其发热体和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热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单一金属或合金金属制备出具有高电阻值的极细线之后,将多条所述极细线以相互接触的方式进行打捆,从而形成单条电热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8.13 KR 10-2015-01143031.一种发热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单一金属或合金金属制备出具有高电阻值的极细线之后,将多条所述极细线以相互接触的方式进行打捆,从而形成单条电热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所述多条极细线的总合成电阻值进行变更,制造出单位长度具有特定电阻值的相应打捆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合成电阻值的变更方法,是从第1方法,在保持所述多条极细线的材质和粗细不变的情况下,对所述极细线的总数量进行变更;第2方法,在保持所述多条极细线的材质和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对所述极细线的粗细进行变更;第3方法,在保持所述多条极细线的粗细和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对所述极细线的材质进行变更;第4方法,在保持所述多条极细线的粗细和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配备2种以上相同材质的极细线组并在每个组使用不同的材质,然后对各个组的极细线的材质进行变更;第5方法,在保持所述多条极细线的粗细不变的情况下,配备2种以上相同材质的极细线组并在每个组使用不同的材质,然后对各个组的极细线的数量进行变更;第6方法,配备2种以上相同材质的极细线组并在每个组使用不同的极细线材质,然后在各个组或整捆的极细线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对各个组的粗细进行变更;第7方法,在保持所述多条极细线不变的情况下,配备2种以上相同材质的极细线组并在每个组使用不同的材质,然后对各个组的粗细和数量进行变更;中选择的一个以上的方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7方法,是从将相同材质的组分为1组和2组,1组对极细线的粗细和数量进行变更,2组使用与1组不同的材质并保持其粗细和数量不变的方法;1组对极细线的粗细和数量进行变更,2组使用与1组不同的材质并在保持其粗细不变的情况下,对数量进行变更的方法;中选择的某一个方法。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多条极细线中的各个极细线在整体长度上都具有相同均匀的电阻值,使相应打捆线在整体长度上也具有均匀的电阻值。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各个极细线在整体长度上都具有相同均匀的电阻值的方法,是从将利用拉拔机(拉伸机)制成的单一金属或合金金属的极细金属纤维丝用作相应的极细线的方法;将利用纺纱机制成的单一金属或合金金属的极细金属纺织丝用作相应的极细线的方法;将钢纤维(金属纤维)(NASLON)用作相应的极细线的方法;中选择的某一个方法。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拉拔机(拉伸机)制成极细纤维丝的工艺为拉伸(Drawing)工艺。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多条极细线分为具有不同功能的1组和2组,其中所述1组实现只要有电流流过就持续产生热量的功能,而2组在达到一定的温度之后减少所产生的热量并趋于导体化,从而让电流直接流过的功能大于产生热量的功能,并将所述1组和2组制作成单条打捆线。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多条极细线进行打捆的方法,是从第1方法,沿着长度方向利用高温纤维将所述多条极细线重叠缠绕(Wrapping),从而利用高温纤维为多条极细线形成外皮;第2方法,利用捻线机对多条极细线进行捻线处理,从而将其打捆成一体;第3方法,在将多条极细线投入到镀膜机中进行镀膜处理的同时将其打捆成一体;第4方法,将多条极细线放入板状材质的上部板和下部板之间,然后在其中投入粘接剂并通过熔融粘接剂实现打捆;中选择的一个以上的方法。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热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方法中的高温纤维的材质为芳香聚酰胺、多芳基化合物(POLYARYLATE)或柴隆。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热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3方法中使用的镀膜材料为特氟龙、PVC或硅树脂。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热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4方法中使用的板状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板、一般布料或镀锡铁皮板,所述粘接剂为TPU液或TPU板、硅树脂液或硅树脂板、热熔粘接剂液或热熔粘接剂板,所述粘接剂的熔融可以利用热压方式对内部的粘接剂进行熔融,或使用高频机或压缩机利用高频对内部的粘接剂进行熔融。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细线的材质,是从不锈钢系列的合金SUS316,按照镍20~25重量%、铜75~80重量%的混合比例混合的镍和铜的合金,按照铁65~75重量%、铬18~22重量%、氧化铝5~6重量%、钼3~4重量%的比例混合的合金金属,中选择的一个以上。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热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向所述合金金属额外添加硅、锰、碳。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细线的材质为加热时能够产生远红外线的材质。16.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是将具有高电阻值的多条极细线以相互接触的并列合成结构进行打捆所得的电热线。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细线的材质为单一金属、合金金属或钢纤维。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极细线由相互不同材质的1组和2组构成,或由相互不同的发热功能的1组和2组构成。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按照将所述极细线的材质分为2种类型且各个材质的极细线粗细相同,而不同材质的极细线粗细和数量不同的方式制作,所述第1种材质为SUS316或钢纤维即NASLON,每1条极细线的粗细为12μm,数量为550条,而另1种材质为镍和铜的单一金属,按照镍20~25重量%、铜75~80重量%的混合比例进行制造,所述合金的每1条极细线的粗细为100μm(每1条的电阻值为36Ω),数量为24条,通过将所述2种材质打捆为一体,得到每1米长度的电阻值为1Ω的电热线。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按照将所述极细线的材质分为2种类型且各个材质的极细线粗细相同,而不同材质的极细线粗细和数量不同的方式制作,所述第1种材质为SUS316或钢纤维即NASLON,每1条极细线的粗细为8μm,数量为1,000条,而另1种材质为镍和铜的单一金属,按照镍20~25重量%、铜75~80重量%的混合比例进行制造,所述合金的每1条极细线的粗细为100μm(每1条的电阻值为36Ω),数量为24条,通过将所述2种材质打捆为一体,得到每1米长度的电阻值为1Ω的电热线。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按照将所述极细线的材质分为2种类型且各个材质的极细线粗细相同,而不同材质的极细线粗细和数量不同的方式制作,所述第1种材质为SUS316或钢纤维即NASLON,每1条极细线的粗细为6.5μm,数量为2,000条,而另1种材质为镍和铜的单一金属,按照镍20~25重量%、铜75~80重量%的混合比例进行制造,所述合金的每1条极细线的粗细为100μm(每1条的电阻值为36Ω),数量为24条,通过将所述2种材质打捆为一体,得到每1米长度的电阻值为1Ω的电热线。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按照将所述极细线的材质分为2种类型且各个材质的极细线粗细相同,而不同材质的极细线粗细和数量不同的方式制作,所述第1种材质为SUS316或钢纤维即NASLON,每1条极细线的粗细为100μm,数量为40条,而另1种材质为镍和铜的单一金属,按照镍20~25重量%、铜75~80重量%的混合比例进行制造,所述合金的每1条极细线的粗细为100μm(每1条的电阻值为36Ω),数量为24条,通过将所述2种材质打捆为一体,得到每1米长度的电阻值为1Ω的电热线。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按照将所述极细线的材质分为2种类型且各个材质的极细线粗细相同,而不同材质的极细线粗细和数量不同的方式制作,第1种材质为SUS316或钢纤维即NASLON,每1条极细线的粗细为12μm,数量为550条,而另1种材质为镍和铜的单一金属,按照镍20~25重量%、铜75~80重量%的混合比例进行制造,所述合金的每1条极细线的粗细为100μm(每1条的电阻值为36Ω),数量为14条,通过将所述2种材质打捆为一体,得到每1米长度的电阻值为2Ω的电热线。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按照将所述极细线的材质分为2种类型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势玲金东佑
申请(专利权)人:金势玲金东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