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鞋子的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74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6:43
一种机器实现了鞋子的敞开式鞋面(U)到鞋底(1)的缝合,所述鞋底(1)从相关上表面(4)的内部向外包括第一和第二切口(5、6),所述鞋面(U)的轮廓与所述鞋底(1)的周边边缘(2)的轮廓相同。所述机器包括第一和第二回缩器件(8、9),其用于张开所述第一切口(5)和第二切口(6)的折边;针部(7),其在回缩位置(R)和推进位置(A)之间移动,并且适于连续穿过所述鞋面(U)的下边缘(L)和所述鞋底(1)位于所述切口(5、6)之间并且进入设置成与所述针部本身配合的旋转钩装置(70)中,以实现缝合;器件,其适于根据具有与预设缝合间距相同的幅度的行程以交替运动同步平移所述针部(7)和所述旋转钩装置(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生产鞋子的机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与鞋子生产相关的
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鞋子的机器。
技术介绍
已知类型的鞋子的鞋底例如适用于“芭蕾平底鞋”类型的鞋子。这种类型的鞋子包括敞开式鞋面和将鞋面缝合到其的薄层鞋底,通常没有鞋跟。特别地,该种鞋底的周边边缘形成了沿着鞋底本身的所有轮廓展开的台阶部。此外,鞋底包括源自相对上表面并且倾斜穿过鞋底本身厚度的切口,以便向周边边缘延伸。该切口(本领域称为“沟槽”)相对于周边边缘并排形成为闭环。为了形成鞋子,在所述台阶部中将鞋面与相关下周边边缘一起放置。因此,通过影响鞋面的下周边边缘、鞋底的周边边缘的台阶部和切口的缝合,将鞋面和鞋底接合。完成缝合后,将鞋面从里向外翻,如此,就无法从鞋子的外部或内部看到缝合本身。此外,在缝合过程之后,从鞋子的外部仍然可以看到上述台阶部的极小部分。为了执行上述鞋子的缝合操作,可以使用一种机器,包括:用于鞋底的支撑部;回缩器件,其由可插入第一切口的两个突起构成,以隔开其相邻的折边;聚集压脚,其相对于缝合方向从针的上游放置,以便推动鞋面边缘,使其相对于由于缝合间距的推进的增加而增加推进,使得鞋面顺着鞋底的轮廓。然而,上述鞋子鞋底和机器仅被布置成获得“芭蕾平底鞋”类型的鞋子,或者,获得的是从外部几乎看不到鞋底的鞋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生产包括用于替代上述鞋子鞋底的鞋子的机器,即,可用于生产替代上述鞋子的鞋子,其中鞋底本身的厚度是可见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极具通用性和功能性的机器。这些目的是根据权利要求的内容而实现的。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将具体参照附图在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其中:-图1A示出了在本专利技术的机器中使用的鞋子鞋底的顶视图;-图1B示出了根据放大示意图的图1A的鞋底的横截面;-图1C示出了处于不同的操作状态的图1B的部分放大视图;-图2示出了在将前述图中的鞋底缝合到鞋面之后的特定操作步骤中包括同一鞋底的鞋子的透视图;-图3A和图3B示出了在生产鞋子过程中在两种不同的操作情况下图1A的鞋底的两个部分横截面;-图4A和图4B示出了在两种不同的操作情况下,本专利技术机器的多个横向、部分和部分剖视图;-图5示出了图4A和图4B所示机器的透视图;-图6A和图6B以放大比例示出了图5中X、Y的细节;-图6C示出了在操作条件下所述X、Y前视图的细节。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示出了鞋子鞋底(1)。应当指出,在以下描述中,鞋子是指包括鞋底和敞开式鞋面的整体,明显可以向其添加其它部件。鞋底(1)包括:主体(11),其依次包括使用鞋底(1)时面向地面的下表面(3);上表面(4);和具有给定轮廓(P)的周边边缘(2)(具体参见图1A和图1B)。此外,鞋底(1)包括第一切口(5)(本领域称为“沟槽”),其源自上表面(4),朝向下表面(3),穿过主体(11),并且沿着顺着周边边缘(2)的轮廓(P)的路径展开。特别地,鞋底(1)包括第二切口(6),其源自上表面(4),朝向下表面(3),穿过主体(11),沿着顺着周边边缘(2)的轮廓(P)的路径展开并且插入第一切口(5)和周边边缘(2)之间。有利的是,生产相应的鞋子后,鞋底(1)依然可见。事实上,与沿着相对周边边缘设有台阶部的已知技术的鞋底相反,所提出的鞋底(1)不设有任何台阶部,而是设有第二切口(6),该第二切口(6)是从上表面(4)开始朝向主体(11)内部予以实现。因此,生产鞋子后,鞋底(1)的所有厚度都可以看到。实际上,第一切口(5)和第二切口(6)将主体(11)的相应的折边(50、51、60、61)分隔,以该种方式确定主体本身在其间的部分(10)。因此,如下文将阐明的,可以执行涉及上述部分(10)的缝合(S)。例如,有利的是,所考虑的鞋底(1)允许生产男性鞋子。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切口(6)向第一切口(5)倾斜延伸。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切口(5)向第二切口(6)倾斜延伸。显然,第一切口(5)和第二切口(6)可以以任何方式延伸,即,二者可以相对于主体(11)以任何角度和任何深度穿过主体(11)。优选地,第一切口(5)和/或第二切口(6)中的每一个均确定了闭环。显然,这允许应用形状为闭环的缝合线。可以使用又一种鞋子鞋底(未示出),包括:主体,其依次包括使用鞋底时面向地面的下表面,上表面,和具有给定轮廓的周边边缘。此外,鞋底包括第一切口,其源自上表面,向下表面延伸,穿过主体,并且沿着顺着周边边缘的轮廓的路径展开。特别地,鞋底包括第二切口,其至少部分地影响周边边缘,穿过主体,并且沿着顺着周边边缘的轮廓的路径展开。换句话说,第二切口完全或部分地影响主体的侧壁。有利的是,所考虑到的鞋底允许在生产相应的鞋子后依然可见。事实上,与前面所述变型类似,该鞋底不设有任何台阶部,而是设有第二切口,该第二切口从周边边缘开始朝向主体内部予以实现。根据第二切口的定位,鞋底或多或少地可以从鞋子的外部看到。显然,第二切口可以具有任何角度和任何深度。同样在该种情况下,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将主体的相应折边分隔,以该种方式确定主体本身在其间的部分。因此,可以执行涉及所述部分的缝合。例如,有利的是,所提出的鞋底可用于生产男性鞋子。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二切口形成了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部分和第二端部分的闭环。特别地,第二切口在相对于上表面倾斜的平面上形成,使得闭环的第一端部分邻近上表面,并且闭环的第二端部分远离上表面。换句话说,由第二切口形成的闭环被布置成相对于上表面倾斜。以这种方式,生产具有刚刚描述的鞋底的鞋子后,从外部看,鞋底的厚度的高度将会从鞋子的前部开始向鞋子的后部增加。显然,该种倾斜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图2所示的鞋子(W)包括:包括下边缘(L)的敞开式鞋面(U),上述鞋底(1),以及沿着顺着周边边缘(2)的轮廓(P)的路径以闭环展开以便将鞋底(1)接合到鞋面(U)的缝合(S)。特别地,鞋面(U)的下边缘(L)被布置在鞋底(1)的第二切口(6)处,以便至少与从其隔开的相关折边(60)接触。实际上,鞋面(U)的下边缘(L)与由第二切口(6)隔开的两个折边(60、61)接触。此外,上述缝合(S)影响鞋底(1)的主体(11)在第一切口(5)和第二切口(6)之间确定的部分(10)(具体参照图3A和图3B)。换句话说,缝合(S)穿过由彼此靠近的第二切口(6)和第一切口(5)确定的折边(60、50)。相反,在已知技术中,除了在鞋底本身的上表面中开的切口之外,缝合还影响了设置在鞋底中的台阶部。有利的是,所考虑的鞋子(W)具有从其外部依然可见的鞋底(1)。图4A、4B、5、6A、6B、6C中示出了作为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机器;使用该机器生产的鞋子W包括:所述鞋底1和所述敞开式鞋面U,所述鞋面U的下边缘被标记为参考标记(L)(显然,鞋子(W)也可以包括其它元件)。以本身已知的方式,机器(M)包括头部,其中容纳有用于致动缝合部件的运动器件。在该运动器件中,有一个纵向轴,其以已知的方式从头部前部突出并且具有径向臂(图中未示出),该径向臂压入配合在固定其针部(7)的自由端处,并且沿着中心与纵轴轴线重合的圆形段展开。纵轴适于以摆动的交替运动进行致动,从而将针部(7)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移动,该两个端部位置分别为沿着与针部(7)的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生产鞋子的机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产鞋子的机器,所述鞋子包括敞开式鞋面(U)和鞋底(1),所述鞋底(1)从相关上表面(4)的内部向外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切口(5、6),所述第一和第二切口(5、6)相应地穿过所述鞋底本身的主体(11)并且沿着顺着所述相同鞋底(1)的周边边缘2的轮廓(P)的相关路径展开;所述机器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回缩器件(8),其适于插入所述第一切口(5)以张开所述切口的折边(50、51);第二回缩器件(9),其适于插入所述第二切口(6)以张开相关折边(60、61);针部(7),其在回缩位置(R)和推进位置(A)之间移动,反之亦然,并且适于连续穿过所述鞋面(U)的下边缘(L)和所述鞋底(1)位于所述切口(5、6)之间并且进入设置成与所述针部本身配合的旋转钩装置(70)中的部分(10),以实现缝合;器件,其适于根据具有与预设缝合间距相同的幅度的行程以交替运动同步平移所述针部(7)和所述旋转钩装置(7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20 IT 1020150000358151.一种用于生产鞋子的机器,所述鞋子包括敞开式鞋面(U)和鞋底(1),所述鞋底(1)从相关上表面(4)的内部向外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切口(5、6),所述第一和第二切口(5、6)相应地穿过所述鞋底本身的主体(11)并且沿着顺着所述相同鞋底(1)的周边边缘2的轮廓(P)的相关路径展开;所述机器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回缩器件(8),其适于插入所述第一切口(5)以张开所述切口的折边(50、51);第二回缩器件(9),其适于插入所述第二切口(6)以张开相关折边(60、61);针部(7),其在回缩位置(R)和推进位置(A)之间移动,反之亦然,并且适于连续穿过所述鞋面(U)的下边缘(L)和所述鞋底(1)位于所述切口(5、6)之间并且进入设置成与所述针部本身配合的旋转钩装置(70)中的部分(10),以实现缝合;器件,其适于根据具有与预设缝合间距相同的幅度的行程以交替运动同步平移所述针部(7)和所述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西莫·琴坦尼·菲奥里尼
申请(专利权)人:老人头莫卡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