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玩具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500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组装式玩具块,能够以较小力量简便地执行各玩具块间的分离动作。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要旨在于:作为一种组装式玩具块,可通过相互组装具有多角形状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玩具块而制作所需形状的玩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种整体为电缆形态的,利用具有能够自由弯曲的柔韧性及弯曲成所需形状后能够维持弯曲状态的固定性的材质制作而成的粘土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组装式玩具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组装式玩具块(Block),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通过同时兼具柔韧性及固定性的粘土块而能够展现多种立体效果,同时能够以较小力量简便地执行各玩具块间的分离动作的组装式玩具块。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玩具块可通过相互组装由长方形、圆筒形等多种立体形状构成的多个组装体而形成多种形态的构造物,根据其组装,能够对儿童产生各种教育效果,通过组装各种模型而提高他们的智能及创造性。在此,所述玩具块一般包括:块主体,其为一侧开口的筒状;多个结合突起,突出形成于对应所述块主体开口的面。在此,所述块主体可被制作成多种大小及颜色,可通过自由地结合并累积所述块主体而形成所需的模样,广泛适用为能够开发幼儿或儿童创造力的玩具。另外,与所述玩具块相关的代表性在先技术为本申请人于2013年11月20日申请并于2015年05月12日获得注册的韩国专利厅注册专利公报注册编号第10-1521194号(名称:组装式玩具块)(以下称其为在先技术)。所述在先技术的技术要旨如下。一种组装式玩具块,其特征在于,其由多面体形成,包括:多个上部中空型圆筒突起,其以预先设定的间隔隔离地突出形成于所述多面体的上面;下部中空型圆筒突起,其突出形成于所述多面体的下面,所述多个中空型圆筒突起的外周面贴紧结合到其外周面一侧,所述上部中空型圆筒突起及所述下部中空型圆筒突起的内侧具备接触加固凹凸部,该凹凸部包括以预先设定的间隔突出的多个接触突起;两端部还包括接合元件,该接合元件的两端部包括接触加固固定部,能够插入结合到所述接触加固凹凸部并同时紧贴固定到所述接触突起的外面及所述中空型圆筒突起的内周面。但是,根据上述在先技术,通过将接合元件的接触加固固定部插入到形成于玩具块侧面的槽上的接触加固凹凸部而使接合元件结合到玩具块,从而能够维持相互坚固的结合状态,因此若要分离相互结合的玩具块及接合元件,则需要较大的力量,不适合力量较小的儿童使用。并且,上下组装两个玩具块时,也使用上述结合方式,利用接触加固凹凸部及接触加固固定部而实现组装,因此分离上下结合的玩具块时,也需要较大的力量。最后,在先技术仅通过玩具块来实现组装,无法制作多种不同形状的玩具。【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文献1:韩国专利厅专利注册公报注册编号第10-1521194号文献2:韩国专利厅公开专利公报公开编号第10-2014-0100714号文献3:韩国专利厅注册技术公报注册编号第20-0183798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玩具块,其利用具有柔韧性及固定性的材质制作成电缆形态的粘土块,所述材质能够自由弯曲且弯曲后还能抵抗外力,然后将该粘土块结合到玩具块而能够立体、多样地呈现组装后的玩具形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玩具块,能够用较小力量分离已向左右或前后方向水平相互结合的两个以上的玩具块。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玩具块,能够用较小力量分离已向上下垂直方向结合的玩具块。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玩具块,其利用具有柔韧性及固定性的材质制作成电缆形态的粘土块,所述材质能够自由弯曲且弯曲后还能抵抗外力,然后将该粘土块结合到玩具块而能够立体、多样地呈现组装后的玩具形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玩具块,能够用较小力量分离已向左右或前后方向水平相互结合的两个以上的玩具块。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玩具块,能够用较小力量分离已向上下垂直方向结合的玩具块专利技术的效果第一,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组装式玩具块,其利用具有柔韧性及固定性的材质制作成电缆形态的粘土块,所述材质能够自由弯曲且弯曲后还能抵抗外力,不仅仅通过玩具块,而是通过粘土块来立体、多样地呈现组装后的玩具形状,能够刺激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第二,通过开放结合槽部的上端而形成开口部,根据提起一个玩具块的动作,就能使水平组装的两个玩具块相互分离,从而能够用较小力量分离玩具块,提高了使用上的便利性。第三,对于以上下垂直结合的玩具块,也能简便地执行其分离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组装式玩具块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图1中图示的两个玩具块以左右水平状态结合的图。图3是图2中图示的玩具块相互分离的状态图。图4是图1中图示的两个玩具块以上下垂直状态结合的图。图5是图1中图示的粘土块的结构提取图。图6是图1中图示的粘土块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提取图。图7是图5中图示的粘土块的组装状态的图。图8是具体图示玩具块与粘土块的组装状态的图。图9是具体图示玩具块与粘土块的另一组装状态的图。图10是具体图示图7中粘土块之间的组装状态的图。图11是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玩具块的图。图12是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玩具块的图。符号说明10:结合槽部12:侧面母结合突起部14:插入部16:开口部20:挂钩突起30:上面母结合突起部32:插入部50:粘土块52:金属线54:PVC被覆材56:垫部件58:连接帽60:结合突起100:玩具块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装式玩具块,可通过相互组装具有多角形状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玩具块100而形成所需形状的玩具,所述玩具块的两个侧面上形成结合槽部,并开放所述结合槽部的上端而形成开口部。下面通过参照附图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后述的详细说明中,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将说明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实施例。并且,可通过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其他多个实施例替代为本专利技术的构成中的说明。附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组装式玩具块的整体结构图。如图1所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式玩具块包括:至少一个以上的玩具块100,具有多角形状;粘土块50,具有电缆形态,由能够自由弯曲的柔韧材质制作而成。所述玩具块100可在平面上以正三角或正四角等多种形态进行成型,在此,以正四角形态的玩具块为例而说明玩具块的结构。附图2是以正四角形态制作的一个玩具块的结构提取图。如图2所图示,玩具块100在平面上具有正四角形态,下端在被开放状态下,内部形成空间11。所述玩具块100的周长面中,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个面上凹陷形成结合槽部10,所述结合槽部10设有侧面母结合突起部12。所述侧面母结合突起部12上,沿着周长面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插入部,本实施例中凹陷形成3个插入部14,用于向左右水平方向组装到所述玩具块100的,突出形成于其他玩具块100的前面的前面公结合突起部18以过盈配合方式插入到所述侧面母结合突起部12的插入部14,从而以左右水平方向组装构成两个玩具块100。已形成所述侧面母结合突起部12的玩具块100的结合槽部10的上端被切开而形成开口部16,所述开口部16的作用在于:需要分离已插入到所述侧面母结合突起部12的插入部14的相反侧玩具块100的前面公结合突起部18时,如图3,向上提起具备所述前面公结合突起部18的玩具块100,所述前面公结合突起部18易于从侧面母结合突起部12的插入部14脱离,从而能够用较小力量容易地分离相互组装的两个玩具块100。以往技术中,被插入到侧面母结合突起部12的插入部14的前面公结合突起部18是通过过盈配合方式插入的,因次难以用较小力量分离。本专利技术意识到这种问题,被插入到侧面母结合突起部12的插入部14的前面公结合突起部18因通过过盈配合方式插入而难以通过水平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组装式玩具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装式玩具块,其特征在于,作为通过相互组装具有多角形状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玩具块(100)而制作所需形状的玩具的组装式玩具块,所述玩具块(100)的两个侧面上形成结合槽部(10),通过开放所述结合槽部(10)的上端而形成开口部(1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0.12 KR 10-2015-01419471.一种组装式玩具块,其特征在于,作为通过相互组装具有多角形状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玩具块(100)而制作所需形状的玩具的组装式玩具块,所述玩具块(100)的两个侧面上形成结合槽部(10),通过开放所述结合槽部(10)的上端而形成开口部(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玩具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玩具块(100)的结合槽部(10)内部形成侧面母结合突起部(12),所述玩具块(100)的前面突出形成前面公结合突起部(1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装式玩具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玩具块(100)的上端四个棱角面上突出形成挂钩突起(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式玩具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玩具块(100)的上端突出形成至少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硕
申请(专利权)人:科睿博韩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