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490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细径化并能够提高导管插通性能的球囊导管。该球囊导管(10)具有内管(20)和外管(30),该内管(20)具有主管腔(21),该外管(30)形成扩张管腔(31),在与球囊(40)相比的基端侧,内管(20)的一部分与外管(30)连结,在该连结部设置使主管腔(21)向外部开口的侧孔(45),在内管(20)的比侧孔(45)靠前端侧,设置有与其他部分相比刚性低的脆弱部(28),脆弱部(28)构成为,在通过供给至扩张管腔(31)的流体而球囊(40)发生了扩张时,该脆弱部(28)被其流体压力按压而将内管(20)的主管腔(21)闭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球囊导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球囊导管,该球囊导管即使在例如管状器官分支为主管和分支管、在分支管存在病变部且不能将导管导入至分支管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药液等投药至病变部。
技术介绍
以往,在血管、输尿管、胆管、气管等管状器官插入管状的导管,通过该导管而注入造影剂、抗癌剂或营养剂等药液。例如,在肝脏生成了癌细胞等病变部的情况下,在该病变部的近前侧的肝动脉留置导管前端部,进行抗癌剂等药液的投药。但是,在如肝动脉这样的管状器官的情况下,通常具有粗的主管和从该主管分支出的细的分支管,有时不能将导管导入至细的分支管。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例如有时使用球囊导管,该球囊导管具有:管状的主体;球囊,其配置在该主体的前端部外周而能够扩张;以及侧孔,其与所述主体的球囊配置部位相比设置在基端侧。该球囊导管经由引导线等,将其前端部配置在略微越过分支管的分支部的主管内后,使球囊扩张而将主管闭塞,然后从主体的基端开口插入栓状的塞子,将主体的前端开口闭塞,在该状态下从主体基端侧注入药液而从侧孔流出,将药液投药至在分支管生成的病变部。但是,在该球囊导管的情况下,如上述所示,不得不将栓状的塞子插入主体内,将其前端开口闭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球囊导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囊导管,其在前端侧具有能够扩张的球囊,该球囊导管的特征在于,具有:内管,其在内侧设置有主管腔;以及外管,其配置在所述内管的外周,在其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使流体流通的扩张管腔,该流体用于使所述球囊扩张,所述球囊的基端侧固定于所述外管,前端侧固定于所述内管或所述外管,在与所述球囊相比的基端侧,所述内管的一部分与所述外管连结,在该连结部设置使所述主管腔向外部开口的侧孔,在所述内管的与所述侧孔相比的前端侧,设置有与所述内管的其他部分相比刚性低的脆弱部,所述脆弱部构成为,在通过供给至所述扩张管腔的流体而所述球囊发生了扩张时,所述脆弱部被流体压力按压而将所述内管的主管腔闭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9.30 JP 2014-2013101.一种球囊导管,其在前端侧具有能够扩张的球囊,该球囊导管的特征在于,具有:内管,其在内侧设置有主管腔;以及外管,其配置在所述内管的外周,在其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使流体流通的扩张管腔,该流体用于使所述球囊扩张,所述球囊的基端侧固定于所述外管,前端侧固定于所述内管或所述外管,在与所述球囊相比的基端侧,所述内管的一部分与所述外管连结,在该连结部设置使所述主管腔向外部开口的侧孔,在所述内管的与所述侧孔相比的前端侧,设置有与所述内管的其他部分相比刚性低的脆弱部,所述脆弱部构成为,在通过供给至所述扩张管腔的流体而所述球囊发生了扩张时,所述脆弱部被流体压力按压而将所述内管的主管腔闭塞。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川正宪七海一贵
申请(专利权)人:百乐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