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量评价煤层顶底板封盖性能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的测井定量评价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定量评价煤层顶底板封盖性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煤层气勘探开发中,为了探明煤层气并进行开发,必须要评估煤层顶底板的封盖性能。一般而言,煤层直接顶为厚层泥岩,且不含裂缝时,则渗透率低、封盖性能好;如果直接顶为渗透性能好的砂岩,且含有裂缝时,则渗透率高、封盖性能差。现有的煤层顶底板封盖性能评价方法,多根据顶底板的岩性特征来评价,有些评价方法也考虑了渗透率和排驱压力对封盖性能的影响。实际上,煤层顶底板的封盖性能不仅仅与岩性特征、渗透率和排驱压力有关,而且与顶底板岩层的厚度、裂缝发育指数和侧压系数有关。然而,现有的专利没有考虑到顶底板岩层的厚度、裂缝发育指数和侧压系数对煤层顶底板封盖性能的影响。此外,现有煤层顶底板封盖性能评价中,尚且没有充分利用煤层气测井资料来计算煤层顶底板岩性综合指数、渗透率、排驱压力、裂缝发育指数及侧压系数,进而来对煤层顶底板的封盖性能进行定量评价,这给煤层气勘探和开发均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方法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量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量评价煤层顶底板封盖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计算煤层顶底板岩性综合指数:利用三孔隙度测井求取反映岩性的M、N、P参数,利用自然伽马测井计算相对自然伽马之后,然后计算岩性系数Rg;对岩性系数和泥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建立地区经验模型;将泥质含量与砂质比值作为衡量岩性封闭性能的参数,并考虑到顶底板岩层厚度对封闭性能的影响,于是构建煤层顶底板岩性综合指数计算模型;步骤二、计算煤层顶底板的渗透率:泥质含量小于8%时,利用方程(8)的渗透率计算模型计算顶底板的渗透率;但当泥质含量大于8%时,泥质含量对渗透率的影响显著增大,构建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时需要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量评价煤层顶底板封盖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计算煤层顶底板岩性综合指数:利用三孔隙度测井求取反映岩性的M、N、P参数,利用自然伽马测井计算相对自然伽马之后,然后计算岩性系数Rg;对岩性系数和泥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建立地区经验模型;将泥质含量与砂质比值作为衡量岩性封闭性能的参数,并考虑到顶底板岩层厚度对封闭性能的影响,于是构建煤层顶底板岩性综合指数计算模型;步骤二、计算煤层顶底板的渗透率:泥质含量小于8%时,利用方程(8)的渗透率计算模型计算顶底板的渗透率;但当泥质含量大于8%时,泥质含量对渗透率的影响显著增大,构建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时需要引入泥质含量这一参数,以孔隙度为自变量,渗透率为因变量,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拟合,得到方程(9)所示渗透率计算模型;顶底板岩石的泥质含量小于8%时:K=0.0036·e0.814·φ(8)顶底板岩石的泥质含量大于8%时:K=0.0209·φ-0.0378·Log(Vsh)+0.0794(9)式中:K为顶底板的渗透率,mD;其他参数物理意义同前。步骤三、计算煤层顶底板的排驱压力:顶底板排驱压力与埋深、声波时差及泥质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于是构建方程(10)所示的排驱压力计算模型,P=c·Z×Vsh+d·Δt+e(10)式中:P为排驱压力,Z为顶底板的埋深;Δt为顶底板的声波时差,μs/ft;c、d、e为回归系数,无量纲;其他参数物理意义同前。步骤四、计算煤层顶底板的裂缝发育指数:利用测井资料计算的泊松比,构建裂缝系数计算方程,计算顶底板的稳定性系数,进而建立煤层顶底板裂缝发育指数计算模型;步骤五、计算煤层顶底板的侧压系数;步骤六、确定煤层顶底板封盖性能评价标准:基于步骤一~步骤五中的方案,利用测井资料对其煤层顶底板的岩性综合指数、渗透率、排驱压力、裂缝发育指数及侧压系数进行了计算,并对岩性综合指数和裂缝发育指数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依据其计算结果,在系统对比实际勘探开发资料的基础上,参考常规石油天然气储层盖层评价的要求之后,并考虑到顶底板的封盖性能与岩性综合指数、排驱压力及侧压系数成正比,与渗透率、裂缝发育指数成反比,最终给出煤层顶底板封盖性能等级划分标准;步骤七、定量评价煤层顶底板封盖性能:基于上述煤层顶底板封盖性能各个评价指标计算模型,在编制处理解释程序的基础上,计算岩性综合指数、渗透率、排驱压力、裂缝发育指数及侧压系数,并依据步骤六中所示评价标准,确定所评价煤层顶底板的封盖性能类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量评价煤层顶底板封盖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具体为:利用三孔隙度测井基于方程(1)~(3)求取反映岩性的M、N、P参数,利用自然伽马测井基于方程(4)计算相对自然伽马之后,然后利用方程(5)计算岩性系数Rg;对岩性系数和泥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建立方程(6)所示的地区经验模型;将泥质含量与砂质比值作为衡量岩性封闭性能的参数,并考虑到顶底板岩层厚度对封闭性能的影响,于是构建了方程(7)所示的煤层顶底板岩性综合指数计算模型,具体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之的,赵靖舟,吴伟涛,孙家兴,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