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 Experience 的静水力曲线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3833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3D Experience的静水力曲线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密艇体模型输入至基于3D Experience的三维设计平台;2)设置水线面高度参数T和船舯位置参数CZ;3)构建剩余排水体积模型及水线面模型;4)测量步骤3)中得到的剩余排水体积模型的体积、形心位置信息以及表征水线面的“薄片”的体积、形心位置信息、惯性矩信息;5)形心位置相对船舯位置参数CZ进行移轴,同时将表征水线面的“薄片”实体模型惯性矩信息换算成面惯性矩信息;6)选择离散或等间距输入方式输入水线高度值,批量重复步骤1)至步骤5)的过程,获得静水力曲线要素。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在CATIA V6平台上快速获取潜艇静水力曲线的功能,计算结果经过实艇测算满足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3DExperience的静水力曲线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潜艇静力性能计算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3DExperience的静水力曲线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潜艇静水力曲线系潜艇正浮浮态时的浮性、稳性要素与其平均吃水间的关系曲线的总称。因潜艇含有大量舷间突出体,其水密艇体形状极为不规则,无法像水面船舶那样,仅将外壳形状信息作为输入,利用商用船舶软件即可计算出静水力曲线。计算潜艇静水力曲线要素,需要分别计算一舷舷间横剖面要素、舷间水密容积及水线面要素、耐压船体容积及水线面要素,然后再通过移轴公式、求和等处理获得全艇容积(含突出体的)要素、全艇水线面要素。计算过程极其繁琐。近年来船舶行业大力推广基于3DExperience的CATIAV6平台作为主流三维设计软件,但CATIAV6平台是工程通用平台,不具备潜艇静水力曲线计算等专用功能。为适应新的使用需求,设计一套基于CATIAV6平台的潜艇静水力曲线计算方法是当下的必然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3DExperience的静水力曲线计算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5/201611269726.html" title="基于3D Experience 的静水力曲线计算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基于3D Experience 的静水力曲线计算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3D Experience的静水力曲线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密艇体模型输入至基于3D Experience的三维设计平台;2)设置水线面高度参数T和船舯位置参数CZ,其中高度参数T表征吃水值,船舯位置参数参数CZ表征船舯位置;3)构建剩余排水体积模型及水线面模型;用水线面平面分割水密船体,获得水下排水体积的实体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水线面向下微量偏移,偏移量为0.01mm至0.03mm,用偏移后的平面再次分割水下排水体积的实体模型,获得表征水线面的“薄片”实体模型;以此“薄片”实体模型间接换算出水线面惯性矩等要素;4)测量步骤3)中得到的剩余排水体积模型的体积、形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Experience的静水力曲线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密艇体模型输入至基于3DExperience的三维设计平台;2)设置水线面高度参数T和船舯位置参数CZ,其中高度参数T表征吃水值,船舯位置参数参数CZ表征船舯位置;3)构建剩余排水体积模型及水线面模型;用水线面平面分割水密船体,获得水下排水体积的实体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水线面向下微量偏移,偏移量为0.01mm至0.03mm,用偏移后的平面再次分割水下排水体积的实体模型,获得表征水线面的“薄片”实体模型;以此“薄片”实体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瑞凌昊周凌吴方良万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