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产生多种复杂雨型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排水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产生芝加哥雨型等较为复杂雨型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
技术介绍
天然降雨过程通常存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以及强度上的不可控性。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可以人为制造一定数量和强度的降雨,缩短实验周期,加快项目研究计划。目前,国家正在试点建设海绵城市,城市地表径流减控与面源污染削减是主要目标之一。掌握地表径流规律和低影响开发设施性能,至关重要也非常迫切。人工模拟降雨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土壤侵蚀等方面的研究。虽然装置种类有很多,但在降雨强度范围和降雨连续性变化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侯立柱等通过调整马氏瓶的高度,可以控制增压柱中动水位的高度,进而控制降雨系统的降雨强度,但实验操作中雨强只能是定值。周跃等通过控制水压和出流孔板的孔径,RobertoCorona等通过改变水箱压力和出口直径,HafzullahAksoy等通过改变水压和喷头振荡频率,均可以调节降雨强度,但雨强控制范围相对较小,且雨型较为单一。徐向舟等通过调节分流管上的控水阀门,倪际梁等通过控制输水管道供水压力和改变喷头型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产生多种复杂雨型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系统、流量测量切换系统、喷头系统及流量程序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的供水系统通过流量测量切换系统与喷头系统相连,通过流量程序控制系统与流量测量切换系统的共同作用对供水系统的供水流量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产生多种复杂雨型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系统、流量测量切换系统、喷头系统及流量程序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的供水系统通过流量测量切换系统与喷头系统相连,通过流量程序控制系统与流量测量切换系统的共同作用对供水系统的供水流量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产生多种复杂雨型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水系统包括供水箱(1)、水泵(2)和输送管路,供水箱(1)通过水泵(2)及输送管路与流量测量切换系统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产生多种复杂雨型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测量切换系统包括供水立管(5)、分流供水管道及合流供水管道(9),供水立管(5)的一端与供水系统的输送管路相连,其另一端通过相互并联的分流供水管道均与合流供水管道(9)相连,该合流供水管道(9)连接至喷头系统,上述各分流供水管道上均设有分流阀门与流量计;所述的供水立管(5)还通过回流管路与供水箱(1)相连,且回流管路上设有回流阀门(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产生多种复杂雨型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程序控制系统包括变频器(22)、PLC模块(23)、模拟量模块(24)及触摸屏平板电脑(25),所述变频器(22)的输出端与供水系统的水泵(2)相连,其输入端与PLC模块(23)相连;所述的PLC模块(23)还通过模拟量模块(24)与触摸屏平板电脑(25)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能产生多种复杂雨型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系统包括一端与流量测量切换系统出水管路相连的喷头进水管路,该喷头进水管路的另一端与喷头组(17)相连,该喷头组(17)的喷头为实心锥形喷头,通过喷头系统实现降雨过程的模拟;所述的供水箱(1)上设有刻度尺,所述的流量测量切换系统固定在支架(13)上,支架(13)通过第一圆盘底座(14)进行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产生多种复杂雨型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进水管路包括分流立管(15)和分流软管(16),其中分流立管(15)的一端与合流供水管道(9)相连,其另一端通过分流软管(16)连接至喷头组(17),且分流立管(15)及分流软管(16)的数量与喷头组(17)喷头的个数相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产生多种复杂雨型的人工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明明,王坤,孙远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