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时提高油茶林茶籽产量和碳汇能力的复混肥
本专利技术属于经济林用肥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同时提高油茶林茶籽产量和碳汇能力的复混肥。
技术介绍
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它生长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西、湖南、广西、广东、湖北等省。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比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并含有山茶皂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茶油色清味香,耐贮藏,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近几年,作为重要的经济和能源资源,国家大力推广发展人工油茶种植,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油茶林总面积已超过6000万亩,且新造油茶林面积逐年提高,效益日益显著。目前油茶树的种植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在油茶树施肥上存在施肥量不合理、施肥比例不平衡、制约性的营养元素补充不足等现象,造成油茶林土壤板结、产量不高、产油率低,目前市面上的油茶专用肥针对性不强,没有按油茶需肥特性科学配方,施用后对提高油茶产量效果不佳。除此之外,人工油茶林在造林过程中采用毁绿烧山的方法对原有山地、丘陵植被进行损毁,严重破坏了当 ...
【技术保护点】
同时提高油茶林茶籽产量和碳汇能力的复混肥,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肥底料和无机化肥,具体由有机肥底料20‑25份、尿素35‑45份、磷酸铵10‑15份、氯化钾15‑20份、钙镁磷粉10‑15份、微量元素1‑2份按重量计配比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同时提高油茶林茶籽产量和碳汇能力的复混肥,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肥底料和无机化肥,具体由有机肥底料20-25份、尿素35-45份、磷酸铵10-15份、氯化钾15-20份、钙镁磷粉10-15份、微量元素1-2份按重量计配比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提高油茶林茶籽产量和碳汇能力的复混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肥底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发酵而成:禽畜粪40-50份、饼粕25-35份、生物质辅料15-25份、微生物菌剂0.1-1.0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时提高油茶林茶籽产量和碳汇能力的复混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畜禽粪为鸡粪,含水量小于20%,有机质大于30%。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时提高油茶林茶籽产量和碳汇能力的复混肥,其特征在于所述饼粕为菜籽粕,含水量小于15%,粗蛋白含量大于25%。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时提高油茶林茶籽产量和碳汇能力的复混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辅料为秸秆粉,含水量小于30%。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时提高油茶林茶籽产量和碳汇能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文德,梁小翠,李敬业,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