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灌装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271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颗粒灌装阀,包括上阀座及下阀座,在上阀座与下阀座中分别设有贯通对应阀座的内腔,上阀座侧壁上设进料孔,在下阀座的底部设有带瓶口密封圈的管形灌装嘴,上阀座与下阀座通过柔性皮碗相连,上阀座顶部设阀盖,阀盖上设偏心回气管,偏心回气管上端伸出阀盖,偏心回气管下端向下依次穿过上阀座、柔性皮碗及下阀座后紧贴着管形灌装嘴的内壁而向下伸出管形灌装嘴并装有密封堵头,在偏心回气管与管形灌装嘴相滑动接触密封的管段侧壁上设置有开口状的回气口,在上阀座与下阀座的外侧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使下阀座始终具有将管形灌装嘴压紧在密封堵头上的趋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无卫生死角且能防止回气口被堵塞的优点。

Grain filling valv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rain filling valve, including valve seat and valve seat, in seat and the lower valve sea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inner cav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valve seat, valve seat on the side wall of a feeding hole, tube filling mouth with sealing ring is arranged in a lower seat on the bottom of the valve seat and the lower seat through flexible leather bowl is connected on the valve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valve cover, the valve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n eccentric return pipe and return pipe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valve cover out of the eccentric, eccentric return pipe passes through the lower down on the seat, and the seat under the flexible cup after close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be shaped filling nozzle and extends downward tube filling nozzle and a sealing plug in the head, eccentric return tube and tubular filling nozzle sliding contact with pipe sealing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opening on the seat and back to port, under the lateral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reset spring, a reset spring can always has a lower valve seat The tendency of a tubular filling nozzle to compress against a sealing plug.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 sanitary dead angle and preventing blockage of the air return 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颗粒灌装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饮料灌装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颗粒灌装阀。
技术介绍
颗粒灌装阀是饮料灌装行业常用的一种灌装阀,主要用于灌装带有果肉等颗粒的饮料。如图1所示,目前所使用的颗粒灌装阀的结构为:包括上阀座17及下阀座18,在上阀座17与下阀座18中分别设置有轴向贯通对应阀座的内腔,下阀座18的上端向上活动插入上阀座17的内腔而使上阀座17的内腔与下阀座18的内腔相连通,在插入上阀座17内腔的下阀座外圆周壁上由上自下设置有用以放置若干密封圈放置槽,在密封圈放置槽内分别设置有用以活动密封上阀座17的内壁与下阀座18的外壁之间间隙的密封圈19,在下阀座18的底部向下一体延伸有内部与下阀座18的内腔相连通且能插入瓶子瓶口的管形灌装嘴20,在管形灌装嘴20的外部套设有瓶口密封圈21,在上阀座17上设置有轴心线与管形灌装嘴20轴心线相重合的中心回气管22,中心回气管22的上端伸出上阀座17、下端向下依次穿过上阀座17及下阀座18的内腔后伸出管形灌装嘴20并套有密封堵头23,使上阀座17的内壁与中心回气管22之间的内腔空间、下阀座18的内壁与中心回气管22之间的内腔空间、管形灌装嘴20的内壁与中心回气管22之间的内腔空间共同形成灌装通道,所述中心回气管22形成与灌装通道相独立的回气通道,在上阀座17与下阀座18的外侧设置有复位弹簧24,复位弹簧24使下阀座18始终具有相对上阀座17向下移动而将管形灌装嘴20向下压紧在密封堵头23上的趋势;当下阀座18在复位弹簧24的作用下将管形灌装嘴20向下压紧在密封堵头23时,管形灌装嘴20正好关闭灌装通道;当下阀座18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24的弹力上移时而使管形灌装嘴20向上移离密封堵头23时,管形灌装嘴20正好打开灌装通道。上述颗粒灌装阀的工作原理是:当瓶子在进瓶机构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的向下弹力顶着管形灌装嘴上移离开密封堵头时,此时密封堵头与管形灌装嘴之间正好形成环形的灌装出料口,灌装时,饮料经灌装通道后从环形的灌装出料口流入瓶子内,瓶子内的空气则通过中心回气管排出。上述颗粒灌装阀存在的缺点是:(1)上阀座与下阀座之间的动静密封结构由密封圈组成,通过密封圈来保证上阀座与下阀座相对移动时,灌装通道内的饮料不会从上阀座与下阀座之间间隙流出,这种动静密封结构的结构复杂,长时间运行容易磨损而导致饮料泄漏,存在卫生死角而使留存饮料颗粒在灌装阀内部,清洗效果差;(2)灌装过程中采用了中心回气的回气方式,由于瓶子瓶口大小的限制,回气口一般只有4-6mm,回气口极易被饮料颗粒堵塞,进而影响灌装效率和灌装质量;(3)回气管设置在中心后,由于瓶子瓶口大小的限制,使得管形灌装嘴的内壁与中心回气管之间形成的供饮料通过的环形灌装通道的宽度小,进而导致下料速度慢,影响了灌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卫生死角、下料速度快且能有效防止回气口被堵塞的一种颗粒灌装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颗粒灌装阀,包括上阀座及下阀座,在上阀座中设置有轴向贯通上阀座的第一内腔,在上阀座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内腔相连通的进料孔,在下阀座中设置有轴向贯通下阀座的第二内腔,在下阀座的底部向下一体延伸有内部与第二内腔相连通且能插入瓶子瓶口的管形灌装嘴,在管形灌装嘴的外部套设有瓶口密封圈,所述上阀座与下阀座通过柔性皮碗相连接,柔性皮碗的上碗口与上阀座中第一内腔的下出口相对接连通、柔性皮碗的下碗口与下阀座中第二内腔的上进口相对接连通,在上阀座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住第一内腔的上进口的阀盖,在阀盖上设置有偏心回气管,偏心回气管的上端向上伸出阀盖,偏心回气管的下端向下依次穿过上阀座的第一内腔、柔性皮碗的内腔及下阀座的第二内腔后紧贴着管形灌装嘴的内壁而向下伸出管形灌装嘴,所述偏心回气管伸出管形灌装嘴后设置有密封堵头,在偏心回气管与管形灌装嘴相滑动接触密封的管段侧壁上设置有开口状的回气口,所述进料孔、上阀座中第一内腔的内壁与偏心回气管之间的内腔空间、柔性皮碗的内壁与偏心回气管之间的内腔空间、下阀座的内壁与偏心回气管之间的内腔空间、管形灌装嘴的内壁与偏心回气管之间的内腔空间共同形成灌装通道,所述偏心回气管形成与灌装通道相独立的回气通道,在上阀座与下阀座的外侧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使下阀座始终具有相对上阀座向下移动而将管形灌装嘴向下压紧在密封堵头上的趋势;当下阀座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将管形灌装嘴向下压紧在密封堵头时,管形灌装嘴正好同时关闭灌装通道及回气通道;当下阀座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上移而使管形灌装嘴向上移离密封堵头时,管形灌装嘴正好同时打开灌装通道及回气通道。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颗粒灌装阀,其中:密封堵头的结构为:包括外径小于管形灌装嘴内径的密封座,在密封座的外圆周壁上设置有一圈用以放置密封圈的密封圈放置槽,在密封圈放置槽内放置有密封圈,并且当密封圈放置于密封圈放置槽内时,密封圈的外径会同时大于密封座的外径及管形灌装嘴的内径,使管形灌装嘴在复位弹簧的向下弹力作用下能压紧在密封圈上,从而同时关闭或打开灌装通道及回气通道。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颗粒灌装阀,其中:在第一内腔的下出口处的上阀座上设置有供柔性皮碗的上端插入的上定位槽,在第二内腔的上进口处的下阀座上设置有供柔性皮碗的下端插入的下定位槽,柔性皮碗通过将其上端向上插入上阀座上定位槽、下端向下插入下阀座的下定位槽而将上阀座及下阀座相连接。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颗粒灌装阀,其中:下阀座中第二内腔呈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的锥形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柔性皮碗来实现上阀座与下阀座之间的动静密封,不仅结构简单,长时间运行也不会发生因磨损而使饮料泄漏的情况,而且由于柔性皮碗内壁光滑,无卫生死角,从根本上杜绝了饮料颗粒留存在灌装阀内部的可能性,同时清洗也更加容易,清洗效果好;(2)灌装过程中采用了偏心回气的回气方式,通过将回气口设置在回气管的外壁,可以使回气口的大小不在受到瓶子瓶口的限制,从而可以加大回气口,回气口可以达到12mm,从而有效避免了回气口被饮料颗粒堵塞情况的发生,提高了灌装效率和灌装质量;(3)通过用以回气的偏心回气管偏心设置在管形灌装嘴的内壁上,从而增大了管形灌装嘴的内壁与中心回气管之间形成的供饮料通过的灌装通道的宽度,从而提高了下料速度,进而提高了灌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颗粒灌装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颗粒灌装阀处于开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颗粒灌装阀处于闭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一种颗粒灌装阀,包括上阀座1及下阀座2,在上阀座1中设置有轴向贯通上阀座1的第一内腔3,在上阀座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内腔3相连通的进料孔4,在下阀座2中设置有轴向贯通下阀座2的第二内腔5,在下阀座2的底部向下一体延伸有内部与第二内腔5相连通且能插入瓶子6瓶口的管形灌装嘴7,在管形灌装嘴7的外部套设有瓶口密封圈8,所述上阀座1与下阀座2通过柔性皮碗9相连接,柔性皮碗9的上碗口与上阀座1中第一内腔3的下出口相对接连通、柔性皮碗9的下碗口与下阀座2中第二内腔5的上进口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颗粒灌装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颗粒灌装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阀座及下阀座,在上阀座中设置有轴向贯通上阀座的第一内腔,在上阀座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内腔相连通的进料孔,在下阀座中设置有轴向贯通下阀座的第二内腔,在下阀座的底部向下一体延伸有内部与第二内腔相连通且能插入瓶子瓶口的管形灌装嘴,在管形灌装嘴的外部套设有瓶口密封圈,所述上阀座与下阀座通过柔性皮碗相连接,柔性皮碗的上碗口与上阀座中第一内腔的下出口相对接连通、柔性皮碗的下碗口与下阀座中第二内腔的上进口相对接连通,在上阀座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住第一内腔的上进口的阀盖,在阀盖上设置有偏心回气管,偏心回气管的上端向上伸出阀盖,偏心回气管的下端向下依次穿过上阀座的第一内腔、柔性皮碗的内腔及下阀座的第二内腔后紧贴着管形灌装嘴的内壁而向下伸出管形灌装嘴,所述偏心回气管伸出管形灌装嘴后设置有密封堵头,在偏心回气管与管形灌装嘴相滑动接触密封的管段侧壁上设置有开口状的回气口,所述进料孔、上阀座中第一内腔的内壁与偏心回气管之间的内腔空间、柔性皮碗的内壁与偏心回气管之间的内腔空间、下阀座的内壁与偏心回气管之间的内腔空间、管形灌装嘴的内壁与偏心回气管之间的内腔空间共同形成灌装通道,所述偏心回气管形成与灌装通道相独立的回气通道,在上阀座与下阀座的外侧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使下阀座始终具有相对上阀座向下移动而将管形灌装嘴向下压紧在密封堵头上的趋势;当下阀座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将管形灌装嘴向下压紧在密封堵头时,管形灌装嘴正好同时关闭灌装通道及回气通道;当下阀座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上移而使管形灌装嘴向上移离密封堵头时,管形灌装嘴正好同时打开灌装通道及回气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灌装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阀座及下阀座,在上阀座中设置有轴向贯通上阀座的第一内腔,在上阀座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内腔相连通的进料孔,在下阀座中设置有轴向贯通下阀座的第二内腔,在下阀座的底部向下一体延伸有内部与第二内腔相连通且能插入瓶子瓶口的管形灌装嘴,在管形灌装嘴的外部套设有瓶口密封圈,所述上阀座与下阀座通过柔性皮碗相连接,柔性皮碗的上碗口与上阀座中第一内腔的下出口相对接连通、柔性皮碗的下碗口与下阀座中第二内腔的上进口相对接连通,在上阀座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住第一内腔的上进口的阀盖,在阀盖上设置有偏心回气管,偏心回气管的上端向上伸出阀盖,偏心回气管的下端向下依次穿过上阀座的第一内腔、柔性皮碗的内腔及下阀座的第二内腔后紧贴着管形灌装嘴的内壁而向下伸出管形灌装嘴,所述偏心回气管伸出管形灌装嘴后设置有密封堵头,在偏心回气管与管形灌装嘴相滑动接触密封的管段侧壁上设置有开口状的回气口,所述进料孔、上阀座中第一内腔的内壁与偏心回气管之间的内腔空间、柔性皮碗的内壁与偏心回气管之间的内腔空间、下阀座的内壁与偏心回气管之间的内腔空间、管形灌装嘴的内壁与偏心回气管之间的内腔空间共同形成灌装通道,所述偏心回气管形成与灌装通道相独立的回气通道,在上阀座与下阀座的外侧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使下阀座始终具有相对上阀座向下移动而将管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宏伟钱擎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普华盛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