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兴伊专利>正文

硅藻土阻燃剂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264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硅藻土阻燃剂及其生产方法,属化学领域的无机材料加工技术。采用了天然硅藻土为原料,通过粉碎、气流干燥、分选去杂质和添加隐蔽剂并在高温下焙烧,使硅藻土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燃烧,碳酸盐矿物杂质消化分解,铁的化合物转化成白色,提高了产品的白度和化学稳定性。硅藻土烧成品的加工,采用了三级粉碎、四次分级和一次性分离回收的工艺流程;第三级粉碎采用了超音速气流粉碎。所制得的产品无毒无腐蚀性,可用于塑料、橡塑、油漆和涂料作高填加量的添加型阻燃剂;也可以用于造纸作填加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化学领域的无机材料加工技术。在塑料、橡塑、涂料和油漆行业广泛应用的添加型无机阻燃剂,主要有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和三聚磷酸铝等。其共同的缺点是在生产过程中均有强酸、强碱参与的化学反应,并形成“三废”,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以氢氧化镁为例,通常采用盐酸溶解碳酸镁,再用氢氧化钠中和,生成氢氧化镁。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1)--------------------(2)由反应(1)和反应(2)可以看出,所用原料是有腐蚀性的强酸强碱,排放的废气为二氧化碳,排放的碱性废水含盐;其生产过程会造成环境污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无机合成法上述不足,以无腐蚀性的天然硅藻土为原料,生产化学性质稳定的阻燃剂。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实现上述目的1、选用SiO2含量在85%以上的天然硅藻土为原料,通过粉碎、气流干燥和分选除去杂质,并按干精土重量添加3%-8%的纯碱作隐蔽剂,均匀混合后在回转窑中900-1000℃的高温下焙烧。2、烧成硅藻土的加工采用三级粉碎、四次气流分级和一次性分离回收的工艺流程;即由粉碎1、分级1和分离回收依次串联成一个主流程;在分级1粗料出口至分离回收除尘器进口之间并联由粉碎2、分级2和分级3依次连接的支流程;在分级3粗料出口至除尘器进口之间并联由粉碎3和分级4依次连接的支流程。3、分级1、分级3、分级4的临界粒径在5-15μm范围内调整,分级2临界粒径在50-150μm范围内调整。4、粉碎3采用超音速气流粉碎,载气为经过净化的压缩空气。5、采用复膜材料制作产品分离回收除尘器的滤袋。采取上述措施后,形成了一个由原料的粉碎、干燥、分选弃杂、分离、微细品回收、混合、焙烧、粉碎、产品分级和一次性分离回收工序组成的工艺流程。原土经一次粉碎后由电子皮带秤计量,并测定水份与铁含量,确定隐蔽剂的添加量。隐蔽剂经粉碎、分离回收和计量在精土分离前加入,加入量视原土含铁量在3%-8%范围内调节。在高温焙烧中,原料里的铁化合物与隐蔽剂纯碱反应生成稳定的白色铁酸钠盐,提高了产品的白度。硅藻土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燃烧,不稳定的碳酸盐杂质消化分解成稳定的化合物,提高了产品的化学稳定性。回转窑以煤气或柴油为燃料,烧成区温度在900-1000℃。转窑尾气回收利用,作为气流干燥的热源。烧成熟料大部分经粉碎1、分级1和粉碎2、分级2、分级3两个通路分流加工进入分离回收,降低了第三级即气流粉碎系统的负荷量。由此降低了空气压缩、净化和气流粉碎设备的安装容量,动力消耗比只用一级气流粉碎的工艺显著降低;同时避免了重复粉碎与过粉碎,达到产品粒度分布适宜,生产成本较低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以下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原料的一次粉碎进料为含水30%的硅藻原土,SiO2含量88%,Fe2O3含量1.5%;粉碎后最大粒径3mm。一次粉碎后的湿料进入气流干燥1,其进气温度300-350℃。物料经第一次干燥后进入二次粉碎,粉碎后最大粒径150μm,再送入气流干燥2干燥。气流干燥2的进气温度250-300℃。干燥后物料进入精土分选,分选出的精土进入分离工序;粗料进入三次粉碎继续粉碎,再经杂质分选弃去杂质,可利用的物料送入分离工序。隐蔽剂采用纯碱,添加量为4%。精土分选临界粒径为100μm;杂质分选临界粒径为120μm;分离器临界粒径D100为10μm。粒径大于10μm的物料和大部分5-10μm之间的物料在分离器被分离下来。5μm以下的微细品在除尘器分离回收,然后与分离器分离的中粗物料混合,一并进入回转窑焙烧;水蒸汽和基本洁净的空气排入大气,其含尘量不高于30mg/m3,在国家规定标准以内。回转窑以空气煤气为燃料,烧成区温度控制在950-1000℃。烧成物料最大块径200mm,采用锤式粉碎机粉碎,出料最大粒径5mm。粉碎后的物料经分级1分级,临界粒径为12μm。合格料流进入除尘器分离回收。不合格的料流经粉碎2粉碎后,由分级2分级,在100μm的临界粒径下弃渣;可利用的料流进入分级3分级。分级3的临界粒径为12μm,分出的合格料流进入除尘器分离回收;不合格料流进入粉碎3进行超音速气流粉碎,粉碎后进入分级4分级。分级4临界粒径为12μm,分出的合格料流进入除尘器分离回收;不合格料流返回粉碎3循环粉碎,直至合格为止。除尘器采用复膜材料,1μm粒径的粉尘除尘效率为99.99%。排放气体含尘量20mg/m3左右,低于国家规定的60mg/m3的标准。所制得的产品为无毒、无腐蚀性、无气味的白色固体粉末;堆积密度0.35/cm3;白度90;平均粒径10μm;pH值8;SiO2含量90.0%;AI2O3含量4.0%;盐酸可溶物1.0%;水可溶物0.2%。以此产品与氢氧化镁阻燃剂按相同比例添加在聚丙烯塑料中,本产品的阻燃聚丙烯氧指数为34,拉伸强度420kg/cm2;添加氢氧化镁阻燃剂的氧指数为32,拉伸强度为392kg/cm2。产品技术指标不低于氢氧化镁阻燃剂。而在生产过程中却无含盐的碱性废水排放,排放气体含尘及二氧化碳指标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本专利技术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改变原料和制备工艺条件,获得指标不同的产品,其物理化学指标如下颜色及外观白色固体粉末白度 85-95堆积密度 0.35-0.45g/cm3平均粒径 5-15μmpH值 8.0-9.5SiO288%-93%AI2O32%-6%盐酸可溶物≤2%水可溶物 ≤0.5%毒性 无腐蚀性无本产品可用于塑料、橡塑、油漆、涂料中,作为高填充量的添加型阻燃剂,也可以作为造纸添加剂。权利要求1.一种硅藻土阻燃剂,外观为白色固体粉末,其特征在于物化指标如下堆积密度0.35-0.45g/cm3;白度85-95;平均粒径5-15μm;pH值8.0-9.5;SiO2含量88%-93%;Al2O3含量2%-6%;盐酸可溶物≤2%;水可溶物≤0.5%;无毒性;无腐蚀性。2.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土阻燃剂适用于塑料、橡塑、油漆和涂料中作添加型阻燃剂,也可以作造纸填加剂。3.一种硅藻土阻燃剂的生产方法,抛弃了无机合成的工艺路线,其特征是采用了天然硅藻土为原料和添加纯碱作隐蔽剂在回转窑中900-1000℃的高温下焙烧,以及烧成品加工采用了三级粉碎、四次分级和一次性分离回收的工艺方法。4.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藻土阻燃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采用的硅藻土SiO2含量在85%以上,隐蔽剂的添加量视硅藻土中Fe2O3的含量在3%-8%范围内调整。5.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藻土阻燃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还在于烧成品加工的工艺流程由粉碎1、分级1和分离回收依次串联成的主流程和在分级1粗料出口与分离回收除尘器进口之间并联的由粉碎2、分级2和分级3依次连接的支流程以及在分级3粗料出口与除尘器进口之间并联的粉碎3和分级4依次连接的支流程构成。6.权利要求3、5所述的硅藻土阻燃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分级1、分级3和分级4的临界粒径在5-15μm范围内调整;分级2临界粒径在50-150μm范围内调整。7.权利要求3、5所述的硅藻土阻燃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还在于粉碎3采用超音速气流粉碎,载气为经过净化的空气。全文摘要一种,属化学领域的无机材料加工技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藻土阻燃剂,外观为白色固体粉末,其特征在于物化指标如下:堆积密度0.35-0.45g/cm↑[3];白度85-95;平均粒径5-15μm;pH值8.0-9.5;SiO↓[2]含量88%-93%;Al↓[2]O↓[3]含量2%- 6%;盐酸可溶物≤2%;水可溶物≤0.5%;无毒性;无腐蚀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兴伊
申请(专利权)人:尹兴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