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托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21247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3:09
一种颈托,用于人体颈椎的康复治疗,所述颈托包括前托和后托,颈托的外形呈现上口圆边外翻、中部内收、下口外展的形状,对于人体颈椎,颈托的上口起到支撑头部的作用,下口起到安置的作用。前托于后托之间采用卡槽结构连接,前托后缘的凸起与后托前缘的凹槽对应配合,实现前、后拖佩戴时的固定定位。后托设有向外凸起的加强筋。后托的加强筋上设有小孔,该小孔用于系魔术带,魔术带的使用是为实现颈托佩戴时的松紧调节。颈托表面具有多个用于透气的通孔。

Neck support and making method thereof

A neck support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cervical spine, neck support including the front support and back support, neck support shape shape valgus, adduction, abduction of the central and upper rounded edges, for human cervical spine, upper neck support plays the role of supporting the head, and play a role of resettlement. The front support and the rear support are connected by a card groove structure, and the bulges at the rear edge of the front support are matched with the grooves at the leading edge of the back support to realize the fixed positioning when the front and the rear dragging are worn. The rear support is provided with an outward raised reinforcing rib. A small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reinforcing rib of the back support, and the small hole is used for fastening a magic belt, and the use of the magic strap is to realize the tightness adjustment when the neck holder is worn. The neck support surface has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for venti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托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康复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颈托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人体的脊柱从颈椎至骶椎由4个生理性弯曲组成,即向前凸的颈曲与腰曲,向后凸的胸曲与骶曲;因生长环境及遗传因素的原因,每一个人的颈部生理弯曲不尽相同。颈托是颈椎病辅助治疗器具,经临床研究证明佩戴颈托有助于使颈椎固定于适当体位,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曲度;限制颈椎的异常活动,减少不稳定因素;支撑头部重量,减轻其对颈椎的压力;减轻局部炎症和神经根水肿等作用传统的颈托虽能对颈椎病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存在以下不足:1.大批量加工制作的颈托,并不能与每一位患者的颈部生理弯曲相匹配,影响使用效果。2.传统颈托的研发过程从项目立项到生产加工,产品开发的时间周期长,研发成本也较高。3.传统的颈托外形呆板,易引起患者的抵触心理。4.无通风透气效果,不利于长时间佩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颈托及其制作方法。一种颈托,用于人体颈椎的康复治疗,所述颈托包括前托和后托,颈托的外形呈现上口圆边外翻、中部内收、下口外展的形状,对于人体颈椎,颈托的上口起到支撑头部的作用,中部起到支撑的作用,下口起到安置的作用。前托于后托之间采用卡槽结构连接,前托后缘的凸起与后托前缘的凹槽对应配合,实现前、后拖佩戴时的固定定位。后托设有向外凸起的加强筋。后托的加强筋上设有小孔,该小孔用于系魔术带,魔术带的使用是为实现颈托佩戴时的松紧调节。颈托表面具有多个用于透气的通孔。一种颈托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扫描用户颈部体表数据;(b),根据用户颈部数据,将颈托分为前托和后托,颈托的外形呈现上口圆边外翻、中部内收、下口外展的形状,对于人体颈椎,颈托的上口起到支撑头部的作用,中部起到支撑的作用,下口起到安置的作用;(c),前托于后托之间采用卡槽结构连接,前托后缘的凸起与后托前缘的凹槽对应配合,实现前、后拖佩戴时的固定定位;(d),在后托设置向外凸起的加强筋,后托的加强筋上设有小孔,该小孔用于系魔术带,魔术带的使用是为实现颈托佩戴时的松紧调节;(e),在颈托表面设置多个用于透气的通孔。(f),利用3D打印,采用高分子材料将前托和后托打印出来。本专利技术采用人性化的定制技术方案,使颈托与每一位患者的颈部生理弯曲相匹配,解决了现有颈托制作中存在的弊端,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附图说明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颈托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颈托中前托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颈托中后托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颈托中后托的后视图。1——前托,2——后托,3——凸起,4——凹槽,5——加强筋,6——小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至4,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一种颈托,用于人体颈椎的康复治疗,所述颈托包括前托和后托,颈托的外形呈现上口圆边外翻、中部内收、下口外展的形状。对于人体颈椎,颈托的上口起到支撑头部的作用,中部起到支撑的作用,下口起到安置的作用。前托于后托之间采用卡槽结构连接,前托后缘的凸起与后托前缘的凹槽对应配合,实现前、后拖佩戴时的固定定位。后托设有向外凸起的加强筋。后托的加强筋上设有小孔,该小孔用于系魔术带,魔术带的使用是为实现颈托佩戴时的松紧调节。颈托表面具有多个用于透气的通孔。颈托的制作步骤包括:1.利用三维扫描仪扫描用户颈部体表数据,并保存。2.基于步骤1中的数据进行CAD设计;如图(1)颈托由前托1,后拖2两部分组成,前拖1上有凸起3与后托上的凹槽4相配合,实现前、后拖佩戴时的定位;后托2上有向外凸起的加强筋5,保证模型满足使用过程中的强度要求;后托2上有小孔6,魔术带可通过小孔6,利用螺钉将其固定在后托上;魔术带的使用是为实现佩戴时的松紧调控,可根据用户的偏好在前、后拖上设置不同的图案;模型上不受力处设置孔状结构,节省材料且透气,保存所设计的模型。3.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步骤2中的模型,打印材料选用高分子材料。由于采用了三维扫描用户颈部,使颈托与每一位患者的颈部生理弯曲相匹配。同时,采用的3D打印的制作方式也减少了制作时间成本。值得说明的是,虽然前述内容已经参考若干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精神和原理,但是应该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各方面的划分也不意味着这些方面中的特征不能组合,这种划分仅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本专利技术旨在涵盖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包括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颈托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颈托,用于人体颈椎的康复治疗,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托包括前托和后托,颈托的外形呈现上口圆边外翻、中部内收、下口外展的形状,对于人体颈椎,颈托的上口起到支撑头部的作用,下口起到安置的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托,用于人体颈椎的康复治疗,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托包括前托和后托,颈托的外形呈现上口圆边外翻、中部内收、下口外展的形状,对于人体颈椎,颈托的上口起到支撑头部的作用,下口起到安置的作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托,其特征在于,前托于后托之间采用卡槽结构连接,前托后缘的凸起与后托前缘的凹槽对应配合,实现前、后拖佩戴时的固定定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托,其特征在于,后托设有向外凸起的加强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托,其特征在于,后托的加强筋上设有小孔,该小孔用于系魔术带,魔术带的使用是为实现颈托佩戴时的松紧调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托,其特征在于,颈托表面具有多个用于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建辉张红桃
申请(专利权)人:三的部落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