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806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线盒,引入电缆可进入并与引出电缆连接以形成接头,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接线设备;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装配面,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二装配面,第一装配面和第二装配面均与水平面倾斜,且倾角相等;第一装配面与第二装配面相连,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并形成中空密闭腔体;接线设备设置在中空密闭腔体内;引入电缆通过接线设备与引出电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接线盒,通过其结构设计,使得在拆装接线盒时,可不在垂直方向上进行,而是与水平面成一定倾角,在不影响接线功能的基础上,节省电机的布置空间,达到更好的空间利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线盒
本技术涉及机车电机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接线盒。
技术介绍
大功率机车牵引电机广泛应用于客运、货运机车,接线盒作为电机与外界能量交换的电气接口,一方面要有良好的电气性能、防尘防水性和可靠的连接方式,另一方面要有方便的可维护保养性。接线盒是电工辅料之一,因为电气线路中的电线是穿管或者走电缆桥架的,而在电线的接头部位(比如线路比较长,或者电线管要转角)就采用接线盒做为过渡用,电线管与接线盒连接,线管里面的电线在接线盒中连起来,起到保护电线和连接电线的作用。目前采用的接线盒结构,接线盒盖是采用与水平面平行的盖板将接线盒本体封闭,垂向空间操作要求高,如图1所示,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机车电机本身对于空间要求较高,电机内空间较小,使得接线盒盖拆装困难,造成安装和维护的不便。因此,设计一种易于安装,且电机空间要求的接线盒,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接线盒,解决传统接线盒在拆装时,需要从垂直方向进行操作的问题。一种接线盒,引入电缆可进入并与引出电缆连接以形成接头,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接线设备;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装配面,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接线盒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盒,引入电缆可进入并与引出电缆连接以形成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接线设备(3);所述第一壳体(1)设置有第一装配面(11),所述第二壳体(2)设置有第二装配面(21),所述第一装配面(11)和所述第二装配面(21)均与水平面倾斜,且倾角相等;所述第一装配面(11)与所述第二装配面(21)相连,使得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连接并形成中空密闭腔体;所述接线设备(3)设置在所述中空密闭腔体内;所述引入电缆通过所述接线设备(3)与所述引出电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盒,引入电缆可进入并与引出电缆连接以形成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接线设备(3);所述第一壳体(1)设置有第一装配面(11),所述第二壳体(2)设置有第二装配面(21),所述第一装配面(11)和所述第二装配面(21)均与水平面倾斜,且倾角相等;所述第一装配面(11)与所述第二装配面(21)相连,使得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连接并形成中空密闭腔体;所述接线设备(3)设置在所述中空密闭腔体内;所述引入电缆通过所述接线设备(3)与所述引出电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面(11)与所述第二装配面(21)通过装配面螺栓相连,所诉第一装配面(11)上设置有与所述装配面螺栓相匹配的装配面螺纹孔(12),所述第二装配面(21)上设置有与所述装配面螺纹孔(12)相匹配的装配面安装孔(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面螺纹孔(12)垂直于所述第一装配面(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设备(3)通过接线螺栓与所述第一壳体(1)或所述第二壳体(2)连接,所述接线设备(3)上设置有与所述接线螺栓相匹配的接线螺栓孔(31),且所述接线螺栓孔(31)为沉孔。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长帅唐子谋何云风于海涛何冲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