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循霄专利>正文

一种龙韵二胡专用腰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7238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龙韵二胡专用腰托,涉及乐器辅助工具领域,包括U型薄板、连接杆和两个U型细杆,U型薄板的一端沿其宽度方向设有一通孔,连接杆的中部可转动地穿设于通孔内,连接杆的两端各设有一上述U型细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使用时,将两个U型细杆的自由端从琴托的一侧对应穿入琴托的两个通孔内,将U型薄板旋转至琴托的另一侧,再将U型薄板1开口朝下地插入并挂置于演奏者腰部的皮带或腰带等物件上,最终使龙韵二胡挂置并固定于腰部,方便人们进行站立演奏。上述设计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无一颗螺丝、螺母等固件,整体干净漂亮。

Special waist support for Dragon rhyme Erhu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ecial waist rhyme dragon erhu, musical instrument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xiliary means, including U type plate, a connecting rod and a two U type thin rod, one end of the U type plate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and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middle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rotatably inserted in the through hole, both ends of the connection the rod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U type thin ro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when in use, two holes will penetrate into the side of the corresponding organ free ends of the two type U thin rod from cento holder, will the other side of the U type plate to rotate to cento, then U type plate 1 opening down insertion and hung on the performer the waist belt or belt and other objects, the Dragon rhyme erhu hanging and fixed to the waist, convenient for people to stand playing. The design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 without a screw, nut and other fasteners, the whole clean and beautifu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龙韵二胡专用腰托
本技术涉及乐器辅助工具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龙韵二胡专用腰托。
技术介绍
自明末起,随着拉弦乐器的不断崛起,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家二胡大师刘天华先生对二胡进行了实际性的改革,使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而出,曾为了独特的演奏乐器。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二胡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发展迅速。各种新颖的演奏方式和演奏技巧层出不穷,最具创造性的就是站立演奏,由青年二胡演奏家王晓南女士最先尝试这一独特的演奏方式,深受广大二胡爱好者的青睐,使二胡在演奏风格上了新的阶段。站立演奏不可缺少的就是腰托,腰托的设计是否合理最为关键,直接影响演奏效果。如图2、图3和图4所示,龙韵二胡系纯手工制作,突破了传统工艺。龙韵二胡大体包括琴头(图中未画出)、琴杆a、琴筒b、琴托c和琴弦d,其中琴托c上设有一对通孔c1。目前人们使用绳索穿过两通孔c1将琴托c捆绑于腰部来站立演奏,虽然龙韵二胡的琴托c采用的是独创的双层厚底托造型,可以使琴在使用过程中更平稳,但是这种绳索穿孔捆绑固定的方式还不够牢固,并且佩戴和卸载起来极为不便。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专门用于龙韵二胡的腰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龙韵二胡专用腰托,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人们在使用龙韵二胡时使用绳索穿过琴托的两通孔将琴托捆绑于腰部来站立演奏,这种固定方式不够牢固,并且佩戴和卸载起来极为不便。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由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一种龙韵二胡专用腰托,包括U型薄板、连接杆和两个U型细杆,所述U型薄板的一端沿其宽度方向设有一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可转动地穿设于通孔内,连接杆的两端各设有一所述U型细杆。进一步,所述连接杆和两个U型细杆一体成型。进一步,所述U型薄板外侧表面贴有一层皮革。进一步,所述U型细杆与连接杆相互连接的一端套设有塑胶管。进一步,所述通孔由U型薄板的端部弯曲而成。其一、本技术包括U型薄板、连接杆和两个U型细杆,U型薄板的一端沿其宽度方向设有一通孔,连接杆的中部可转动地穿设于通孔内,连接杆的两端各设有一上述U型细杆。使用时,将两个U型细杆的自由端从琴托的一侧对应穿入琴托的两个通孔内,将U型薄板旋转至琴托的另一侧,再将U型薄板1开口朝下地插入并挂置于演奏者腰部的皮带或腰带等物件上,最终使龙韵二胡挂置并固定于腰部,方便人们进行站立演奏。上述设计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无一颗螺丝、螺母等固件,整体干净漂亮。其二、本技术中,连接杆的中部可转动地穿设于通孔内。可见,本技术可以折叠,折叠起来后大小不如一包香烟的体积,小巧美观,携带方便。实用性强,可以使用配合任何的腰带,彩带,绳索等使用,佩戴和拆卸方便,演奏时不会随二胡运弓而左右摆动,大大提高了演奏者的水平和自信。本技术用机械可以冲压成型,无需焊接。其三、本技术中,U型薄板外侧表面贴有一层皮革;U型细杆与连接杆相互连接的一端套设有塑胶管。皮革和塑胶管可以更好的保护琴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龙韵二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于龙韵二胡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安装于龙韵二胡的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3和图4,一种龙韵二胡专用腰托,包括U型薄板1、连接杆31和两个U型细杆32。其中,U型薄板1的一端沿其宽度方向设有一通孔31,连接杆31的中部可转动地穿设于通孔31内,并且连接杆31的两端各设有一U型细杆32。参照图1、图3和图4,作为优选方案:连接杆31和两个U型细杆32一体成型,可以为铁制品、钢制品等。作为优选方案:通孔31由U型薄板的端部弯曲而成。参照图1、图3和图4,作为优选方案:U型薄板1的宽度为60mm,U型薄板1从通孔11到其中间的弯曲部长度为55mm。当然U型薄板1的尺寸并不局限于此,U型薄板1和U型细杆32的大小尺寸需要根据所配龙韵二胡的大小尺寸而定。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U型薄板1外侧表面贴有一层皮革4。层皮革4起缓冲作用,避免琴托c1与U型薄板1相接触的部位受损。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U型细杆32与连接杆31相互连接的一端套设有塑胶管5。塑胶管5起缓冲作用,避免琴托c1底部与U型细杆32相接触的部位受损。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将两个U型细杆32的自由端从琴托c的一侧对应穿入琴托c的两个通孔c1内;将U型薄板1旋转至琴托c的另一侧,使U型薄板1与琴托c的侧壁相抵触;再将U型薄板1开口朝下地插入并挂置于演奏者腰部的皮带或腰带等物件上,最终使龙韵二胡挂置并固定于腰部,方便人们进行站立演奏。不使用时,可以将U型薄板1旋转并停留至两个U型细杆32之间,将本技术折叠起来,以便于携带。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地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龙韵二胡专用腰托

【技术保护点】
一种龙韵二胡专用腰托,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薄板、连接杆和两个U型细杆,所述U型薄板的一端沿其宽度方向设有一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可转动地穿设于通孔内,连接杆的两端各设有一所述U型细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龙韵二胡专用腰托,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薄板、连接杆和两个U型细杆,所述U型薄板的一端沿其宽度方向设有一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可转动地穿设于通孔内,连接杆的两端各设有一所述U型细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韵二胡专用腰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和两个U型细杆一体成型。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循霄
申请(专利权)人:张循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