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尚广来专利>正文

一种支护宽度可变的巷道液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447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7:52
一种支护宽度可变的巷道液压支架,属于矿山巷道支架设备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护宽度可以随着巷道宽度进行变化的矿用巷道液压支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箱型顶梁水平设置,在箱型顶梁两端分别水平设置有第一弹簧钢板组和第二弹簧钢板组,第一弹簧钢板组一端插接在箱型顶梁空腔内,另一端与竖直第一立柱的顶端连接,第二弹簧钢板组一端插接在箱型顶梁空腔内,另一端与竖直第二立柱的顶端连接;在箱型顶梁的下部对称设置有控制第一弹簧钢板组伸缩的第一油缸和控制第二弹簧钢板组伸缩的第二油缸,在第一立柱的底端连接有竖直的第一液压缸支柱、在第二立柱的底端连接有竖直的第二液压缸支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井下巷道支护。

Hydraulic support for roadway with variable support width

A roadway supporting hydraulic support variable width,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ine roadway support equipment, which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providing a mine roadway support with the width of the roadway width can be changed, the technical proposal adopted by the type of box beam horizontal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box beam, respectively, are arranged horizontally the first spring plate group and the second spring plate group, the first spring plate end is inserted into the cavity of box beam, connecting the top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vertical column, second spring plate end is inserted into the cavity of box beam, connecting the top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vertical column second; second cylinder in the lower symmetry box beam the first spr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group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ylinder telescopic control spring telescopic plate group, connected with the vertical end in the first column of the bottom The vertical end of the second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a vertical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support, and the utility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support of the underground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护宽度可变的巷道液压支架
一种支护宽度可变的巷道液压支架,属于矿山巷道支架设备

技术介绍
矿山开采的巷道中,往往有一段接近开采工作面巷道,会受到开采动压的影响,该段巷道必须进行临时加强支护,否则巷道围岩会在动压影响下产生松动脱落,甚至发生冒顶事故,目前对该段巷道是采用单体液压支柱进行加强支护,也就是用一根根液压油缸对顶板进行支护,该方法在支设施工时以及撤除支柱时都是靠人工进行,当巷道高度比较高时施工难度大,人员安全程度低,并且这种支护方式对巷道顶板是点支护,容易引起顶板局部应力集中而破坏顶板,对巷道两侧的煤壁没有支护作用,也容造成起煤壁的垮落,所以支护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护宽度可以随着巷道宽度进行变化的矿用巷道液压支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支护宽度可变的巷道液压支架,包括箱型顶梁、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一弹簧钢板组、第二弹簧钢板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一液压缸支柱和第二液压缸支柱;所述箱型顶梁水平设置,在箱型顶梁两端分别水平设置有第一弹簧钢板组和第二弹簧钢板组,所述第一弹簧钢板组一端插接在箱型顶梁空腔内,另一端与竖直第一立柱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钢板组一端插接在箱型顶梁空腔内,另一端与竖直第二立柱的顶端连接;在所述箱型顶梁的下部对称设置有控制第一弹簧钢板组伸缩的第一油缸和控制第二弹簧钢板组伸缩的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缸底、第二油缸的缸底均铰接在箱型顶梁下部,第一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第一立柱上部、第二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第二立柱上部;在所述第一立柱的底端连接有竖直的第一液压缸支柱、在所述第二立柱的底端连接有竖直的第二液压缸支柱,并且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第一液压缸支柱与第二液压缸支柱均沿箱型顶梁中心对称设置。还包括第一护帮机构连杆、第一护帮板、第一护帮油缸、第二护帮机构连杆、第二护帮板和第二护帮油缸;所述第一护帮机构连杆一端铰接在第一立柱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护帮板上,所述第一护帮油缸的缸底铰接在第一立柱上、活塞杆铰接在第一护帮板上;所述第二护帮机构连杆一端铰接在第二立柱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护帮板上,所述第二护帮油缸的缸底铰接在第二立柱上、活塞杆铰接在第二护帮板上;所述第一护帮机构连杆与第二护帮机构连杆、第一护帮油缸与第二护帮油缸、第一护帮板和第二护帮板均沿箱型顶梁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压缸支柱底端、第二液压缸支柱底端均设置有垫板。所述第一油缸的伸缩行程小于第一弹簧钢板组插接端在箱型顶梁空腔内的长度,所述第二油缸的伸缩行程小于第二弹簧钢板组插接端在箱型顶梁空腔内的长度。第一护帮机构连杆设置在第一护帮油缸的上方,第二护帮机构连杆设置在第二护帮油缸的上方。第一护帮机构连杆设置在第一护帮油缸的下方,第二护帮机构连杆设置在第二护帮油缸的下方。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本技术通过在箱型顶梁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弹簧钢板组、第二弹簧钢板组,通过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实现第一弹簧钢板组、第二弹簧钢板组的伸缩动作,也就实现了液压支架可支护宽度的变化;同时由于本技术为整体式支架结构,增加了支架对巷道顶板的接触面积,对巷道围岩的支护效果更好,并且整体式支架结构也容易实现机械化支设与拆除,可明显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增加施工安全。二、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护帮机构连杆、第一护帮油缸控制的第一护帮板以及第二护帮机构连杆、第二护帮油缸控制的第二护帮板,由第一护帮板、第二护帮板对巷道两侧煤壁进行支护,改善了巷道围岩的支护效果,提高了施工安全。三、本技术通过在第一液压缸支柱、第二液压缸支柱底端分别设置垫板,使得面对不平整的巷道底板时,能够增加第一液压缸支柱、第二液压缸支柱的稳定性,也就是增加了本技术支护工作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中,1为箱型顶梁,2为第一油缸,3为第一弹簧钢板组,4为第一立柱,5为第一液压缸支柱,6为垫板,7为第一护帮机构连杆,8为第一护帮板,9为第一护帮油缸,12为第二油缸,13为第二弹簧钢板组,14为第二立柱,15为第二液压缸支柱,17为第二护帮机构连杆,18为第二护帮板,19为第二护帮油缸。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一种支护宽度可变的巷道液压支架,包括箱型顶梁1、第一油缸2、第二油缸12、第一弹簧钢板组3、第二弹簧钢板组13、第一立柱4、第二立柱14、第一液压缸支柱5和第二液压缸支柱15;所述箱型顶梁1水平设置,在箱型顶梁1两端分别水平设置有第一弹簧钢板组3和第二弹簧钢板组13,所述第一弹簧钢板组3一端插接在箱型顶梁1空腔内,另一端与竖直第一立柱4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钢板组13一端插接在箱型顶梁1空腔内,另一端与竖直第二立柱14的顶端连接;在所述箱型顶梁1的下部对称设置有控制第一弹簧钢板组3伸缩的第一油缸2和控制第二弹簧钢板组13伸缩的第二油缸12,所述第一油缸2的缸底、第二油缸12的缸底均铰接在箱型顶梁1下部,第一油缸2的活塞杆铰接在第一立柱4上部、第二油缸12的活塞杆铰接在第二立柱14上部;在所述第一立柱4的底端连接有竖直的第一液压缸支柱5、在所述第二立柱14的底端连接有竖直的第二液压缸支柱15,并且第一立柱4与第二立柱14、第一液压缸支柱5与第二液压缸支柱15均沿箱型顶梁1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压缸支柱5底端、第二液压缸支柱15底端均设置有垫板6。所述第一油缸2的伸缩行程小于第一弹簧钢板组3插接端在箱型顶梁1空腔内的长度,所述第二油缸12的伸缩行程小于第二弹簧钢板组13插接端在箱型顶梁1空腔内的长度。实施例二如图1、图2所示,一种支护宽度可变的巷道液压支架,包括箱型顶梁1、第一油缸2、第二油缸12、第一弹簧钢板组3、第二弹簧钢板组13、第一立柱4、第二立柱14、第一液压缸支柱5和第二液压缸支柱15;所述箱型顶梁1水平设置,在箱型顶梁1两端分别水平设置有第一弹簧钢板组3和第二弹簧钢板组13,所述第一弹簧钢板组3一端插接在箱型顶梁1空腔内,另一端与竖直第一立柱4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钢板组13一端插接在箱型顶梁1空腔内,另一端与竖直第二立柱14的顶端连接;在所述箱型顶梁1的下部对称设置有控制第一弹簧钢板组3伸缩的第一油缸2和控制第二弹簧钢板组13伸缩的第二油缸12,所述第一油缸2的缸底、第二油缸12的缸底均铰接在箱型顶梁1下部,第一油缸2的活塞杆铰接在第一立柱4上部、第二油缸12的活塞杆铰接在第二立柱14上部;在所述第一立柱4的底端连接有竖直的第一液压缸支柱5、在所述第二立柱的14底端连接有竖直的第二液压缸支柱15,并且第一支柱4与第二支柱14、第一液压缸支柱5与第二液压缸支柱15均沿箱型顶梁1中心对称设置。还包括第一护帮机构连杆7、第一护帮板8、第一护帮油缸9、第二护帮机构连杆17、第二护帮板18和第二护帮油缸19;所述第一护帮机构连杆7一端铰接在第一立柱4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护帮板8上,所述第一护帮油缸9的缸底铰接在第一立柱4上、活塞杆铰接在第一护帮板8上;所述第二护帮机构连杆17一端铰接在第二立柱14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护帮板18上,所述第二护帮油缸19的缸底铰接在第二立柱14上、活塞杆铰接在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支护宽度可变的巷道液压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护宽度可变的巷道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型顶梁(1)、第一油缸(2)、第二油缸(12)、第一弹簧钢板组(3)、第二弹簧钢板组(13)、第一立柱(4)、第二立柱(14)、第一液压缸支柱(5)和第二液压缸支柱(15);所述箱型顶梁(1)水平设置,在箱型顶梁(1)两端分别水平设置有第一弹簧钢板组(3)和第二弹簧钢板组(13),所述第一弹簧钢板组(3)一端插接在箱型顶梁(1)空腔内,另一端与竖直第一立柱(4)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钢板组(13)一端插接在箱型顶梁(1)空腔内,另一端与竖直第二立柱(14)的顶端连接;在所述箱型顶梁(1)的下部对称设置有控制第一弹簧钢板组(3)伸缩的第一油缸(2)和控制第二弹簧钢板组(13)伸缩的第二油缸(12),所述第一油缸(2)的缸底、第二油缸(12)的缸底均铰接在箱型顶梁(1)下部,第一油缸(2)的活塞杆铰接在第一立柱(4)上部、第二油缸(12)的活塞杆铰接在第二立柱(14)上部;在所述第一立柱(4)的底端连接有竖直的第一液压缸支柱(5)、在所述第二立柱的(14)底端连接有竖直的第二液压缸支柱(15),并且第一立柱(4)与第二立柱(14)、第一液压缸支柱(5)与第二液压缸支柱(15)均沿箱型顶梁(1)中心对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护宽度可变的巷道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型顶梁(1)、第一油缸(2)、第二油缸(12)、第一弹簧钢板组(3)、第二弹簧钢板组(13)、第一立柱(4)、第二立柱(14)、第一液压缸支柱(5)和第二液压缸支柱(15);所述箱型顶梁(1)水平设置,在箱型顶梁(1)两端分别水平设置有第一弹簧钢板组(3)和第二弹簧钢板组(13),所述第一弹簧钢板组(3)一端插接在箱型顶梁(1)空腔内,另一端与竖直第一立柱(4)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钢板组(13)一端插接在箱型顶梁(1)空腔内,另一端与竖直第二立柱(14)的顶端连接;在所述箱型顶梁(1)的下部对称设置有控制第一弹簧钢板组(3)伸缩的第一油缸(2)和控制第二弹簧钢板组(13)伸缩的第二油缸(12),所述第一油缸(2)的缸底、第二油缸(12)的缸底均铰接在箱型顶梁(1)下部,第一油缸(2)的活塞杆铰接在第一立柱(4)上部、第二油缸(12)的活塞杆铰接在第二立柱(14)上部;在所述第一立柱(4)的底端连接有竖直的第一液压缸支柱(5)、在所述第二立柱的(14)底端连接有竖直的第二液压缸支柱(15),并且第一立柱(4)与第二立柱(14)、第一液压缸支柱(5)与第二液压缸支柱(15)均沿箱型顶梁(1)中心对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护宽度可变的巷道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护帮机构连杆(7)、第一护帮板(8)、第一护帮油缸(9)、第二护帮机构连杆(17)、第二护帮板(18)和第二护帮油缸(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广来智建宁
申请(专利权)人:尚广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