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孔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439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潜孔钻,包括滑架及设置于滑架上的回转电机,与回转电机输出端连接的推进气缸及固定于气缸端部的钻头,滑架的两端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滑架上端的水平支撑横架及滑架下端的X型支撑架,所述水平支撑架及X型支撑架的端部设置有支杆套,所述支杆套中部留有以供支撑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支撑横架的上端还设有用于固定牵引绳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设有穿绳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适应不同坡度及环境恶劣的工作面,保证潜孔钻滑架的固定。

DTH Dril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TH Drill, including the sliding frame and is arranged on the sliding frame of the rotary motor, propulsion cylinder and the drill bit is fixed on the cylinder end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sliding frame of the rotary motor, both ends are provided with a fixing device, the fixing device comprises a sliding frame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frame and the horizontal level X type carriage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frame, the end of the horizontal support frame and X type suppor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rod, the supporting rod is sheathed in the middle through hole is left for the supporting rod through the support, the upper horizontal fram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fixed disc for fixing the traction rope. The fixe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hreading ho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an adapt to different slopes and harsh environment of the working face, ensure the DTH Drill carriage fix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孔钻
本技术涉及一种潜孔钻。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潜孔钻工作时需要竖立工作或横置工作,但由于地面不平或是周围环境表面不均匀则无法方便地进行适应调整从而造成工作钻孔位置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潜孔钻在不平整的固定面上稳固性不佳且无法适应性调节。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潜孔钻,包括滑架及设置于滑架上的回转电机,与回转电机输出端连接的推进气缸及固定于气缸端部的钻头,滑架的两端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滑架上端的水平支撑横架及滑架下端的X型支撑架,所述水平支撑架及X型支撑架的端部设置有支杆套,所述支杆套中部留有以供支撑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支撑横架的上端还设有用于固定牵引绳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设有穿绳孔。进一步的,所述滑架的前端设有螺杆,所述固定盘呈X型且中部套设于螺杆上,所述固定盘前侧设有套于螺杆上的弹簧,所述螺杆端部设有使弹簧压缩与螺杆螺纹配合的锁紧螺母。进一步的,所述支杆套包括套筒与套筒连接的套杆,所述套杆周侧环形均布有多条沿轴向设置的凸条,所述水平支撑架及X型支撑架端部具有容纳套杆插入的管腔,所述管腔内环形布局有用于间隔设置于相邻凸条之间配合的挡条,所述水平支撑架及X型支撑架端部侧部具有贯穿用于锁紧套杆的锁紧螺栓。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包括中部光杆所述光杆下端设有吸盘状的支撑垫,所述光杆上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配合有蝶形螺母。进一步的,所述套杆末端设有套环,所述管腔内固定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固定于套环另一端固定于管腔内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适应不同坡度及环境恶劣的工作面,保证潜孔钻滑架的固定,固定盘的设置能够方便对固定拉绳的设定为潜孔钻提供辅助固定,此外本技术还设计了能够调整角度的支杆套以适应不同地面角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杆套与管腔配合侧视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套杆与管腔配合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潜孔钻,包括滑架10及设置于滑架10上的回转电机110,与回转电机110输出端连接的推进气缸及固定于气缸端部的钻头120,滑架10的两端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滑架上端的水平支撑横架20及滑架下端的X型支撑架30,所述水平支撑架20及X型支撑架30的端部设置有支杆套40,所述支杆套40中部留有以供支撑杆60穿过的通孔410,所述支撑横架20的上端还设有用于固定牵引绳的固定盘50,所述固定盘50上设有穿绳孔510。本实施例中,工作时钻头120在回转电机110和推进气缸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冲钻,水平支撑横架20及X型支撑架30的支杆套40设置有支撑杆60,支撑杆60可以用于支撑或是设置锚钉固定在地面或墙体上,固定盘50上设有的穿绳孔510用于在工作时向潜孔钻的周侧设置拉绳101,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或墙体又或是固定物体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架10的前端设有螺杆130,所述固定盘50呈X型且中部套设于螺杆130上,所述固定盘50前侧设有套于螺杆130上的弹簧140,所述螺杆130端部设有使弹簧140压缩与螺杆螺纹配合的锁紧螺母150。弹簧140压缩使固定盘50固定在螺杆130上,弹簧140压缩状态能够在潜孔钻工作下为固定盘提供减震的作用,防止拉绳松脱。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杆套40包括套筒410与套筒410连接的套杆420,所述套杆420周侧环形均布有多条沿轴向设置的凸条421,所述水平支撑架及X型支撑架端部具有容纳套杆插入的管腔430,所述管腔内环形布局有用于间隔设置于相邻凸条之间配合的挡条431,所述水平支撑架20及X型支撑架30端部侧部具有贯穿用于锁紧套杆的锁紧螺栓440。当然,为了实现支杆套40固定,还可以在套杆420末端设有套环,所述管腔内固定有压缩弹簧450,所述压缩弹簧450利用拉力拉动套杆420以保证支杆套40的固定,而挡条431与凸条421的配合又防止套杆420发生旋转。使用时,将支杆套40的套杆420克服压缩弹簧450拉力拉出后旋转,再将凸条421对应挡条431间隙置入即可使支杆套40的角度发生改变,在地面或是山体侧壁角度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支杆套40的角度以适应现场环境。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60包括中部光杆所述光杆下端设有吸盘状的支撑垫610,所述光杆上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配合有蝶形螺母620。同时,上述本技术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另外,上述本技术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技术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潜孔钻

【技术保护点】
一种潜孔钻,包括滑架及设置于滑架上的回转电机,与回转电机输出端连接的推进气缸及固定于气缸端部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滑架的两端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滑架上端的水平支撑横架及滑架下端的X型支撑架,所述水平支撑架及X型支撑架的端部设置有支杆套,所述支杆套中部留有以供支撑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支撑横架的上端还设有用于固定牵引绳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设有穿绳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孔钻,包括滑架及设置于滑架上的回转电机,与回转电机输出端连接的推进气缸及固定于气缸端部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滑架的两端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滑架上端的水平支撑横架及滑架下端的X型支撑架,所述水平支撑架及X型支撑架的端部设置有支杆套,所述支杆套中部留有以供支撑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支撑横架的上端还设有用于固定牵引绳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设有穿绳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孔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的前端设有螺杆,所述固定盘呈X型且中部套设于螺杆上,所述固定盘前侧设有套于螺杆上的弹簧,所述螺杆端部设有使弹簧压缩与螺杆螺纹配合的锁紧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邦众胡章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霞浦县众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