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宏冉专利>正文

脊椎校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0988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脊椎校正床;包括床板和支腿,床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脊椎复位块凹槽和固腰复位器凹槽,脊椎复位块凹槽和固腰复位器凹槽内分别设有脊椎复位块和固腰复位器,脊椎复位块的下部通过脊椎复位块液压杆与设在床板下表面的液压泵相连,固腰复位器的下部通过固腰复位器液压杆与设在床板下表面的液压泵相连,脊椎复位块凹槽的一侧设有脊椎复位块挡板,脊椎复位块挡板的下部通过脊椎复位块挡板液压杆与液压泵相连;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脊椎校正时间短,治疗效果明显的优点。

Spinal correction tab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pine correction bed comprises a bed plate and support legs; the bedplate are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and solid waist spine reduction block groove reductor groove, groove and fixed lumbar spine reduction block reset devic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groove block and fixed lumbar spine reduction reductor, lower spine reduction block by block spine reduction the hydraulic rod and a hydraulic pump connect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plate, fixed lower waist reset by the hydraulic pump on the surface of solid waist reset hydraulic rod and a bed boar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of vertebra by block groove spine reduction baffle, baffle lower spine reduction of the spine reset baffle rod and connected by hydraulic hydraulic pump;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design, the spine correction time is short, the advantages of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脊椎校正床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脊椎校正床。
技术介绍
脊椎病就是脊椎的骨质、椎间盘、韧带、肌肉发生病变,进而压迫、牵引刺激脊髓、脊神经、血管、植物神经从而出现复杂多样的症状。常见病种为颈椎病、腰椎病、胸椎病。主要症状:不能直立、头痛、眩晕、视力模糊、记忆力下降、颈肩酸痛、食欲不振、反胃、呕吐、下肢无力,严重者可能导致瘫痪。临床上对脊椎病的治疗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即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对症状较严重的,经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身体尚能耐受手术的病人,非手术治疗临床方法常用以下几种:牵引:通过外加或者人体自身的重力将脊椎推体之间间隙增宽,这样有利于突出髓核回复,恢复正常椎体排列,松弛韧带紧张,从而减少对脊髓、脊神经根的压迫、刺激;微创疗法:这种疗法安全有效,它是用中医的原理解除病灶周围的压力和张力,松解粘连的组织、肌肉、韧带、筋膜达到立平衡的作用,最后达到治愈病症的目的;固定制动:通过定型枕、颈围、腰围将颈椎、腰椎固定制动,能减少继续损伤,有利于损伤修复;手法推拿、按摩:通过特种手法将椎体、小关节恢复到正常生理位置及正常生理曲线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物理治疗:通过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如红外线、磁、电),起到消炎、止痛、加速恢复的目的;封闭:将药物分布于病患局部,效果比较明显、但不宜长期使用。上述方法均存在治疗时间长,易复发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治疗时间短,患者无痛苦的脊椎校正床。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包括床板和支腿,床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脊椎复位块凹槽和固腰复位器凹槽,脊椎复位块凹槽和固腰复位器凹槽内分别设有脊椎复位块和固腰复位器,脊椎复位块的下部通过脊椎复位块液压杆与设在床板下表面的液压泵相连,固腰复位器的下部通过固腰复位器液压杆与设在床板下表面的液压泵相连,脊椎复位块凹槽的一侧设有脊椎复位块挡板,脊椎复位块挡板的下部通过脊椎复位块挡板液压杆与液压泵相连,固腰复位器凹槽的一侧设有固腰复位器挡板,固腰复位器挡板的下部通过固腰复位器挡板液压杆与液压泵相连,脊椎复位块的一侧设有脊椎复位块曲轴连杆,脊椎复位块曲轴连杆通过设在床板下部的脊椎复位块减速机与脊椎复位块电机相连,固腰复位器的一侧设有固腰复位器曲轴连杆,固腰复位器曲轴连杆通过设在床板下部的固腰复位器减速机与固腰复位器电机相连,所述床板的一端设有控制平台。优选地,所述的控制平台上设有脊椎复位块液压杆开关、固腰复位器液压杆开关、脊椎复位块电机开关和固腰复位器电机开关,脊椎复位块液压杆开关、固腰复位器液压杆开关、脊椎复位块电机开关和固腰复位器电机开关通过导线分别与脊椎复位块液压杆、固腰复位器液压杆,脊椎复位块电机和固腰复位器电机相连。优选地,所述的固腰复位器的上表面为U型结构。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脊椎校正时间短,治疗效果明显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固腰复位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控制平台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如图1、2、3、4所示,本技术为脊椎校正床,包括床板1和支腿2,床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脊椎复位块凹槽3和固腰复位器凹槽4,脊椎复位块凹槽3和固腰复位器凹槽4内分别设有脊椎复位块5和固腰复位器6,脊椎复位块5的下部通过脊椎复位块液压杆7与设在床板1下表面的液压泵9相连,固腰复位器6的下部通过固腰复位器液压杆8与设在床板1下表面的液压泵9相连,脊椎复位块凹槽3的一侧设有脊椎复位块挡板10,脊椎复位块挡板10的下部通过脊椎复位块挡板液压杆12与液压泵9相连,固腰复位器凹槽4的一侧设有固腰复位器挡板11,固腰复位器挡板11的下部通过固腰复位器挡板液压杆13与液压泵9相连,脊椎复位块5的一侧设有脊椎复位块曲轴连杆14,脊椎复位块曲轴连杆14通过设在床板1下部的脊椎复位块减速机18与脊椎复位块电机16相连,固腰复位器6的一侧设有固腰复位器曲轴连杆15,固腰复位器曲轴连杆15通过设在床板1下部的固腰复位器减速机19与固腰复位器电机17相连,所述床板1的一端设有控制平台20。所述的控制平台20上设有脊椎复位块液压杆开关21、固腰复位器液压杆开关22、脊椎复位块电机开关23和固腰复位器电机开关24,脊椎复位块液压杆开关21、固腰复位器液压杆开关22、脊椎复位块电机开关23和固腰复位器电机开关24通过导线分别与脊椎复位块液压杆7、固腰复位器液压杆8,脊椎复位块电机16和固腰复位器电机17相连。所述的固腰复位器6的上表面为U型结构。本技术在使用时,患者躺在脊椎校正床上,当需要校正患者腰部脊椎时,按动固腰复位器液压杆开关,固腰复位器6从固腰复位器凹槽4内向上升起到指定位置,然后按动固腰复位器电机开关,固腰复位器电机17通过固腰复位器减速机19带动固腰复位器曲轴连杆15开始做上下往复运动,对病灶进行反复按摩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所述固腰复位器6每分钟上下运动30次,通过上下运动,迫使患者突出的间盘迅速复位;当需要校正患者胸部脊椎时,按动脊椎复位块电机开关,脊椎复位块5从脊椎复位块凹槽3内向上升起到指定位置,然后按动脊椎复位块电机开关,脊椎复位块电机16通过脊椎复位块减速机18带动脊椎复位块曲轴连杆14做水平往复运动,对病灶进行反复按摩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所述脊椎复位块5每分钟水平运动30次,通过水平运动,迫使患者突出的间盘迅速复位。当患者治疗完毕后,再次按动脊椎复位块液压杆开关和固腰复位器液压杆开关,使得脊椎复位块5和固腰复位器6向下运动回退到脊椎复位块凹槽3和固腰复位器凹槽4内,再用脊椎复位块挡板10和固腰复位器挡板11将床板1空缺的部位覆盖,这样脊椎校正床的床板1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整洁、美观。本技术在治疗时,一般病情较轻的患者使用脊椎复位块5就可治愈,对于瘫痪或者病情较重的患者一般使用固腰复位器6或者脊椎复位块5和固腰复位器6同时使用来达到治愈的目的。本技术的脊椎校正床,整个治疗过程,患者无痛苦、无不适感。可以在熟睡的状态下轻松治好脊椎病,没有脊椎病的人也可以做健身用。本技术可以使脊椎病患者不用吃药,不用做手术,仅使用物理疗法就可以治好病痛。轻病患者1-3次就可治愈,严重患者治疗1次就有明显效果,一般5-7周可治愈。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脊椎校正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脊椎校正床,包括床板(1)和支腿(2),其特征在于:床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脊椎复位块凹槽(3)和固腰复位器凹槽(4),脊椎复位块凹槽(3)和固腰复位器凹槽(4)内分别设有脊椎复位块(5)和固腰复位器(6),脊椎复位块(5)的下部通过脊椎复位块液压杆(7)与设在床板(1)下表面的液压泵(9)相连,固腰复位器(6)的下部通过固腰复位器液压杆(8)与设在床板(1)下表面的液压泵(9)相连,脊椎复位块凹槽(3)的一侧设有脊椎复位块挡板(10),脊椎复位块挡板(10)的下部通过脊椎复位块挡板液压杆(12)与液压泵(9)相连,固腰复位器凹槽(4)的一侧设有固腰复位器挡板(11),固腰复位器挡板(11)的下部通过固腰复位器挡板液压杆(13)与液压泵(9)相连,脊椎复位块(5)的一侧设有脊椎复位块曲轴连杆(14),脊椎复位块曲轴连杆(14)通过设在床板(1)下部的脊椎复位块减速机(18)与脊椎复位块电机(16)相连,固腰复位器(6)的一侧设有固腰复位器曲轴连杆(15),固腰复位器曲轴连杆(15)通过设在床板(1)下部的固腰复位器减速机(19)与固腰复位器电机(17)相连,所述床板(1)的一端设有控制平台(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椎校正床,包括床板(1)和支腿(2),其特征在于:床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脊椎复位块凹槽(3)和固腰复位器凹槽(4),脊椎复位块凹槽(3)和固腰复位器凹槽(4)内分别设有脊椎复位块(5)和固腰复位器(6),脊椎复位块(5)的下部通过脊椎复位块液压杆(7)与设在床板(1)下表面的液压泵(9)相连,固腰复位器(6)的下部通过固腰复位器液压杆(8)与设在床板(1)下表面的液压泵(9)相连,脊椎复位块凹槽(3)的一侧设有脊椎复位块挡板(10),脊椎复位块挡板(10)的下部通过脊椎复位块挡板液压杆(12)与液压泵(9)相连,固腰复位器凹槽(4)的一侧设有固腰复位器挡板(11),固腰复位器挡板(11)的下部通过固腰复位器挡板液压杆(13)与液压泵(9)相连,脊椎复位块(5)的一侧设有脊椎复位块曲轴连杆(14),脊椎复位块曲轴连杆(14)通过设在床板(1)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宏冉
申请(专利权)人:尹宏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