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透镜单向光源检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0590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LED透镜单向光源检测结构,包括透镜,所述透镜的下端面布置有下端敞口的光源安装槽,所述光源安装槽的一侧壁上布置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内布置有导光柱,所述导光柱折弯两次后形成第一柱体、第二柱体以及第三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的夹角为135~160°,所述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之间的夹角为135~160°。直接在透镜中布置透光孔和折弯两次的导光柱实现单向光强检测,使光源检测便捷高效。单向性检测保证了光源检测的精准性,避免其他方向反射、散色等杂光干扰。导光柱的两端外壁均匀涂布黑色吸光材质,消除其他方向的杂散光,保证光线采集的单向性。

LED lens unidirectional light source detect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ED lens unidirectional light detection structure, including a lens, a light sourc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mounting groove is arranged under the open face of the lens, one side wall of the light source mounting groove are arranged on the light hole, the light guide beam is arranged in the hole, the guide beam bending two times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cylinder, second cylinder and third cylinder, the angle between the first cylinder and second cylinder 135~160 degrees, the angle between the second cylinder and third cylinder 135~160 degrees. The light guiding hole is arranged directly in the lens and the guiding beam is bent two times, and the one-way light intensity detection is realized, so that the light source detection is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The one-way detection ensures the accuracy of the light source detection and avoids the interference of other directions such as reflection and scatter. The outer wall of the two ends of the light guiding rod is uniformly coated with black absorbing material to eliminate stray light in other directions, and the unidirectional of the light collection is ensu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透镜单向光源检测结构
本技术涉及光源检测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LED透镜单向光源检测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灯具检测技术一般是在灯体内置入探头或直接将光源取出进行光源强度检测,前者受灯体、透镜等元器件反射杂光干扰,准确性不高。后者测试操作麻烦,且易对灯具造成破坏性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透镜单向光源检测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LED透镜单向光源检测结构,包括透镜,所述透镜的下端面布置有下端敞口的光源安装槽,所述光源安装槽的一侧壁上布置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内布置有导光柱,所述导光柱折弯两次后形成第一柱体、第二柱体以及第三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的夹角为135~160°,所述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之间的夹角为135~16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光孔的中心线和透镜体的下端面之间的夹角为1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光柱为PMMA材质实心导光柱,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三柱体的外壁均匀涂布有黑色吸光材质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光孔的直径为1~2mm,所述导光柱的外径为0.2~0.5m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光柱折弯两次的方式为,导光柱的一端向下折弯后形成第一柱体和过渡体,所述过渡体中远离第一柱体的一端向上折弯成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之间的夹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于直接在透镜中布置透光孔和折弯两次的导光柱实现单向光强检测,使光源检测便捷高效。单向性检测保证了光源检测的精准性,避免其他方向反射、散色等杂光干扰。导光柱的两端外壁均匀涂布黑色吸光材质,消除其他方向的杂散光,保证光线采集的单向性。导光柱折弯处倒角为135°~160°,使所需求的单方向光发生全反射,顺利通过导光柱到达检测探头,进一步消除其他方向的杂散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导光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参照图1~图2,LED透镜单向光源检测结构,包括透镜1,所述透镜1的下端面布置有下端敞口的光源安装槽2,所述光源安装槽2的一侧壁上布置有透光孔3,所述透光孔3内布置有导光柱4,所述导光柱4折弯两次后形成第一柱体41、第二柱体42以及第三柱体43,所述第一柱体41和第二柱体42之间的夹角为135~160°,所述第二柱体42和第三柱体43之间的夹角为135~160°。透镜1可以为单枚透镜1,也可以为透镜1组件。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透光孔3的中心线和透镜1体的下端面之间的夹角为10~20°,保证采集光线的强度,同时又可以避免侧壁的透光孔3和导光柱4遮挡透镜1边缘的有效光输出。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光柱4为PMMA材质实心导光柱,所述第一柱体41和第三柱体43的外壁均匀涂布有黑色吸光材质层。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透光孔3的直径为1~2mm,所述导光柱4的外径为0.2~0.5mm。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光柱4折弯两次的方式为,导光柱4的一端向下折弯后形成第一柱体41和过渡体,所述过渡体中远离第一柱体41的一端向上折弯成第二柱体42和第三柱体43。当然,第一柱体41和第二柱体42之间的连接处通过圆弧面光滑连接,第二柱体42和第三图纸之间的连接处通过圆弧面光滑连接,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柱体41和第二柱体42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二柱体42和第三柱体43之间的夹角。导光柱4采用PMMA材质制作,为三段折弯型实心导光柱,导光柱4的外径为0.2~0.5mm,将采集光束角控制在5°以内。一柱体和第三柱体43的外壁均匀涂布有黑色吸光材质层,使得只有平行于透光孔3轴线的光线能通过,其他角度的光线在遇到黑色吸光材质层时均被吸收。述第一柱体41和第二柱体42之间的夹角为135~160°,所述第二柱体42和第三柱体43之间的夹角为135~160°(PMMA材质全反射临界角为42°),使得只有被检测的单方向的光全反射,能顺利通过导光柱4到达检测探头,进一步消除其他方向的杂散光。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LED透镜单向光源检测结构

【技术保护点】
LED透镜单向光源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所述透镜的下端面布置有下端敞口的光源安装槽,所述光源安装槽的一侧壁上布置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内布置有导光柱,所述导光柱折弯两次后形成第一柱体、第二柱体以及第三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的夹角为135~160°,所述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之间的夹角为135~160°。

【技术特征摘要】
1.LED透镜单向光源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所述透镜的下端面布置有下端敞口的光源安装槽,所述光源安装槽的一侧壁上布置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内布置有导光柱,所述导光柱折弯两次后形成第一柱体、第二柱体以及第三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的夹角为135~160°,所述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之间的夹角为135~1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透镜单向光源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的中心线和透镜体的下端面之间的夹角为10~2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透镜单向光源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为P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和良刘燕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洛斯照明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