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发光外立面铝饰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0157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电致发光外立面铝饰面,包括一铝饰面板,铝饰面板上方铺设有一电致发光粉层;电致发光粉层上方,覆盖有一透明电极层;透明电极层上方覆盖有透明釉层;铝饰面板下表面设置有绝缘层;并且,铝饰面板下方设置有一接线端子,铝饰面板与接线端子电性导通,以铝饰面板作为背电极;透明电极层引出另一接线端子。通过背电极和透明电极层,对电致发光粉层施加交流电压,激发电致发光粉层发光。绝缘层避免了铝饰面板与所覆盖或接触的金属器件产生导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传统的铝饰面板的结构,实现了铝饰面板的发光特性。

Electroluminescent, facade, aluminum finish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chinery. Electroluminescent facade aluminum veneer, including a decorative aluminum panel, aluminum panel is laid with a luminescent powder layer; electroluminescence phosphor layer covered with a transparent electrode layer; the transparent electrode layer is covered with a transparent glaze layer; aluminum decorative panel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and, a terminal is arranged below the aluminum panel, aluminum panel and the connecting terminal are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with aluminum panels as a back electrode; the transparent electrode layer leads to another terminal. The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 is excited by applying an alternating voltage to the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 by means of the back electrode and the transparent electrode layer. The insulating layer prevents the aluminum panel from being conductive to the metal device covered or contacted.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lumin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luminum decorative panel by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traditional aluminum decorative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致发光外立面铝饰面
本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铝饰面板。
技术介绍
铝饰面板是目前专卖店用柜台、展示架的部件之一。铝饰面板主要用于装饰和保护。现有的铝饰面板功能单一,不具有发光特性,装饰性不佳,无法实现气氛的烘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致发光外立面铝饰面,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电致发光外立面铝饰面,包括一铝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饰面板上方铺设有一电致发光粉层;电致发光粉层上方,覆盖有一透明电极层;所述透明电极层上方覆盖有透明釉层;所述铝饰面板下表面设置有绝缘层;并且,所述铝饰面板下方设置有一接线端子,所述铝饰面板与所述接线端子电性导通,以铝饰面板作为背电极;所述透明电极层引出另一接线端子。通过背电极和透明电极层,对电致发光粉层施加交流电压,激发电致发光粉层发光。绝缘层避免了铝饰面板与所覆盖或接触的金属器件产生导电。本技术通过优化传统的铝饰面板的结构,实现了铝饰面板的发光特性。解决了传统铝饰面板生硬的效果,易于烘托气氛。所述绝缘层是一陶瓷涂层。便于实现绝缘的效果的同时,还可以保证铝饰面板的强度。所述绝缘层是一玄武岩纤维制成的纤维层。本技术通过纤维层,实现绝缘的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实现隔热的效果。所述电致发光粉层的厚度为0.02mm-0.03mm。本技术通过优化选取电致发光粉层的厚度保证发光性能的同时,控制自重。所述透明电极层的厚度为0.04mm-0.08mm。本技术通过优化透明电极层的厚度,保证导电性能的同时,控制自重。所述透明釉层的厚度0.1mm-0.2mm。本技术通过优化选取透明釉层、绝缘层的厚度,在控制成本,控制自重的同时,实现对透明电极层的保护。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05mm-0.08mm。本技术通过优化选取绝缘层的厚度,在控制成本,控制自重。所述铝饰面板上设有一开口向上的凹坑;所述电致发光粉层设有用于容置在凹坑内的外凸部。本技术通过在铝饰面板上设有凹坑,并优化电致发光粉层的结构,便于实现设有凹坑处的亮度大于不设有凹坑处的亮度,增强视觉感受。所述透明电极层设有向下突出的半球状凸起,所述电致发光粉层设有用于所述凸起插入的凹陷。本技术通过在透明电极层上设有向下突出的凸起,便于增强与电致发光粉层的接触面积,易于提高对电致发光粉层的电性导通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部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部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外包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种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图2、图3、图4,电致发光外立面铝饰面,包括一铝饰面板1,铝饰面板1上方铺设有一电致发光粉层2;电致发光粉层2上方,覆盖有一透明电极层3;透明电极层3上方覆盖有透明釉层4;铝饰面板1下表面设置有绝缘层5;并且,铝饰面板1下方设置有一接线端子,铝饰面板与接线端子电性导通,以铝饰面板1作为背电极;透明电极层3引出另一接线端子。通过背电极和透明电极层3,对电致发光粉层2施加交流电压,激发电致发光粉层2发光。绝缘层5避免了铝饰面板1与所覆盖或接触的金属器件产生导电。本技术通过优化传统的铝饰面板1的结构,实现了铝饰面板1的发光特性。本技术通过背电极与透明电极层4的接线端子连接驱动电致发光粉层发光的驱动电源。便于通过驱动电源给予电能。本技术通过优化传统的铝饰面板的结构,实现了铝饰面板的发光特性。解决了传统铝饰面板生硬的效果,易于烘托气氛。本技术的电致发光粉层仅是为了发光,并不用于成像,并不对精度做具体要求。透明釉层4的上表面涂覆有一光触媒涂层,光触媒涂层上设有上下导通的通孔。增加光触媒的净化效果,增加光触媒涂层接触空气的空间。透明釉层可以选取玻璃层替代,玻璃层的厚度为2mm-3mm。绝缘层5是一陶瓷涂层。便于实现绝缘的效果的同时,还可以保证铝饰面板1的强度。绝缘层5是一玄武岩纤维制成的纤维层。本技术通过纤维层,实现绝缘的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实现隔热的效果。电致发光粉层2的厚度为0.01mm-0.02mm。本技术通过优化选取电致发光粉层的厚度保证发光性能的同时,控制自重。透明电极层的厚度为0.04mm-0.08mm。本技术通过优化透明电极层的厚度,保证导电性能的同时,控制自重。透明釉层的厚度0.1mm-0.2mm。本技术通过优化选取透明釉层、绝缘层的厚度,在控制成本,控制自重的同时,实现对透明电极层的保护。绝缘层的厚度为0.02mm-0.03mm。本技术通过优化选取绝缘层的厚度,在控制成本,控制自重。电致发光粉层是混合有电致发光粉的透明树脂层。目前,已有市售的该种结构的电致发光粉层。或者,电致发光粉层是电致发光粉构成的电致发光粉层。电致发光粉层包括一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环状支撑件,支撑件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透明导电体,支撑件的下表面设有第二透明导电体,第一透明导电体、第二透明导电体与支撑件围成一容置电致发光粉的容纳腔。第一透明导电体的厚度为0.001-0.002mm。第二透明导电体的厚度为0.001-0.002mm。铝饰面板上设有一开口向上的凹坑11;电致发光粉层设有用于容置在凹坑内的外凸部。本技术通过在铝饰面板上设有凹坑,并优化电致发光粉层的结构,便于实现设有凹坑处的亮度大于不设有凹坑处的亮度,增强视觉感受。铝饰面板上设有一开口向上的凹坑11,凹坑11内填充有电致发光粉。本技术通过在铝饰面板上设有凹坑,凹坑内也设有电致发光粉层,便于实现设有凹坑处的亮度大于不设有凹坑处的亮度,增强视觉感受。铝饰面板的上表面蚀刻有花纹结构,铝饰面板上设有凹坑,以凹坑构成花纹结构;凹坑内填充有电致发光粉,电致发光粉层的上表面齐平。便于实现铝饰面板发光过程中具有花纹。参见图4,透明电极层3设有向下突出的半球状凸起,电致发光粉层2设有用于凸起插入的凹陷。本技术通过在透明电极层上设有向下突出的凸起,便于增强与电致发光粉层的接触面积,易于提高对电致发光粉层的电性导通效果。铝饰面板上设有一开口向上的凹坑11;电致发光粉层设有用于容置在凹坑内的外凸部。本技术通过在铝饰面板上设有凹坑,并优化电致发光粉层的结构,便于实现设有凹坑处的亮度大于不设有凹坑处的亮度,增强视觉感受。参见图2、图3,铝饰面板的外围还设有一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包层6。外包层6为一外包框架。铝饰面板、电致发光粉层2、透明电极层3、透明釉层、绝缘层均包设在外包层内。接线端子从外包层中伸出,便于实现交流电的输入。外包层上设有用于接线端子伸出的通孔,通孔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参见图3,外包层上设有用于容置铝饰面板、电致发光粉层2、透明电极层3、透明釉层、绝缘层的中空腔,外包层上还设有两个与中空腔导通的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位于中空腔的上方,第二开口位于中空腔的下方;外包层上开设有用于接线端子引出的通孔。通过外包层实现绝缘的效果的同时,还可以防止中空腔内的部件经受撞击,实现对中空腔内部件的保护。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致发光外立面铝饰面

【技术保护点】
电致发光外立面铝饰面,包括一铝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饰面板上方铺设有一电致发光粉层;电致发光粉层上方,覆盖有一透明电极层;所述透明电极层上方覆盖有透明釉层;所述铝饰面板下表面设置有绝缘层;并且,所述铝饰面板下方设置有一接线端子,所述铝饰面板与所述接线端子电性导通,以铝饰面板作为背电极;所述透明电极层引出另一接线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致发光外立面铝饰面,包括一铝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饰面板上方铺设有一电致发光粉层;电致发光粉层上方,覆盖有一透明电极层;所述透明电极层上方覆盖有透明釉层;所述铝饰面板下表面设置有绝缘层;并且,所述铝饰面板下方设置有一接线端子,所述铝饰面板与所述接线端子电性导通,以铝饰面板作为背电极;所述透明电极层引出另一接线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外立面铝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国叶诗忠刘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禹道具设计制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