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多级流溶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97394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多级流溶气泵,包括底座、安装连接在底座上的底板、进口泵体、至少一个级间泵体、出口泵体以及电机,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进口泵体、级间泵体和出口泵体分别依次安装在底板上,进口泵体和出口泵体内均装有叶轮,叶轮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节能多级流溶气泵,采用此种设计的溶气泵,在进口泵体内建立压力的过程中产生气液二级或多级充分的混合达到饱和,设计多个级间泵体,通过级间泵体的流道,实现了气液的多级回流混合,实现了将吸入的空气多次切割成小气泡,将切割后达到30μm的小气泡,运行过程中,实现了低能耗,避免出现二次污染。

High efficiency energy-saving multi-stage dissolved air pump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igh-efficiency energy saving multistage flow of dissolved air pump,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rranged on the base plate and the inlet of the pump body, at least one stage pump body, pump outlet and a motor motor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base, and the inlet of the pump body between the pump body and the pump body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in the outlet on the floor, inlet of the pump body and outlet pump body are provided with the impeller, the impeller and the motor is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shaft. An energy efficient multilevel flow of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air dissolving pump, air dissolving pump design, gas-liquid two stage or multi-stage mixed fully saturated process set up pressure in the inlet of the pump body, pump design more than one level, through flow pump stage, realize multistage reflux the mixture of liquid. The number of cutting the air inhaled into small bubbles, will reach 30 m after cutting the small bubbles,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void pollution tw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多级流溶气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机械产品的领域,适用于稠油污水处理,尤其是一种高效节能多级流溶气泵。
技术介绍
目前,现在对于稠油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用到溶气泵,即通过一个高扬程水泵提供高压力进入溶气泵,同时采用空压机将空气也压入溶气泵内,在较大压力下,将空气溶于水中。溶入空气的水经过释放器后,压力突然下降,原来溶入水体中的气体从水体中分离出来,形成大量微小气泡,对于稠油污水处理中,目前利用溶气泵产生的溶气水,无法实现达到气液完全混合达到饱和状态,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利用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多级流溶气泵,其设计结构合理并且能够实现多级混合气液达到饱和,有效地的实现了节约能耗降低污染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节能多级流溶气泵,包括底座、安装连接在底座上的底板、进口泵体、至少一个级间泵体、出口泵体以及电机,所述的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进口泵体、级间泵体和出口泵体分别依次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的进口泵体和出口泵体内均装有叶轮,叶轮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的进口泵体的顶端面上连接有用于进料液的进料法兰接口,进料法兰接口与进口泵体的内腔体相连通,进料法兰接口的侧壁上连接有用于进气体的进气接口,进气接口上安装有控制角阀,所述的进口泵体的前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圆形凹口,出口泵体上连接有用于出料液的出液法兰接口,所述的级间泵体的中心开设有用于穿过电机输出轴的轴孔,级间泵体的前端面具有向外凸起的与第一圆形凹口相卡嵌配合的圆形凸块和后端面开设有与圆形凸块相对应的圆形凹腔,级间泵体的腔体内设置有顺时针导流向的导流分隔板,级间泵体通过导流分隔板将级间泵体的腔体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体积小于第二腔室的体积,所述的圆形凸块上以轴心为圆形环形分布开设有第一腰槽、第二腰槽、第三腰槽和第四腰槽,第一腰槽、第二腰槽、第三腰槽和第四腰槽的前端口至尾端口均为由小逐渐变大呈扩散型结构,第一腰槽、第二腰槽、第三腰槽和第四腰槽的尾部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液孔、第二进液孔、第三进液孔和第四进液孔,第一进液孔、第二进液孔、第三进液孔和第四进液孔分别占第一腰槽、第二腰槽、第三腰槽和第四腰槽的1/4,第一进液孔和第二进液孔分别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第三进液孔和第四进液孔分别与第二腔室相连通,圆形凹腔的中心近端处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弧形出液孔和第二弧形出液孔,第一弧形出液孔小于第二弧形出液孔,圆形凹腔的中心远端处上分别开设有第三弧形回流孔和第四弧形回流孔,第一腔室与第一弧形出液孔、第三弧形回流孔和第四弧形回流孔相连通,第二腔室与第二弧形出液孔相连通,第一弧形出液孔和第二弧形出液孔分别与出口泵体相连通,第三弧形回流孔和第四弧形回流孔分别与进口泵体相连通,所述的进口泵体、级间泵体和出口泵体的径向通过螺栓紧固固定。为了能够方便装配,所述的级间泵体的底部端面上连接有定位安装销。为了能够实现导流混合的目的,所述的级间泵体的第一腔室内设置有一块弧形导流板,级间泵体的第二腔室内设置有三块弧形导流板,弧形导流板的导流方向与导流分隔板的导流方向相同。所述的级间泵体的数量为三个,第一个级间泵体的。为了能够适应不同的地方使用,所述的底座和底板之间连接有活动调节螺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节能多级流溶气泵,采用此种设计的溶气泵,在进口泵体内建立压力的过程中产生气液二级或多级充分的混合达到饱和,设计多个级间泵体,通过级间泵体的流道,实现了气液的多级回流混合,实现了将吸入的空气多次切割成小气泡,将切割后达到30μm的小气泡,运行过程中,实现了低能耗,避免出现二次污染。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级间泵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级间泵体的主视图;图4是图2中A-A向剖视图;图5是图2中级间泵体的后视图。图中1.底座,2.底板,3.进口泵体,31.进料法兰接口,32.进气接口,33.控制角阀,4.级间泵体,41.轴孔,42.圆形凸块,42-1.第一腰槽,42-11.第一进液孔,42-21.第二进液孔,42-31.第三进液孔,42-41.第四进液孔,42-2.第二腰槽,42-3.第三腰槽,42-4.第四腰槽,43.圆形凹腔,43-1.第一弧形出液孔,43-2.第二弧形出液孔,43-3.第三弧形回流孔,43-4.第四弧形回流孔,44.导流分隔板,45.第一腔室,46.第二腔室,47.定位安装销,48.弧形导流板,5.出口泵体,51.出液法兰接口,6.电机,7.活动调节螺栓。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效节能多级流溶气泵,包括底座1,底板2安装连接在底座1上,底座1和底板2之间连接有活动调节螺栓7,电机6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进口泵体3、三个级间泵体4和出口泵体5分别依次安装在底板1上,进口泵体3、级间泵体4和出口泵体5径向通过长的螺栓相紧固固定,进口泵体3和出口泵体5内均装有叶轮,叶轮与电机6的输出轴相连接,进口泵体3的顶端面上连接有用于进料液的进料法兰接口31,进料法兰接口31与进口泵体3的内腔体相连通,进料法兰接口31的侧壁上连接有用于进气体的进气接口32,进气接口32上安装有控制角阀33,进口泵体3的前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圆形凹口,出口泵体5上连接有用于出料液的出液法兰接口51。如图2-5所示的一种高效节能多级流溶气泵,级间泵体4的中心开设有用于穿过电机输出轴的轴孔41,级间泵体4的底部端面上连接有定位安装销47,级间泵体4的前端面具有向外凸起的与第一圆形凹口相卡嵌配合的圆形凸块42和后端面开设有与圆形凸块42相对应的圆形凹腔43,级间泵体4的腔体内设置有顺时针导流向的导流分隔板44,级间泵体4通过导流分隔板44将级间泵体4的腔体分隔成第一腔室45和第二腔室46,第一腔室45的体积小于第二腔室46的体积,在级间泵体4的第一腔室45内设置有一块弧形导流板48,级间泵体4的第二腔室45内设置有三块弧形导流板48,弧形导流板48的导流方向与导流分隔板44的导流方向相同,圆形凸块42上以轴心为圆形环形分布开设有第一腰槽42-1、第二腰槽42-2、第三腰槽42-3和第四腰槽42-4,第一腰槽42-1、第二腰槽42-2、第三腰槽42-3和第四腰槽42-4的前端口至尾端口均为由小逐渐变大呈扩散型结构,第一腰槽42-1、第二腰槽42-2、第三腰槽42-3和第四腰槽42-4的尾部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液孔42-11、第二进液孔42-21、第三进液孔42-31和第四进液孔42-41,第一进液孔42-11、第二进液孔42-21、第三进液孔42-31和第四进液孔42-41分别占第一腰槽42-1、第二腰槽42-2、第三腰槽42-3和第四腰槽42-4的1/4,第一进液孔42-11和第二进液孔42-21分别与第一腔室45相连通,第三进液孔42-31和第四进液孔42-41分别与第二腔室46相连通,圆形凹腔43的中心近端处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弧形出液孔43-1和第二弧形出液孔43-2,第一弧形出液孔43-1小于第二弧形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节能多级流溶气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节能多级流溶气泵,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安装连接在底座(1)上的底板(2)、进口泵体(3)、至少一个级间泵体(4)、出口泵体(5)以及电机(6),所述的电机(6)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进口泵体(3)、级间泵体(4)和出口泵体(5)分别依次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的进口泵体(3)和出口泵体(5)内均装有叶轮,叶轮与电机(6)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的进口泵体(3)的顶端面上连接有用于进料液的进料法兰接口(31),进料法兰接口(31)与进口泵体(3)的内腔体相连通,进料法兰接口(31)的侧壁上连接有用于进气体的进气接口(32),进气接口(32)上安装有控制角阀(33),所述的进口泵体(3)的前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圆形凹口,出口泵体(5)上连接有用于出料液的出液法兰接口(51),所述的级间泵体(4)的中心开设有用于穿过电机输出轴的轴孔(41),级间泵体(4)的前端面具有向外凸起的与第一圆形凹口相卡嵌配合的圆形凸块(42)和后端面开设有与圆形凸块(42)相对应的圆形凹腔(43),级间泵体(4)的腔体内设置有顺时针导流向的导流分隔板(44),级间泵体(4)通过导流分隔板(44)将级间泵体(4)的腔体分隔成第一腔室(45)和第二腔室(46),第一腔室(45)的体积小于第二腔室(46)的体积,所述的圆形凸块(42)上以轴心为圆形环形分布开设有第一腰槽(42‑1)、第二腰槽(42‑2)、第三腰槽(42‑3)和第四腰槽(42‑4),第一腰槽(42‑1)、第二腰槽(42‑2)、第三腰槽(42‑3)和第四腰槽(42‑4)的前端口至尾端口均为由小逐渐变大呈扩散型结构,第一腰槽(42‑1)、第二腰槽(42‑2)、第三腰槽(42‑3)和第四腰槽(42‑4)的尾部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液孔(42‑11)、第二进液孔(42‑21)、第三进液孔(42‑31)和第四进液孔(42‑41),第一进液孔(42‑11)、第二进液孔(42‑21)、第三进液孔(42‑31)和第四进液孔(42‑41)分别占第一腰槽(42‑1)、第二腰槽(42‑2)、第三腰槽(42‑3)和第四腰槽(42‑4)的1/4,第一进液孔(42‑11)和第二进液孔(42‑21)分别与第一腔室(45)相连通,第三进液孔(42‑31)和第四进液孔(42‑41)分别与第二腔室(46)相连通,圆形凹腔(43)的中心近端处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弧形出液孔(43‑1)和第二弧形出液孔(43‑2),第一弧形出液孔(43‑1)小于第二弧形出液孔(43‑2),圆形凹腔(43)的中心远端处上分别开设有第三弧形回流孔(43‑3)和第四弧形回流孔(43‑4),第一腔室(45)与第一弧形出液孔(43‑1)、第三弧形回流孔(43‑3)和第四弧形回流孔(43‑4)相连通,第二腔室(46)与第二弧形出液孔(43‑2)相连通,第一弧形出液孔(43‑1)和第二弧形出液孔(43‑2)分别与出口泵体(5)相连通,第三弧形回流孔(43‑3)和第四弧形回流孔(43‑4)分别与进口泵体(3)相连通,所述的进口泵体(3)、级间泵体(4)和出口泵体(5)的径向通过螺栓紧固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多级流溶气泵,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安装连接在底座(1)上的底板(2)、进口泵体(3)、至少一个级间泵体(4)、出口泵体(5)以及电机(6),所述的电机(6)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进口泵体(3)、级间泵体(4)和出口泵体(5)分别依次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的进口泵体(3)和出口泵体(5)内均装有叶轮,叶轮与电机(6)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的进口泵体(3)的顶端面上连接有用于进料液的进料法兰接口(31),进料法兰接口(31)与进口泵体(3)的内腔体相连通,进料法兰接口(31)的侧壁上连接有用于进气体的进气接口(32),进气接口(32)上安装有控制角阀(33),所述的进口泵体(3)的前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圆形凹口,出口泵体(5)上连接有用于出料液的出液法兰接口(51),所述的级间泵体(4)的中心开设有用于穿过电机输出轴的轴孔(41),级间泵体(4)的前端面具有向外凸起的与第一圆形凹口相卡嵌配合的圆形凸块(42)和后端面开设有与圆形凸块(42)相对应的圆形凹腔(43),级间泵体(4)的腔体内设置有顺时针导流向的导流分隔板(44),级间泵体(4)通过导流分隔板(44)将级间泵体(4)的腔体分隔成第一腔室(45)和第二腔室(46),第一腔室(45)的体积小于第二腔室(46)的体积,所述的圆形凸块(42)上以轴心为圆形环形分布开设有第一腰槽(42-1)、第二腰槽(42-2)、第三腰槽(42-3)和第四腰槽(42-4),第一腰槽(42-1)、第二腰槽(42-2)、第三腰槽(42-3)和第四腰槽(42-4)的前端口至尾端口均为由小逐渐变大呈扩散型结构,第一腰槽(42-1)、第二腰槽(42-2)、第三腰槽(42-3)和第四腰槽(42-4)的尾部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液孔(42-11)、第二进液孔(42-21)、第三进液孔(42-31)和第四进液孔(42-41),第一进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剑平黄冬梅苏睿芯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市浩鑫电气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