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敷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9672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敷袋,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拉动第一拉链头,使第一敷袋与第二敷袋相连,再拉动第二拉链头,使第一敷袋与第三敷袋相连,然后便可将第三拉链、第四拉链以及第五拉链打开,再分别将加热包或药包放入第一敷袋、第二敷袋以及第三敷袋内,再将第三拉链、第四拉链以及第五拉链拉上,再将该装置敷在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即可,同时,隔热层是为了防止该装置内的加热包或药包直接与患者接触,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该中药敷袋,不仅能够将多种药包以及加热包一同收纳,还能够避免加热包以及药包直接与患者接触,起到隔热保护作用,从而极大提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ress ba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g, when in use, the medical staff first pull the first zipper, the first bag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bag, then pull the second zipper, the first bag thir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g, then it will be third, fourth and fifth zipper zipper zipper is opened, then the heating bag or cartridge into the first bag, second bag, third bag respectively, then third, fourth and fifth zipper zipper zipper, then the device is deposited in the patients in need of treatment can be part of the insulation layer is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heating bag or cartridge within the device directly contacting with patients. And to protect the patients, the Chinese medicine bag, not only can be a variety of charges and the heating bag together storage, but also can avoid heating bag and charge direct contact with patients, to heat insu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greatly improves the comfort and the safety of the pat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敷袋
本技术涉及一种敷袋,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敷袋。
技术介绍
现今中医临床在对患者身体局部进行药物以及热敷治疗时,普遍为直接将药物或加热包直接贴合至患者治疗部位皮肤,但该种方式,不仅无法有效的将多种药物以及加热包一同收纳,同时也不具备有效的隔热保护,从而给患者治疗使用带来影响,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中药敷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敷袋,来解决目前中医临床对患者进行药物或热敷治疗时,不仅无法有效的将多种药物以及加热包一同收纳,还不具备有效隔热保护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敷袋,包括第一敷袋、第一拉链、第二拉链、第二敷袋、第三拉链、第三敷袋、第四拉链、第五拉链,隔热袋,所述的第一拉链位于第一敷袋左侧,所述的第一拉链与第一敷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拉链位于第一敷袋右侧,所述的第二拉链与第一敷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敷袋位于第一拉链左侧,所述的第二敷袋与第一拉链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三拉链位于第二敷袋左侧,所述的第三拉链与第二敷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三敷袋位于第二拉链右侧,所述的第三敷袋与第二拉链缝合相连,所述的第四拉链位于第三敷袋右侧,所述的第四拉链与第三敷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五拉链位于第一敷袋底端,所述的第五拉链与第一敷袋缝合相连,所述的隔热带分别位于第一敷袋、第二敷袋以及第三敷袋内部,所述的隔热带分别与第一敷袋、第二敷袋以及第三敷袋缝合相连。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拉链上端还设有第一拉链头,所述的第一拉链头与第一拉链轮齿啮合相连。进一步,所述的第二拉链上端还设有第二拉链头,所述的第二拉链头与第二拉链轮齿啮合相连。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拉链头左侧和第二拉链头右侧还设有连接带,所述的连接带分别与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绳系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带一侧还设有母扣,所述的母扣与连接带缝合相连。进一步,所述的第二敷袋右侧上端和第三敷袋左侧上端还设有子扣,所述的子扣分别与第二敷袋和第三敷袋缝合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中药敷袋,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拉动第一拉链头,使第一敷袋与第二敷袋相连,再拉动第二拉链头,使第一敷袋与第三敷袋相连,然后便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通过将第三拉链打开,将加热包或药包放入第二敷袋内部,同理,医护人员可将第四拉链打开,将加热包或药包放入第三敷袋内,同理,医护人员可将第五拉链打开,将加热包或药包放入第一敷袋内,放入完毕后,医护人员只需将第三拉链、第四拉链以及第五拉链拉上,再将该装置敷在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即可,同时,隔热层是为了防止该装置内的加热包或药包直接与患者接触,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该中药敷袋,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简单的操作,不仅能够将多种药包以及加热包一同收纳,还能够避免加热包以及药包直接与患者接触,起到隔热保护作用,从而极大提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同时,药包在加热包的作用下产生蒸汽,让患者皮肤吸收中药,使其达到热敷疗效,医护人员可将母扣与子扣相互扣合,从而分别使第一拉链头与第二敷袋相连固定,使第二拉链头与第三敷袋相连固定,避免因外力拉扯,导致第一拉链以及第二拉链松开,最终造成第一敷袋、第二敷袋以及第三敷袋分离,从而影响人员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中药敷袋主视图;图2是母扣以及子扣部位放大视图;图3是第二敷袋打开状态立体图。第一敷袋1、第一拉链2、第二拉链3、第二敷袋4、第三拉链5、第三敷袋6、第四拉链7、第五拉链8,隔热袋9、第一拉链头201、第二拉链头301、连接带302、母扣303、子扣40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中药敷袋,包括第一敷袋1、第一拉链2、第二拉链3、第二敷袋4、第三拉链5、第三敷袋6、第四拉链7、第五拉链8,隔热袋9,所述的第一拉链2位于第一敷袋1左侧,所述的第一拉链2与第一敷袋1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拉链3位于第一敷袋1右侧,所述的第二拉链3与第一敷袋1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敷袋4位于第一拉链2左侧,所述的第二敷袋4与第一拉链2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三拉链5位于第二敷袋4左侧,所述的第三拉链5与第二敷袋4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三敷袋6位于第二拉链3右侧,所述的第三敷袋6与第二拉链3缝合相连,所述的第四拉链7位于第三敷袋6右侧,所述的第四拉链7与第三敷袋6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五拉链8位于第一敷袋1底端,所述的第五拉链8与第一敷袋1缝合相连,所述的隔热带9分别位于第一敷袋1、第二敷袋4以及第三敷袋6内部,所述的隔热带9分别与第一敷袋1、第二敷袋4以及第三敷袋6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拉链2上端还设有第一拉链头201,所述的第一拉链头201与第一拉链2轮齿啮合相连,所述的第二拉链3上端还设有第二拉链头301,所述的第二拉链头301与第二拉链3轮齿啮合相连,所述的第一拉链头201左侧和第二拉链头301右侧还设有连接带302,所述的连接带302分别与第一拉链头201和第二拉链头301绳系相连,所述的连接带302一侧还设有母扣303,所述的母扣303与连接带302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敷袋4右侧上端和第三敷袋6左侧上端还设有子扣401,所述的子扣401分别与第二敷袋4和第三敷袋6缝合相连。该中药敷袋,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拉动第一拉链头201,使第一敷袋1与第二敷袋4相连,再拉动第二拉链头301,使第一敷袋1与第三敷袋6相连,然后便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通过将第三拉链5打开,将加热包或药包放入第二敷袋4内部,同理,医护人员可将第四拉链7打开,将加热包或药包放入第三敷袋6内,同理,医护人员可将第五拉链8打开,将加热包或药包放入第一敷袋1内,放入完毕后,医护人员只需将第三拉链5、第四拉链7以及第五拉链8拉上,再将该装置敷在患者需要的治疗部位即可,同时,隔热层9是为了防止该装置内的加热包或药包直接与患者接触,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药包在加热包的作用下产生蒸汽,让患者皮肤吸收中药,使其达到热敷疗效,医护人员可将母扣303与子扣401相互扣合,从而分别使第一拉链头201与第二敷袋4相连固定,使第二拉链头301与第三敷袋6相连固定,避免因外力拉扯,导致第一拉链2以及第二拉链3松开,最终造成第一敷袋1、第二敷袋4以及第三敷袋6分离,从而影响人员使用。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中药敷袋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敷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敷袋、第一拉链、第二拉链、第二敷袋、第三拉链、第三敷袋、第四拉链、第五拉链,隔热袋,所述的第一拉链位于第一敷袋左侧,所述的第一拉链与第一敷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拉链位于第一敷袋右侧,所述的第二拉链与第一敷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敷袋位于第一拉链左侧,所述的第二敷袋与第一拉链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三拉链位于第二敷袋左侧,所述的第三拉链与第二敷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三敷袋位于第二拉链右侧,所述的第三敷袋与第二拉链缝合相连,所述的第四拉链位于第三敷袋右侧,所述的第四拉链与第三敷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五拉链位于第一敷袋底端,所述的第五拉链与第一敷袋缝合相连,所述的隔热带分别位于第一敷袋、第二敷袋以及第三敷袋内部,所述的隔热带分别与第一敷袋、第二敷袋以及第三敷袋缝合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敷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敷袋、第一拉链、第二拉链、第二敷袋、第三拉链、第三敷袋、第四拉链、第五拉链,隔热袋,所述的第一拉链位于第一敷袋左侧,所述的第一拉链与第一敷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拉链位于第一敷袋右侧,所述的第二拉链与第一敷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敷袋位于第一拉链左侧,所述的第二敷袋与第一拉链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三拉链位于第二敷袋左侧,所述的第三拉链与第二敷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三敷袋位于第二拉链右侧,所述的第三敷袋与第二拉链缝合相连,所述的第四拉链位于第三敷袋右侧,所述的第四拉链与第三敷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五拉链位于第一敷袋底端,所述的第五拉链与第一敷袋缝合相连,所述的隔热带分别位于第一敷袋、第二敷袋以及第三敷袋内部,所述的隔热带分别与第一敷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巧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御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