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进的半葫芦形茶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9554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2:04
一种结构改进的半葫芦形茶漏,包括一碗形斗以及一与该碗形斗连接的手柄,所述碗形斗的底端开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上装设有一过滤装置,所述碗形斗的内部嵌设有一称重传感器,所述手柄上侧装设有一重量显示器,该重量显示器与该称重传感器信号连接。通过设置称重传感器与重量显示器,使得当用户泡散装茶叶时,可以通过重量显示器观察到所放的茶叶量,准确地进行调整,而不至于使放的茶叶过多或过少。

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semi gourd shaped tea

Half gourd shaped tea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comprising a bucket and a bowl and the bowl bucket connected with a handle, the bucket bowl on the bottom end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he opening is provided with a filter device, the inside of the bowl shaped bucket is embedded with a weighing sensor, wherein the upp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handle the weight of the weight of the display, display and sensor signal connection. By setting the weight of the weighing sensor and display, when the user makes global bulk tea, tea can be observed on the amount by weight display, accurate adjustment, and to put the tea too much or too li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改进的半葫芦形茶漏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葫芦形茶漏,尤其是指一种结构改进的半葫芦形茶漏。
技术介绍
茶漏,是汉族茶艺的主要茶具之一,常用在小壶冲泡乌龙茶时,放置于壶口,便于置放茶叶,以免茶叶外泄。其便于将茶叶水倒入茶壶时用,以稳固茶壶,能有效过滤茶汤中残留的各种杂质,保存茶汤中对人体有益物质,口感润滑、色泽透亮,极大提升品茶乐趣。现有茶叶分为包装茶与散装茶,对于包装茶,直接将其倒入茶漏中便可进行冲泡;但是对于散装茶,并不容易把握好倒入茶漏中的分量,特别对于新手来说,容易往茶漏中倒入过多或过少的散装茶叶,导致茶汤味道过浓而苦涩或味道过浅而无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半葫芦形茶漏,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茶漏无法让客户准确地倒入分量合适的散装茶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构改进的半葫芦形茶漏,包括一碗形斗以及一与该碗形斗连接的手柄,所述碗形斗的底端开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上装设有一过滤装置,所述碗形斗的内部嵌设有一称重传感器,所述手柄上侧装设有一重量显示器,该重量显示器与该称重传感器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开口上设有一卡槽,所述过滤装置卡设在所述卡槽内。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合金圆环以及连接在该合金圆环内侧的滤网。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为一半椭圆形斗,并且该半椭圆形斗内的容置空间与所述碗形斗内的容置空间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碗形斗与手柄均为竹制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碗形斗与手柄一体成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称重传感器与重量显示器,使得当用户泡散装茶叶时,可以通过重量显示器观察到所放的茶叶量,准确地进行调整,而不至于使放的茶叶过多或过少。2、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卡槽与合金圆环,可以便于用户进行拆装,并且当滤网污染严重需要更换时,不需要整个茶漏一起更换,只需要更换过滤装置便可,节省了成本。3、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手柄为一半椭圆形斗,可以起到一定的蓄水功能,从而防止倒到茶壶的水量过多时水溢出到桌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装设有所述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述过滤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结构改进的半葫芦形茶漏,包括一碗形斗1以及一与该碗形斗1连接的手柄2,所述碗形斗1的底端开设有一开口3,所述开口3上装设有一过滤装置4,所述碗形斗1的内部嵌设有一称重传感器(图未示出),所述手柄2上侧装设有一重量显示器5,该重量显示器5与该称重传感器信号连接。通过设置称重传感器与重量显示器5,使得当用户泡散装茶叶时,可以通过重量显示器5观察到所放的茶叶量,准确地进行调整,而不至于使放的茶叶过多或过少。参照图1、图2和图3。开口3上设有一卡槽31,所述过滤装置4卡设在所述卡槽31内。所述过滤装置4包括一合金圆环41以及连接在该合金圆环41内侧的滤网42。通过设置卡槽31与合金圆环41,可以便于用户进行拆装,并且当滤网42污染严重需要更换时,不需要整个茶漏一起更换,只需要更换过滤装置4便可,节省了成本。该合金圆环可以为记忆合金,从而让用户更容易将过滤装置4卡设在卡槽31内。另外,卡槽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上下两个,同样的,设置两组上下分布的合金圆环和滤网,并使上层滤网的网孔大于下层滤网的网孔。参照图1、图2和图3。手柄2为一半椭圆形斗,并且该半椭圆形斗内的容置空间21与所述碗形斗1内的容置空间11相连通。通过设置手柄2为一半椭圆形斗,可以起到一定的蓄水功能,从而防止倒到茶壶的水量过多时水溢出到桌面。另外,参照图1、图2和图3。碗形斗1与手柄2均为竹制材料。碗形斗1与手柄2一体成型,整体呈半葫芦形。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结构改进的半葫芦形茶漏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改进的半葫芦形茶漏,包括一碗形斗以及一与该碗形斗连接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形斗的底端开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上装设有一过滤装置,所述碗形斗的内部嵌设有一称重传感器,所述手柄上侧装设有一重量显示器,该重量显示器与该称重传感器信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改进的半葫芦形茶漏,包括一碗形斗以及一与该碗形斗连接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形斗的底端开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上装设有一过滤装置,所述碗形斗的内部嵌设有一称重传感器,所述手柄上侧装设有一重量显示器,该重量显示器与该称重传感器信号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结构改进的半葫芦形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上设有一卡槽,所述过滤装置卡设在所述卡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结构改进的半葫芦形茶漏,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正飞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耕山队生态有机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