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式上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945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1:32
一种自走式上板机,包括机器外壳,所述机器外壳的整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机器外壳的正侧面及对应后侧面上开有长方形的通道,所述机器外壳的通道的两侧内壁上安装有循环上料机构,所述循环上料机构的底端上安装有循环推板机构,所述机器外壳的正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上料口装置,所述上料口装置置于机器外壳的通道底端边缘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使PCB板无间断的依次通过上料口装置、循环推板机构、循环上料机构后自动转入到接驳台上等待进入后序工序中,这不仅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而且自走式上板机在工作状态中无需操作者动手,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自走式上板机整体结构简单合理,能输送不同规格的产品,具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Self-propelled upper plate machine

A self-propelled loader, including machine shell, integral rectangular structure of the machine shell, the machine shell is the side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st opened on the side of a rectangular channel, both sides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machine casing channel is arranged on the feeding mechanism of circulation, the circulation mechanism of material the bottom end is arranged on the board pushing mechanism of circulation, device feeding mouth fixed positive side of the machine casing, the upper outlet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machine casing at the bottom edge of the channel. The invention can make the PCB plate continuous feeding device, followed by circular push plate mechanism, a feeding mechanism automatically after the circulation into the feeder station waiting to enter after the procedure, which not only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worker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self-propelled loader at work without operator to state,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operating personnel, self-propelled loader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reasonable, can deliver products with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de application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走式上板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走式上板机。
技术介绍
电路板在进入SMT生产线上时,需要先将若干电路板叠放在上板机的进料口,然后由人工依次推动电路板进入上板机中,由于上板机转运电路板的时间通常在十几秒钟之内完成,所以就需要人工高频率的做推板动作,这不仅使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很大,而且也不能保证在单位时间内给上板机提供规定的供应量,其结果就是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自走式上板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自走式上板机,包括机器外壳,所述机器外壳的整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机器外壳的正侧面及对应后侧面上开有长方形的通道,所述机器外壳的通道的两侧内壁上安装有循环上料机构,所述循环上料机构的底端上安装有循环推板机构,所述机器外壳的正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上料口装置,所述上料口装置置于机器外壳的通道底端边缘上。所述循环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支撑架、转动轴、定位柱、连接固定板、交流电机,所述上料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外形结构呈镜像对称,所述上料支撑架的内侧面底端上开有一排若干个通孔,所述转动轴贯穿两个上料支撑架的通孔后两端预留有一定量的长度,所述转动轴的一侧边缘内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定位柱的两端上套接有连接固定块,所述连接固定块固结在上料支撑架的顶端平面上,所述连接固定板固接在上料支撑架的外侧面底端上,所述连接固定板与循环推板机构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固定板上开有通孔,所述连接固定板的通孔位置与上料支撑架的通孔位置在同一轴线上,所述转动轴的两端预留段穿过连接固定板的通孔,所述交流电机固定安装在两个上料支撑架的底端平面上,所述交流电机上啮合有齿轮。所述上料支撑架分别与转动轴和定位柱呈间隙配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置于连接固定板的外侧上。所述上料支撑架包括输送铝条、第一传动链条、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固定安装在上料支撑架的内壁底端两侧上,所述第一传动链条啮合连接在驱动轴上,所述输送铝条为并列的若干个;输送铝条的每一个咬合在第一传动链条的每一个链板上。所述循环推板机构包括基板、主动齿轮、第二传动链条、链条挡板、第一电机,所述基板固定安装在连接固定板的外侧面上,所述基板上开有盲孔,所述转动轴的两端插入在基板的盲孔内,所述主动齿轮为规格尺寸相同的两个,两个所述主动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基板的一侧面的两端上,所述主动齿轮上啮合链接有第二传动链条,所述第二传动链条与从动齿轮同时啮合连接在一起,所述主动齿轮的其中一个安装有链条挡板,所述主动齿轮的其中另一个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置于基板的另一侧面上。所述基板的盲孔位置与连接固定板的通孔位置在同一轴线上。所述上料口装置包括置放台架、连杆、传输架、传输带、第二电机、支撑肋板,所述置放台架固定安装在机器外壳的正侧面上,所述置放台架的顶端置于机器外壳的通道底端边缘上,所述支撑肋板的顶端抵接在置放台架的底端上,且固接在机器外壳的正侧面上,所述连杆横穿置放台架的两端凸起且固结成一体,所述连杆为前后平行布置在置放台架上的两条,所述传输架安装在连杆上且呈滑动连接,所述传输架的外表面上套接有传输带,所述传输架的底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传输带包裹住第二电机的转子轴后呈无打滑贴合连接。所述传输架的数量为两个且与连杆呈垂直状态。所述机器外壳的顶端边缘内安装有工作指示灯;机器外壳的底端四个边框角落内安装有支撑脚架。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自走式上板机能使PCB板无间断的依次通过上料口装置、循环推板机构、循环上料机构后自动转入到接驳台上等待进入后序工序中,这不仅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而且自走式上板机在工作状态中无需操作者动手,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自走式上板机整体结构简单合理,能输送不同规格的产品,具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自走式上板机的结构图。图2为自走式上板机的主视剖面图。图3为自走式上板机中的循环上料机构的结构图。图4为自走式上板机中的循环推板机构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4,一种自走式上板机,包括循环上料机构1、循环推板机构2、上料口装置3、机器外壳4,机器外壳4的整体呈长方体结构,机器外壳4的顶端边缘内安装有工作指示灯41,机器外壳4的底端四个边框角落内安装有支撑脚架42,机器外壳4的正侧面及对应后侧面上开有长方形的通道,机器外壳4的通道的两侧内壁上安装有循环上料机构1,循环上料机构1的底端上安装有循环推板机构2,机器外壳4的正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上料口装置3,上料口装置3置于机器外壳4的通道底端边缘上,进一步,循环上料机构1包括上料支撑架11、转动轴12、定位柱13、连接固定板14、交流电机15,上料支撑架11的数量为两个且外形结构呈镜像对称,上料支撑架11的内侧面底端上开有一排若干个通孔,转动轴12贯穿两个上料支撑架11的通孔后两端预留有一定量的长度,转动轴12的一侧边缘内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121,上料支撑架11的顶端上连接有定位柱13,定位柱13的两侧端面上固结有方形固定板(图未标),定位柱13通过方形固定板固接在机器外壳4的通道的两侧内壁上,定位柱13的两端上套接有连接固定块131,连接固定块131固结在上料支撑架11的顶端平面上,具体地,上料支撑架11分别与转动轴12和定位柱13呈间隙配合连接,上料支撑架11的外侧面底端上固接有连接固定板14,连接固定板14上开有通孔,连接固定板14的通孔位置与上料支撑架11的通孔位置在同一轴线上,转动轴12的两端预留段穿过连接固定板14的通孔,从动齿轮121置于连接固定板14的外侧上,连接固定板14与循环推板机构2固定连接在一起,交流电机15固定安装在两个上料支撑架11的底端平面上,交流电机15上啮合有齿轮(图未示),循环上料机构1工作过程为两个交流电机15同步正反转动且在齿轮上相向或相对移动,交流电机15带动上料支撑架11同步移动,上料支撑架11即可在定位柱13上来回滑动,上料支撑架11的移动位移量是根据运送产品的外形尺寸来设定,两个上料支撑架11之间的间距移动到设定值后交流电机15停止转动,实现了循环上料机构1能运送不同规格的产品,而转动轴12可保持上料支撑架11在移动过程中始终是竖直状态,防止上料支撑架11出现倾斜,避免了上料支撑架11运送产品时卡住或脱落。进一步,上料支撑架11包括输送铝条111、第一传动链条112、驱动轴113,驱动轴113固定安装在上料支撑架11的内壁底端两侧上,第一传动链条112啮合连接在驱动轴113上,输送铝条111咬合在第一传动链条112上,具体地,输送铝条111为并列的若干个,输送铝条111的每一个咬合在第一传动链条112的每一个链板上,当转动轴12把产品运送到上料支撑架11的区域内,输送铝条111会卡住产品的两个边缘,同时驱动轴113带动第一传动链条112转动,第一传动链条112会带着输送铝条111向上移动到顶点,输送铝条111即可把产品运送到下一工序中。进一步,循环推板机构2包括基板21、主动齿轮22、第二传动链条23、链条挡板24、第一电机25,基板21固定安装在连接固定板14的外侧面上,基板21上开有盲孔,基板21的盲孔位置与连接固定板14的通孔位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走式上板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走式上板机,包括机器外壳(4),所述机器外壳(4)的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外壳(4)的正侧面及对应后侧面上开有长方形的通道,所述机器外壳(4)的通道的两侧内壁上安装有循环上料机构(1),所述循环上料机构(1)的底端上安装有循环推板机构(2),所述机器外壳(4)的正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上料口装置(3),所述上料口装置(3)置于机器外壳(4)的通道底端边缘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走式上板机,包括机器外壳(4),所述机器外壳(4)的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外壳(4)的正侧面及对应后侧面上开有长方形的通道,所述机器外壳(4)的通道的两侧内壁上安装有循环上料机构(1),所述循环上料机构(1)的底端上安装有循环推板机构(2),所述机器外壳(4)的正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上料口装置(3),所述上料口装置(3)置于机器外壳(4)的通道底端边缘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上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上料机构(1)包括上料支撑架(11)、转动轴(12)、定位柱(13)、连接固定板(14)、交流电机(15),所述上料支撑架(11)的数量为两个且外形结构呈镜像对称,所述上料支撑架(11)的内侧面底端上开有一排若干个通孔,所述转动轴(12)贯穿两个上料支撑架(11)的通孔后两端预留有一定量的长度,所述转动轴(12)的一侧边缘内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121),所述定位柱(13)的两端上套接有连接固定块(131),所述连接固定块(131)固结在上料支撑架(11)的顶端平面上,所述连接固定板(14)固接在上料支撑架(11)的外侧面底端上,所述连接固定板(14)与循环推板机构(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固定板(14)上开有通孔,所述连接固定板(14)的通孔位置与上料支撑架(11)的通孔位置在同一轴线上,所述转动轴(12)的两端预留段穿过连接固定板(14)的通孔,所述交流电机(15)固定安装在两个上料支撑架(11)的底端平面上,所述交流电机(15)上啮合有齿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走式上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支撑架(11)分别与转动轴(12)和定位柱(13)呈间隙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走式上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121)置于连接固定板(14)的外侧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走式上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支撑架(11)包括输送铝条(111)、第一传动链条(112)、驱动轴(113),所述驱动轴(113)固定安装在上料支撑架(11)的内壁底端两侧上,所述第一传动链条(112)啮合连接在驱动轴(113)上,所述输送铝条(111)为并列的若干个;输送铝条(111)的每一个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张岭卓为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智奕超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