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电图导联定位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9283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心电图导联定位带。所述定位带包括无弹性电极定位部分和弹性系合部分,两部分在带长方向相连接,无弹性电极定位部分包括依次叠加连接的正面表面层、中间层和背面表面层,正面表面层、中间层和背面表面层均为柔性材料制成;背面表面层为接触皮肤侧,背面表面层上固定有六个电极V1‑V6,六个电极V1‑V6的位置按照六个心前导联对应的心电导联电极位置布置;中间层上缝制有六条心电导联线,正面表面层上设有导联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心电图导联定位带可以准确确定心电图电极位置,适于普通大众在非就医时间穿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舒适耐用,可作为医疗互联网系统的前端数据采集模块,便于随时随地的心电检测与专家诊断。

Electrocardiogram lead positioning bel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lectrocardiogram lead positioning belt. The positioning belt includes no positioning elastic electrode part and an elastic fastening part, the two part is connecte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long belt, in turn in front of the superposition part includes a connecting surface layer, middle layer and the back surface layer of non elastic positioning electrode, positive surface layer, middle layer and the back surface layer is made of flexible materials; the back surface layer for contact with the skin side, there are six electrode V1 V6 fixed back on the surface layer and the six electrode V1 V6 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arrangement of six lead ECG electrode position precordial corresponding; middle layer is stitched on the six ECG cable is the surface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lead interface. The invention of the ECG localization band can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ECG electrode position, suitable for the general public in the non treatment time wear,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comfortable and durable, can be used as the front-end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of medical Internet system, ECG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for whenever and wherever possi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电图导联定位带
本专利技术总的涉及心电图导联可穿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电图导联定位带。
技术介绍
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代表了医疗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和人们日益增加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卫生部积极引导和支持的医疗发展模式。目前互联医疗行业中,心电图的检测与诊断是一项皆受医疗行业重视与普通民众关注的技术,而心电图的检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心电图已经成为临床极为普遍的心脏疾病诊断方法之一。心电图测量设备是通过采集电位差获取心脏功能数据的设备。现在临床普遍采用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可同时采集、放大并同步描记心电信号,采用运动平板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Mason-Likar导联系统电极位置记录心电图。Mason-Likar导联系统电极位置在人体上的布置如图1所示,包括六个胸前电极V1-V6与四个肢体电极R、L、F、N。其中,胸前6个电极位置中,V1,胸骨右缘第4肋间;V2,胸骨左缘第4肋间;V3,为V2与V4两点连线中点;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V5,左腋前线同V4水平;V6,左腋中线同V4水平。做运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时,将肢体导联电极放置在躯干部位可以减少由上、下肢体活动造成的噪音干扰。将上肢电极放在锁骨下窝中部到三角肌的插入部位,左下肢电极放在左腋前线上肋缘与骼嵴之间的中部。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建议(AHAACCHRS2007)中指出,心电图导联位置可变性是心前导联心电图振幅测量重复性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心电电极安放位置是正确采集心电图的重要环节。传统心电检测设备因体积庞大,使用复杂,不利于普通无医学常识的使用者随时随地自行测量。虽然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家用的心电图测量设备,但是由于测量设备的穿戴不便或不舒适以及引发的定位不准确性,导致很难对突发性心脏病进行及时捕捉。现有一些心电图测量设备一般采用定位粘贴在人体皮肤上的电极来获取心电图,但由于传统的粘贴式电极片操作繁琐,不耐用,粘贴后对人的皮肤有刺激会引起红肿等副作用,影响人体长时间穿戴,进而影响心电的实时与准确检测,而且有的粘贴式电极需要使用者对人体心电电极位置极其熟悉,不然检测的心电信号根本不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电图导联定位带,以解决现有心电检测设备不便于普通使用者实时检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心电图导联定位带,所述定位带包括无弹性电极定位部分和弹性系合部分,两部分在带长方向相连接,其中,所述无弹性电极定位部分包括依次叠加连接的正面表面层、中间层和背面表面层,所述正面表面层、中间层和背面表面层均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背面表面层为接触皮肤侧,所述背面表面层上固定有六个电极V1-V6,所述六个电极V1-V6的位置按照六个心前导联对应的心电导联电极位置布置;所述中间层上缝制有六条心电导联线,所述六条心电导联线之间互不干涉,所述六条心电导联线分别对应所述六个电极V1-V6,各条线的一端分别对应电连接所述六个电极V1-V6;所述正面表面层上设有导联接口,所述导联接口上设有六个导电连接端子,所述六个导电连接端子分别连接所述中间层上所述六条心电导联线的另一端。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定位带,所述六个电极V1-V6的表面为可直接接触皮肤的导电柔性材料,所述六个电极V1-V6包括凸起于所述背面表面层的凸起部。进一步地,上述的定位带,所述六个电极V1-V6的所述凸起部的表面与所述背面表面层之间填充有柔性材料,所述六个电极V1-V6的表面导电柔性材料与所述六条心电导联线的一端分别通过柔性导电纤维缝制连接。上述的定位带,所述六个电极V1-V6的所述表面还包括包围所述凸起部且直接贴合在所述背面表面层的贴合部,所述柔性导电纤维缝制连接位于所述贴合部。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六个电极(V1-V6)中离胸骨中央最近的两个电极的凸起部的高度为其他电极的凸起部高度的两倍;或者,在所述正面表面层上与所述离胸骨中央最近的两个电极的连线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弹性可变形支撑片。优选地,所述六个电极V1-V6的表面材料采用尼龙经编渗固银针织面料。上述的定位带,所述正面表面层和背面表面层的外表面均为能直接接触皮肤的面料,所述正面表面层和背面表面层均包括防水层。上述的定位带,所述中间层材质为服装内衬材料,所述中间层上缝制的六条心电导联线为导电纤维材料。优选地,所述导联接口与所述中间层上的六条心电导联线的端点通过所述中间层铆接连接,所述导联接口的信号输出连接方式为磁吸连接或纽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联接口包括固定底盘和所述六个导电连接端子,所述固定底盘的一面贴合连接所述正面表面层的外表面,所述固定底盘的另一面上设有分别包围所述六个导电连接端子的六个凸起固定圈;所述六个导电连接端子分别在所述六个凸起固定圈的中心位置穿过所述固定底盘,一端与所述六条心电导联线的端点铆接,另一端为“钮”状凸起传输端。进一步地,上述的定位带,所述正面表面层上设有定位基准标志,所述定位基准标志包括定位基准线和定位点,所述定位基准线为一条直线,该直线在所述背面表面层上的投影通过离胸骨中央最近的两个电极的中心,所述定位点在所述背面表面层上的投影为所述离胸骨中央最近的两个电极的中心连线的中点;所述定位基准标志和所述导联接口并列设置于所述正面表面层位于带长方向的大致中间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心电图导联定位带可以准确确定心电图电极位置,适于普通大众在非就医时间穿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舒适耐用,测量准确,可作为医疗互联网系统的前端数据采集模块,便于随时随地的心电检测与专家诊断。附图说明图1为Mason-Likar导联系统电极位置在人体上的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心电图导联定位带无弹性电极定位部分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心电图导联定位带无弹性电极定位部分中间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心电图导联定位带无弹性电极定位部分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心电图导联定位带定位基准标志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心电图导联定位带无弹性电极定位部分带支撑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以及其各个方面的优点。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首先,为了改善现有心电检测设备体积大、不易于穿戴及导联系统复杂不易操作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心电图导联定位带,其为可直接系于使用者心前的胸部电极定位带,用于按照Mason-Likar导联系统电极位置对胸前电极V1-V6对应心电的信号进行检测。其中,电极V1、V2为离胸骨中央最近的两个电极。上述的定位带包括无弹性电极定位部分和弹性系合部分,两部分在带长方向相连接。无弹性电极定位部分用于与人体心电电极位置的定位与对准,而连接的弹性系合部分可调节松紧系于人体上。其中,无弹性电极定位部分又包括依次叠加连接的正面表面层、中间层和背面表面层。所述正面表面层、中间层和背面表面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心电图导联定位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心电图导联定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带包括无弹性电极定位部分和弹性系合部分,两部分在带长方向相连接,其中,所述无弹性电极定位部分包括依次叠加连接的正面表面层、中间层和背面表面层,所述正面表面层、中间层和背面表面层均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背面表面层为接触皮肤侧,所述背面表面层上固定有六个电极(V1‑V6),所述六个电极(V1‑V6)的位置按照六个心前导联对应的心电导联电极位置布置;所述中间层上缝制有六条心电导联线,所述六条心电导联线之间互不干涉,所述六条心电导联线分别对应所述六个电极(V1‑V6),各条线的一端分别对应电连接所述六个电极(V1‑V6);所述正面表面层上设有导联接口,所述导联接口上设有六个导电连接端子,所述六个导电连接端子分别连接所述中间层上所述六条心电导联线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电图导联定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带包括无弹性电极定位部分和弹性系合部分,两部分在带长方向相连接,其中,所述无弹性电极定位部分包括依次叠加连接的正面表面层、中间层和背面表面层,所述正面表面层、中间层和背面表面层均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背面表面层为接触皮肤侧,所述背面表面层上固定有六个电极(V1-V6),所述六个电极(V1-V6)的位置按照六个心前导联对应的心电导联电极位置布置;所述中间层上缝制有六条心电导联线,所述六条心电导联线之间互不干涉,所述六条心电导联线分别对应所述六个电极(V1-V6),各条线的一端分别对应电连接所述六个电极(V1-V6);所述正面表面层上设有导联接口,所述导联接口上设有六个导电连接端子,所述六个导电连接端子分别连接所述中间层上所述六条心电导联线的另一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六个电极(V1-V6)的表面为可直接接触皮肤的导电柔性材料,所述六个电极(V1-V6)包括凸起于所述背面表面层的凸起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六个电极(V1-V6)的所述凸起部的表面与所述背面表面层之间填充有柔性材料,所述六个电极(V1-V6)的表面导电柔性材料与所述六条心电导联线的一端分别通过柔性导电纤维缝制连接;所述六个电极(V1-V6)的所述表面还包括包围所述凸起部且直接贴合在所述背面表面层的贴合部,所述柔性导电纤维缝制连接位于所述贴合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六个电极(V1-V6)中离胸骨中央最近的两个电极的凸起部的高度为其他电极的凸起部高度的两倍;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陈力恒王进亮
申请(专利权)人:心韵恒安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