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智能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8946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互智能平板,包括显示屏组件、控制单元、后壳组件以及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组件的背面并与所述显示屏组件连接,所述加强支架的下部伸入所述控制单元的间隙中,所述后壳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控制单元上侧的上侧挡板,所述上侧挡板靠近所述显示屏组件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加强支架匹配的伸入缺口。所述交互智能平板,通过在显示屏组件的背面设置加强支架,能够加强显示屏组件的结构强度,不会增加交互智能平板整机的空间占用;此外,通过设置伸入缺口,便于加强支架的下部伸入到控制单元的间隙中,又能够对加强支架进行限位固定,保证加强支架的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互智能平板
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交互智能平板。
技术介绍
交互智能平板是一种通过触控技术对显示在显示平板上的内容进行操控和实现人机交互操作的一体化设备,集成了电视、电脑、投影机、电子白板、音响、视频会议终端等多种功能,适用于群体沟通场合,集中解决了会议中远程音视频沟通、各种格式会议文档高清晰显示、视频文件播放、现场音响、屏幕书写,以及文件的标注、保存、打印和分发等系统化会议需求,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企业会议、商业展示等领域。交互智能平板的主体架构一般包括显示屏组件与后壳组件,显示屏组件的背面设有控制单元,后壳组件安装在控制单元的外侧,用于封堵除用户接口之外的间隙。传统的,交互智能平板的显示屏组件的尺寸较大,重量较重,交互智能平板安装到外部基体上后,显示屏组件的结构强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显示屏组件强度较好、占用空间较小的交互智能平板。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交互智能平板,包括显示屏组件、控制单元、后壳组件以及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组件的背面并与所述显示屏组件连接,所述加强支架的下部伸入所述控制单元的间隙中,所述后壳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控制单元上侧的上侧挡板,所述上侧挡板靠近所述显示屏组件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加强支架匹配的伸入缺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显示屏组件中部的电源板,所述电源板的左侧设有安卓板,所述电源板的右侧设有PC板,所述加强支架包括第一加强杆和第二加强杆,所述伸入缺口为两个,第一个所述伸入缺口位于所述电源板与安卓板之间的间隙上方,第二个所述伸入缺口位于所述电源板与PC板之间的间隙上方,所述第一加强杆的下部穿过第一个所述伸入缺口并位于所述电源板与安卓板之间,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下部穿过第二个所述伸入缺口并位于所述电源板与PC板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支架还包括第三加强杆,所述第三加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杆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三加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上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侧挡板包括相对于所述显示屏组件的背面竖向设置的上侧板,所述上侧板靠近所述显示屏组件的一端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显示屏组件连接,所述伸入缺口设置在所述上侧板与第一安装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侧板上设有第一散热网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壳组件还包括左端子板和右端子板,所述左端子板、右端子板分别安装在所述控制单元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左端子板的上端与所述上侧挡板的左端连接,所述左端子板包括相对于显示屏组件的背面竖向设置的左端口侧板,所述左端口侧板靠近显示屏组件的一端设有朝向外侧延伸的左加强板,所述左加强板与所述显示屏组件连接,所述右端子板的上端与所述上侧挡板的右端连接,所述右端子板包括相对于显示屏组件的背面竖向设置的右端口侧板,所述右端口侧板靠近显示屏组件的一端设有朝向外侧延伸的右加强板,所述右加强板与所述显示屏组件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壳组件还包括左下端子板,所述左下端子板安装在所述控制单元的左下侧,所述左下端子板与所述左端子板的下端连接,所述左下端子板包括相对于显示屏组件的背面竖向设置的左下端口侧板,所述左下端口侧板靠近显示屏组件的一端设有朝向外侧延伸的左下加强板,所述左下加强板与所述显示屏组件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壳组件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包括后盖板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后盖板体下端的下侧板,所述后盖板体安装在所述控制单元的后侧,所述后盖板体与所述左下端子板、左端子板、上侧挡板以及右端子板连接,所述下侧板与所述上侧板相对,所述下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下端子板、右端子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盖板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朝向显示屏组件所在一侧凹陷的扣手槽,所述扣手槽的槽面上设有第二散热网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盖板体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固定件的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所述后盖板体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与外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交互智能平板,通过在显示屏组件的背面设置加强支架,加强支架的下部伸入控制单元的间隙中,加强支架能够在纵向方向上加强显示屏组件的结构强度,且加强支架的安装利用的是上侧挡板上部的空间及控制单元的间隙空间,不会增加交互智能平板整机的空间占用;此外,通过在上侧挡板靠近显示屏组件的一端设置与所述加强支架匹配的伸入缺口,一方面便于加强支架的下部伸入到控制单元的间隙中,另一方面又能够对加强支架进行限位固定,保证加强支架的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所述交互智能平板,加强支架安装稳定,显示屏组件强度较好,占用空间较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交互智能平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后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后壳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显示屏组件,110、下外框,20、控制单元,210、电源板,220、安卓板,230、PC板,30、后壳组件,310、左端子板,311、左端口侧板,312、左加强板,313、第二安装板,314、第三安装板,315、第六安装板,320、右端子板,321、右端口侧板,322、右加强板,323、右侧填缝板,324、第四安装板,325、第八安装板,326、第十安装板,330、左下端子板,331、左下端口侧板,332、左下加强板,333、左侧填缝板,334、第五安装板,335、第九安装板,340、上侧挡板,341、上侧板,342、第一散热网孔,343、第一安装板,344、第七安装板,345、伸入缺口,350、后盖,351、后盖板体,352、下侧板,353、扣手槽,354、第二散热网孔,355、第一安装孔,356、第三散热网孔,357、出音网孔,40、加强支架,410、第一加强杆,420、第二加强杆,430、第三加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交互智能平板,包括显示屏组件10、控制单元20、后壳组件30以及加强支架40,所述加强支架40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组件10的背面并与所述显示屏组件10连接,所述加强支架40的下部伸入所述控制单元20的间隙中,所述后壳组件30包括安装在所述控制单元20上侧的上侧挡板340,所述上侧挡板340靠近所述显示屏组件10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加强支架40匹配的伸入缺口345。本实施例中,上、下、左、右、是指交互智能平板位于正常使用状态时,用户面对显示屏组件10的背面时的相对方位。所述交互智能平板,通过在显示屏组件10的背面设置加强支架40,加强支架40的下部伸入控制单元20的间隙中,加强支架40能够在纵向方向上加强显示屏组件10的结构强度,且加强支架40的安装利用的是上侧挡板340上部的空间及控制单元20的间隙空间,不会增加交互智能平板整机的空间占用;此外,通过在上侧挡板340靠近显示屏组件10的一端设置与所述加强支架40匹配的伸入缺口345,一方面便于加强支架40的下部伸入到控制单元20的间隙中,另一方面又能够对加强支架40进行限位固定,保证加强支架40的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所述交互智能平板,加强支架安装稳定,显示屏组件10强度较好,占用空间较小。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交互智能平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互智能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组件、控制单元、后壳组件以及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组件的背面并与所述显示屏组件连接,所述加强支架的下部伸入所述控制单元的间隙中,所述后壳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控制单元上侧的上侧挡板,所述上侧挡板靠近所述显示屏组件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加强支架匹配的伸入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21 CN 20162114726361.一种交互智能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组件、控制单元、后壳组件以及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组件的背面并与所述显示屏组件连接,所述加强支架的下部伸入所述控制单元的间隙中,所述后壳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控制单元上侧的上侧挡板,所述上侧挡板靠近所述显示屏组件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加强支架匹配的伸入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智能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显示屏组件中部的电源板,所述电源板的左侧设有安卓板,所述电源板的右侧设有PC板,所述加强支架包括第一加强杆和第二加强杆,所述伸入缺口为两个,第一个所述伸入缺口位于所述电源板与安卓板之间的间隙上方,第二个所述伸入缺口位于所述电源板与PC板之间的间隙上方,所述第一加强杆的下部穿过第一个所述伸入缺口并位于所述电源板与安卓板之间,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下部穿过第二个所述伸入缺口并位于所述电源板与PC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互智能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架还包括第三加强杆,所述第三加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杆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三加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上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智能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挡板包括相对于所述显示屏组件的背面竖向设置的上侧板,所述上侧板靠近所述显示屏组件的一端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显示屏组件连接,所述伸入缺口设置在所述上侧板与第一安装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互智能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板上设有第一散热网孔。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交互智能平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邓芳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