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密肋楼板用模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7970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密肋楼板用模壳,由底座和箱体组成,底座的上表面为粗糙的麻面,底座的边比箱体外边缘每边宽出50mm,在每边宽出的部分上各设置2~3个直径为30~40mm的半圆豁口,底座通过安装在半圆豁口处的长钉与底模固定,在底座距每边边缘50mm处均设置20mm宽、10mm深的凹槽,紧贴每个凹槽内侧均设置宽度为20mm、高度为60mm的坎台,4个方向的坎台首尾连接,在每个坎台的中部距坎台顶30mm处各预留一个直径不小于12mm的预留孔,在箱体的对应位置处也设置有相同直径的预留孔,箱体和底座通过插入所述预留孔内的插销固定在一起。该模壳加工简单、成本低、定位准确,底座与箱体之间连接紧密牢固,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模壳渗浆,保证了混凝土肋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密肋楼板用模壳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密肋楼板用模壳。
技术介绍
近年来,分体式密肋模壳的出现实现了密肋梁底的平整,方便了肋梁钢筋的绑扎,提高了密肋模壳定位的准确性。现有的密肋楼板用模壳,其底座结构如图1、2所示,空心箱体直接放置在底座1的凹槽2上,这种模壳底座能与混凝土有效结合,定位准确、安装方便。但是,上述结构中,由于底座与混凝土的接触面较小,底座与箱体之间没有固定措施,所以,在有动载的情况下底座容易脱落。在箱体与底座结合不严密的情况下,可能造成混凝土浆进入模壳,在增加模壳荷载的情况下,还可能会造成肋梁混凝土因失浆而降低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对现有的分体式密肋楼板用模壳进行改进,在不增加模壳自重和不降低其强度的情况下,使其安装定位更准确,模壳箱体与底座连接更紧密牢固,模壳与结构混凝土结合牢固。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体式密肋楼板用模壳,由底座和安装在该底座上的无底空心的箱体组成,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为粗糙的麻面,底座的边比箱体外边缘每边宽出50mm,在每边宽出的部分上各设置2~3个直径为30~40mm的半圆豁口,所述底座通过安装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分体式密肋楼板用模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密肋楼板用模壳,其特征在于:由底座和安装在该底座上的无底空心的箱体组成,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为粗糙的麻面,底座的边比箱体外边缘每边宽出50mm,在每边宽出的部分上各设置2~3个直径为30~40mm的半圆豁口,所述底座通过安装在所述半圆豁口处的长钉与底模固定,在底座距每边的边缘50mm处均设置20mm宽、10mm深的凹槽,紧贴每个所述凹槽内侧均设置宽度为20mm、高度为60mm的坎台,4个方向的坎台首尾连接,在每个坎台的中部距坎台顶30mm处各预留一个直径不小于12mm的预留孔,在所述箱体的对应位置处也设置有相同直径的预留孔,所述箱体和底座通过插入所述预留孔内的插销固定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密肋楼板用模壳,其特征在于:由底座和安装在该底座上的无底空心的箱体组成,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为粗糙的麻面,底座的边比箱体外边缘每边宽出50mm,在每边宽出的部分上各设置2~3个直径为30~40mm的半圆豁口,所述底座通过安装在所述半圆豁口处的长钉与底模固定,在底座距每边的边缘50mm处均设置20mm宽、10mm深的凹槽,紧贴每个所述凹槽内侧均设置宽度为20mm、高度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治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