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益专利>正文

一种物流用可调节高度提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7622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物流用可调节高度提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货时省时省力、货物不易损坏和易于调节高度的物流用可调节高度提货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物流用可调节高度提货装置,包括有推车、第一支杆、旋转叶片、小皮带轮、平皮带、电机、第二支杆、大皮带轮、转轴、轴承座、第一楔形块、第三支杆、第四支杆、第二楔形块、接触滚轮、第五支杆、弹簧、电动吸盘、放置框、滑块、滑轨、齿轮和齿条;推车上左侧开有通孔,推车顶部中间设有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提货时省时省力、货物不易损坏和易于调节高度的效果,让人可以休息的时候更舒服。

Adjustable height delivery device for Logistic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livery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n adjustable height delivery device for logistic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utility model needs to solve is to provide an adjustable height delivery device for logistics, which saves time and labor when the goods are taken, is difficult to damage the goods and is easy to adjust the height. In order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eight adjustable delivery device in such a logistics, including the first cart, a supporting rod, rotating blades, small pulley, flat belt, motor, second supporting rod, a big belt wheel, a rotating shaft, a bearing seat, a first wedge block, a supporting rod, fourth third a supporting rod, second wedge, contact roller, fifth support rods, springs, electric sucker, placing frame, slide, slide, gear and rack; the cart left open a hole, the middle of the top of a motor trolley. The utility model achieves the effects of time saving and labor saving when taking delivery, and the goods are uneasy to be damaged and easy to adjust height, so that people can feel more comfortable when they r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流用可调节高度提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物流用可调节高度提货装置。
技术介绍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的,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原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的“物流”一词逐渐取代了“物的流通”。中国的“物流”一词是从日文资料引进来的外来词,源于日文资料中的翻译“物流”。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采购、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现有的物流用提货装置存在提货时耗时耗力、货物易损坏和难以调节高度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提货时省时省力、货物不易损坏和易于调节高度的物流用可调节高度提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物流用提货装置提货时耗时耗力、货物易损坏和难以调节高度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货时省时省力、货物不易损坏和易于调节高度的物流用可调节高度提货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物流用可调节高度提货装置,包括有推车、第一支杆、旋转叶片、小皮带轮、平皮带、电机、第二支杆、大皮带轮、转轴、轴承座、第一楔形块、第三支杆、第四支杆、第二楔形块、接触滚轮、第五支杆、弹簧、电动吸盘、放置框、滑块、滑轨、齿轮和齿条;推车上左侧开有通孔,推车顶部中间设有电机,电机右侧设有小皮带轮,电机顶部设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顶部设有第一楔形块,第一楔形块顶部设有第四支杆,第四支杆顶部设有第二楔形块,第四支杆左侧下方设有第三支杆,电机左右两侧的推车顶部对称设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顶部设有轴承座,左侧的轴承座和右侧的轴承座之间安装有转轴,转轴位于第二支杆后方,转轴右侧设有大皮带轮,大皮带轮与小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转轴右端设有旋转叶片,转轴左端设有齿轮,第三支杆左侧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滑块,滑块前侧设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齿条上端设有放置框,放置框内右壁开有导向孔,导向孔上下两侧的放置框右壁对称设有弹簧,弹簧左端连接有电动吸盘,电动吸盘右侧设有第五支杆,第五支杆穿过导向孔,第五支杆右端设有接触滚轮。优选地,放置框左侧底部开有倒角。优选地,还包括有伸缩杆,滑块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伸缩杆,伸缩杆顶部与放置框底部相连接。优选地,齿轮为人字齿轮。优选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第四支杆和第五支杆均为空心圆柱体。优选地,弹簧的弹性系数小。优选地,电机为伺服电机。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将推车推需要提货的地方,启动电机正转,电机带动小皮带轮顺时针转动,小皮带轮带动大皮带轮顺时针转动,大皮带轮带动转轴顺时针转动,转轴带动旋转叶片开始转动,当人工作劳累时可以在推车后面休息,转轴带动齿轮顺时针转动,齿轮带动齿条向上移动,齿条向上移动带动放置框向上移动,在放置框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接触滚轮接触到第二楔形块,使得第五支杆向左移动,第五支杆带动电动吸盘向左移动,当接触滚轮移动到第二楔形块上部时,电机停止工作,此时电动吸盘在放置框外,将货物放在电动吸盘左侧,启动电动吸盘开始工作,电动吸盘将货物固定住,启动电机反转,电机带动小皮带轮逆时针转动,小皮带轮带动大皮带轮逆时针转动,大皮带轮带动转轴逆时针转动,转轴带动齿轮逆时针转动,齿轮带动齿条向下移动,齿条向下移动带动放置框向下移动,接触滚轮离开第二楔形块后,在弹簧的作用下,电动吸盘向右移动,电动吸盘带动货物移动到放置框内,在放置框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接触滚轮接触到第一楔形块,使得第五支杆向左移动,第五支杆带动电动吸盘向左移动,电动吸盘带动货物向左移动,当接触滚轮移动到第一楔形块下部时,电机停止工作,此时电动吸盘在放置框外,电动吸盘停止工作,人将货物取下,当提货完成时,启动电机正转,当接触滚轮离开第一楔形块时,电机停止工作。因为放置框左侧底部开有倒角,所以易于货物进出放置框。因为还包括有伸缩杆,滑块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伸缩杆,伸缩杆顶部与放置框底部相连接,在放置框上下移动时,伸缩杆与齿条一同支撑放置框的重量,所以可以保护齿条,齿条的使用寿命更长。因为齿轮为人字齿轮,所以传动过程更加平稳。因为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第四支杆和第五支杆均为空心圆柱体,所以减轻了装置的重量,而且节约了材料成本。因为电机为伺服电机,所以可以更精确地控制转速。(3)有益效果本技术达到了提货时省时省力、货物不易损坏和易于调节高度的效果。让人可以休息的时候更舒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通孔,2-推车,3-第一支杆,4-旋转叶片,5-小皮带轮,6-平皮带,7-电机,8-第二支杆,9-大皮带轮,10-转轴,11-轴承座,12-第一楔形块,13-第三支杆,14-第四支杆,15-第二楔形块,16-接触滚轮,17-第五支杆,18-导向孔,19-弹簧,20-电动吸盘,21-放置框,22-滑块,23-滑轨,24-齿轮,25-齿条,26-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物流用可调节高度提货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推车2、第一支杆3、旋转叶片4、小皮带轮5、平皮带6、电机7、第二支杆8、大皮带轮9、转轴10、轴承座11、第一楔形块12、第三支杆13、第四支杆14、第二楔形块15、接触滚轮16、第五支杆17、弹簧19、电动吸盘20、放置框21、滑块22、滑轨23、齿轮24和齿条25;推车2上左侧开有通孔1,推车2顶部中间设有电机7,电机7右侧设有小皮带轮5,电机7顶部设有第二支杆8,第二支杆8顶部设有第一楔形块12,第一楔形块12顶部设有第四支杆14,第四支杆14顶部设有第二楔形块15,第四支杆14左侧下方设有第三支杆13,电机7左右两侧的推车2顶部对称设有第一支杆3,第一支杆3顶部设有轴承座11,左侧的轴承座11和右侧的轴承座11之间安装有转轴10,转轴10位于第二支杆8后方,转轴10右侧设有大皮带轮9,大皮带轮9与小皮带轮5之间绕有平皮带6,转轴10右端设有旋转叶片4,转轴10左端设有齿轮24,第三支杆13左侧设有滑轨23,滑轨23上设有滑块22,滑块22前侧设有齿条25,齿条25与齿轮24啮合,齿条25上端设有放置框21,放置框21内右壁开有导向孔18,导向孔18上下两侧的放置框21右壁对称设有弹簧19,弹簧19左端连接有电动吸盘20,电动吸盘20右侧设有第五支杆17,第五支杆17穿过导向孔18,第五支杆17右端设有接触滚轮16。放置框21左侧底部开有倒角。还包括有伸缩杆26,滑块22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伸缩杆26,伸缩杆26顶部与放置框21底部相连接。齿轮24为人字齿轮。第一支杆3、第二支杆8、第三支杆13、第四支杆14和第五支杆17均为空心圆柱体。弹簧19的弹性系数小。电机7为伺服电机。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将推车2推到需要提货的地方,启动电机7正转,电机7带动小皮带轮5顺时针转动,小皮带轮5带动大皮带轮9顺时针转动,大皮带轮9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物流用可调节高度提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流用可调节高度提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推车(2)、第一支杆(3)、旋转叶片(4)、小皮带轮(5)、平皮带(6)、电机(7)、第二支杆(8)、大皮带轮(9)、转轴(10)、轴承座(11)、第一楔形块(12)、第三支杆(13)、第四支杆(14)、第二楔形块(15)、接触滚轮(16)、第五支杆(17)、弹簧(19)、电动吸盘(20)、放置框(21)、滑块(22)、滑轨(23)、齿轮(24)和齿条(25);推车(2)上左侧开有通孔(1),推车(2)顶部中间设有电机(7),电机(7)右侧设有小皮带轮(5),电机(7)顶部设有第二支杆(8),第二支杆(8)顶部设有第一楔形块(12),第一楔形块(12)顶部设有第四支杆(14),第四支杆(14)顶部设有第二楔形块(15),第四支杆(14)左侧下方设有第三支杆(13),电机(7)左右两侧的推车(2)顶部对称设有第一支杆(3),第一支杆(3)顶部设有轴承座(11),左侧的轴承座(11)和右侧的轴承座(11)之间安装有转轴(10),转轴(10)位于第二支杆(8)后方,转轴(10)右侧设有大皮带轮(9),大皮带轮(9)与小皮带轮(5)之间绕有平皮带(6),转轴(10)右端设有旋转叶片(4),转轴(10)左端设有齿轮(24),第三支杆(13)左侧设有滑轨(23),滑轨(23)上设有滑块(22),滑块(22)前侧设有齿条(25),齿条(25)与齿轮(24)啮合,齿条(25)上端设有放置框(21),放置框(21)内右壁开有导向孔(18),导向孔(18)上下两侧的放置框(21)右壁对称设有弹簧(19),弹簧(19)左端连接有电动吸盘(20),电动吸盘(20)右侧设有第五支杆(17),第五支杆(17)穿过导向孔(18),第五支杆(17)右端设有接触滚轮(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流用可调节高度提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推车(2)、第一支杆(3)、旋转叶片(4)、小皮带轮(5)、平皮带(6)、电机(7)、第二支杆(8)、大皮带轮(9)、转轴(10)、轴承座(11)、第一楔形块(12)、第三支杆(13)、第四支杆(14)、第二楔形块(15)、接触滚轮(16)、第五支杆(17)、弹簧(19)、电动吸盘(20)、放置框(21)、滑块(22)、滑轨(23)、齿轮(24)和齿条(25);推车(2)上左侧开有通孔(1),推车(2)顶部中间设有电机(7),电机(7)右侧设有小皮带轮(5),电机(7)顶部设有第二支杆(8),第二支杆(8)顶部设有第一楔形块(12),第一楔形块(12)顶部设有第四支杆(14),第四支杆(14)顶部设有第二楔形块(15),第四支杆(14)左侧下方设有第三支杆(13),电机(7)左右两侧的推车(2)顶部对称设有第一支杆(3),第一支杆(3)顶部设有轴承座(11),左侧的轴承座(11)和右侧的轴承座(11)之间安装有转轴(10),转轴(10)位于第二支杆(8)后方,转轴(10)右侧设有大皮带轮(9),大皮带轮(9)与小皮带轮(5)之间绕有平皮带(6),转轴(10)右端设有旋转叶片(4),转轴(10)左端设有齿轮(24),第三支杆(13)左侧设有滑轨(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都亲
申请(专利权)人:杨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