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臂机凸轮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74320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3:52
一种多臂机凸轮传动装置,包括配有壳盖的机壳,壳腔的左端设动力输入轴腔、右端设提综臂腔;动力输入轴,支承在机壳的左端的机壳前后壳壁上,其前端有动力输入轴齿轮、后端与动力输入轴驱动装置连接;主轴,位于壳腔内;凸轮摆臂左、右支承盘相互对应且固定连接,凸轮摆臂左支承盘背对凸轮摆臂右支承盘的一侧有支承盘驱动齿轮,支承盘驱动齿轮与动力输入轴齿轮啮合,主轴的左端支承在支承盘驱动齿轮上、右端伸展至机壳外,凸轮摆臂右支承盘支承在提综凸轮固定座上,提综凸轮以及凸轮摆臂机构位于凸轮摆臂左支承盘与凸轮摆臂右支承盘之间。保障传动稳定性并减小噪声,润滑良好,使用寿命长;简化结构并减少动力传递环节,节省电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臂机凸轮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多臂机凸轮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多臂机是将织物花纹组织信号转换成开口动作并以此驱动织机的综框上下提综运动的织机开口部件之一,多臂机按其开口形式的不同而分为消极式和积极式两种。前述的消极式多臂机,其主要部件如拉刀、推刀和拉钩的运动方式表现为往复运动,并以弹簧形式回综。然而随着无梭织机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织机速度的不断提高,消极式多臂机因存在运动惯性冲击,因而不仅动能消耗大,而且难以保障织机高速平稳动作,例如往复运动的惯性冲击会引起织机严重振动;所谓的积极式多臂机,其主要部件如前述的拉刀、推刀和拉钩的运动方式表现为旋转运动并且采用连杆回综,能完全弥补消极式多臂前机的前述弊,颇受业界认可并青睐。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前述积极式多臂机范畴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CN1057352C推荐的“旋转多臂机构以及装备此类多臂机构的织机”,该专利是对FR-A-2540524专利的改进,对降低能耗和噪声有所建树。但是该专利未给出凸轮传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公布号CN106400249A提供的“曲柄摇杆式电子提花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凸轮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臂机凸轮传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臂机凸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配有壳盖的机壳(1),在机壳(1)的壳腔(13)的左端隔设有一动力输入轴腔(131),而在机壳(1)的壳腔(13)的右端隔设有一提综臂腔(132);一动力输入轴(2),该动力输入轴(2)的前端位于所述动力输入轴腔(131)内并且转动地支承在机壳(1)的左端的机壳前后壳壁上,在该动力输入轴(2)的前端具有一动力输入轴齿轮(21),动力输入轴(2)的后端与动力输入轴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一主轴(3),该主轴(3)位于所述的壳腔(13)内;一凸轮摆臂左支承盘(4)、一凸轮摆臂右支承盘(5)、一提综凸轮(6)、一凸轮摆臂机构(7)和一提综凸轮固定座(8),凸轮摆臂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臂机凸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配有壳盖的机壳(1),在机壳(1)的壳腔(13)的左端隔设有一动力输入轴腔(131),而在机壳(1)的壳腔(13)的右端隔设有一提综臂腔(132);一动力输入轴(2),该动力输入轴(2)的前端位于所述动力输入轴腔(131)内并且转动地支承在机壳(1)的左端的机壳前后壳壁上,在该动力输入轴(2)的前端具有一动力输入轴齿轮(21),动力输入轴(2)的后端与动力输入轴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一主轴(3),该主轴(3)位于所述的壳腔(13)内;一凸轮摆臂左支承盘(4)、一凸轮摆臂右支承盘(5)、一提综凸轮(6)、一凸轮摆臂机构(7)和一提综凸轮固定座(8),凸轮摆臂左、右支承盘(4、5)相互对应并且相互固定连接,在凸轮摆臂左支承盘(4)背对凸轮摆臂右支承盘(5)的一侧固定有一支承盘驱动齿轮(41),该支承盘驱动齿轮(41)在所述动力输入轴腔(131)内与所述的动力输入轴齿轮(21)相啮合,所述主轴(3)的左端穿过凸轮摆臂左支承盘(4)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支承盘驱动齿轮(41)上,而主轴(3)的右端在穿过凸轮摆臂右支承盘(5)和提综凸轮固定座(8)伸展至机壳(1)外,凸轮摆臂右支承盘(5)转动地支承在提综凸轮固定座(8)上,提综凸轮(6)以及凸轮摆臂机构(7)位于所述凸轮摆臂左支承盘(4)与凸轮摆臂右支承盘(5)之间,其中:提综凸轮(6)在对应于凸轮摆臂机构(7)的右侧的位置空套在主轴(3)上并且与提综凸轮固定座(8)的左侧固定,凸轮摆臂机构(7)在与提综凸轮(6)的提综凸轮轮缘形成滚动副的状态下固定在所述主轴(3)上并且该凸轮摆臂机构(7)同时转动地支承在凸轮摆臂左支承盘(4)以及凸轮摆臂右支承盘(5)上,提综凸轮固定座(8)固定在所述机壳(1)的壳腔(1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臂机凸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壳(1)的左端的前后壳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设置有一动力输入轴支承轴承座(14),所述动力输入轴(2)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该动力输入轴支承轴承座(14)上;所述的动力输入轴齿轮(21)直接构成于动力输入轴(2)的前端或者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固定于动力输入轴(2)的前端并且该动力输入轴齿轮(21)为伞齿轮,而所述的支承盘驱动齿轮(41)同样为伞齿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臂机凸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的左端构成有一表面光洁的摆臂导向座固定段(31),而主轴(3)的中部的表面构成有主轴花键槽(32),与所述的提综凸轮(6)的提综凸轮轮缘构成滚动副的所述凸轮摆臂机构(7)在对应于摆臂导向座固定段(31)的位置与主轴(3)固定,在所述的凸轮摆臂左支承盘(4)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一凸轮摆臂左支承盘轴承(42),该凸轮摆臂左支承盘轴承(42)的凸轮摆臂左支承盘轴承内圈与主轴(3)的左端固定,而凸轮摆臂左支承盘轴承(42)的凸轮摆臂左支承轴承外圈随凸轮摆臂左支承盘(4)转动,在所述凸轮摆臂右支承盘(5)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一凸轮摆臂右支承盘轴承(51),该凸轮摆臂右支承盘轴承(51)的凸轮摆臂右支承盘轴承内圈与固定在所述机壳(1)的壳腔(13)内的所述提综凸轮固定座(8)固定,而该凸轮摆臂右支承盘轴承(51)的凸轮摆臂右支承轴承外圈随凸轮摆臂右支承盘(5)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臂机凸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轮摆臂左支承盘(4)的边缘部位开设有一左支承盘第一轴承孔(43)和一左支承盘第二轴承孔(44),该左支承盘第一轴承孔(43)以及左支承盘第二轴承孔(44)围绕所述凸轮摆臂左支承盘(4)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在左支承盘第一轴承孔(43)内设置有一左支承盘第一轴承(431),而在左支承盘第二轴承孔(44)内设置有一左支承盘第二轴承(441),在所述凸轮摆臂右支承盘(5)的边缘部位开设有一右支承盘第一轴承孔(52)和一右支承盘第二轴承孔(53),该右支承盘第一轴承孔(52)以及右支承盘第二轴承孔(53)围绕凸轮摆臂右支承盘(5)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并且右支承盘第一轴承孔(52)与左支承盘第一轴承孔(43)相对应,而右支承盘第二轴承孔(53)与左支承盘第二轴承孔(44)相对应,在右支承盘第一轴承孔(52)内设置有一右支承盘第一轴承(521),在右支承盘第二轴承孔(53)内设置有一右支承盘第二轴承(531),与所述提综凸轮(6)的提综凸轮轮缘构成滚动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摆臂导向座固定段(31)的位置与所述主轴(3)固定的所述凸轮摆臂机构(7)同时支承于所述的左支承盘第一轴承(431)、左支承盘第二轴承(441)、右支承盘第一轴承(521)以及右支承盘第二轴承(531)上;在所述机壳(1)的壳腔(13)内构成有一对提综凸轮固定座固定柱(133),在该对提综凸轮固定座固定柱(133)上各开设有一提综凸轮固定座固定螺钉孔(1331),所述的提综凸轮固定座(8)与一对提综凸轮固定座固定柱(133)固定,并且由上提综凸轮固定座固定螺钉(81)旋入提综凸轮固定座固定螺钉孔(1331)。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多臂机凸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轮摆臂右支承盘(5)朝向所述凸轮摆臂左支承盘(4)的一侧以垂直于凸轮摆臂右支承盘(5)的状态构成有一对支承盘固定翼(54),该对支承盘固定翼(54)彼此呈面对面的关系并且在该对支承盘固定翼(54)的两端各构成有一固定翼螺钉固定柱(541),在所述凸轮摆臂左支承盘(4)上并且在对应于固定翼螺钉固定柱(541)的位置配设有凸轮摆臂左支承盘固定螺钉(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永良金良根吕雪奎徐振宇杨佳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