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活动范围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6581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活动范围的装置,一种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活动范围的装置,所述的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活动范围的装置设有椅具、托板、固定夹板和牵引装置;所述的椅具设有座椅、扶手、支撑脚、底座;所述的座椅通过支撑脚与底座连接;所述扶手设置在座椅的两侧;所述的扶手设有移动滑轨、升降杆、扶手杆;所述的托板与扶手上的扶手杆连接;所述托板上设有固定夹板;所述的牵引装置设置在托板的侧面。其优点表现在:能解决现有肩周炎康复装置的不足,通过本装置,可明显增大患者活动范围,保持或增加组织的伸展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本装置将手法作用方式转换成机械装置,便于临床操作。

A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range of motion around the shoulder joi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improving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range of motion, a device to improve the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range of motion, the device improves the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were equipped with the scope of activities of the chair, pallet, fixed splint and traction device; the chair is provided with a seat, handrails, support the foot and base; the seat through the supporting foot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the handle is disposed on the seat on both sides; the handrail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slide, a lifting rod, a handrail handrail rod;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handrail on the connection; a fixed splint device comprises a supporting plate; the traction device set on the lateral side of the splint. Its advantages are: lack of can solve the existing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device, the device can b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the scope of activities, maintain or increase tissue stretching,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ice will convert into mechanical device manipulation, and convenient for clinical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活动范围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活动范围的装置。
技术介绍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由于肩关节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一种范围较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软组织广泛性粘连,限制了肩关节的活动。目前针对本病的治疗,主要以针刺、推拿、中药内服、中药外敷、理疗、关节腔内注射、神经阻滞术、麻醉下手法松解、开放性手术或关节镜下松解为主。关节松动技术为西方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基本技能之一,用来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或关节僵硬的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手法操作技能。关节松动技术在应用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关节的生理运动指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运动,如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运动,可以主动完成,也可以被动完成。关节的附属运动指关节在自身及其周围组织允许的范围内完成的运动,是维持关节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运动。目前对于肩周炎的康复装置尚不多见,查阅肩周炎的相关专利文件后发现主要以肩周炎外敷方、肩周炎护肩为主。临床上常用局封、推拿、外敷、针灸、手术等方法治疗肩周炎,但不足点是其疗程长、治疗不彻底,复发率高。中国专利文献:CNCN200710168510.X,申请日2007.11.28,专利名称:肩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的肩关节康复训练装置。该装置具有运功柔顺性、穿戴舒适性及训练安全性特点。该装置由运动机构和支撑调整机构组成。支撑调整机构用来调整运动机构相对人体肩关节的位置,并将整个康复训练装置固定在人体背部的适当位置。运动机构的驱动器是4根处于竖直运动状态的气动肌肉,可分别控制上臂绕肩关节做前屈和后伸、外展和内收这两组运动以及这两组运动的复合运动,另外在角位移和拉力传感器的配合下,还可以实现运动机构与上臂的主被动协调运动。上述文献采用一种肩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利用运动机构借助做被动运动的两个滑块带动上臂运动,来克服机构的运动中心与肩关节不重合所带来的上肢运动困难的问题,确保了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舒适性和训练的安全性。但是关于一种能够将关节松动术中的分离手法转化为装置形式,来保持或增加组织的伸展性,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的装置则没有相关的报道。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够将关节松动术中的分离手法转化为装置形式,来保持或增加组织的伸展性,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将关节松动术中的分离手法转化为装置形式,来保持或增加组织的伸展性,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的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活动范围的装置,所述的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活动范围的装置设有椅具、托板、固定夹板和牵引装置;所述的椅具设有座椅、扶手、支撑脚、底座;所述的座椅通过支撑脚与底座连接;所述扶手设置在座椅的两侧;所述的扶手设有移动滑轨、升降杆、扶手杆;所述的托板与扶手上的扶手杆连接;所述托板上设有固定夹板;所述的牵引装置设置在托板的侧面;所述的牵引装置包括牵引块、丝杆、牵引鞘棒固定杆、牵引绳、牵引拉手、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所述丝杆共有两个,丝杆的一端滑动穿设在牵引块中,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固定在两牵引杆上;所述第二底座上方设有牵引板;所述牵引板上表面设有牵引头,牵引头上连接牵引绳,牵引绳绕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并绕过第二定滑轮呈水平伸出的游离端,在牵引绳的游离端上设有牵引拉手;所述牵引板的下表面设有牵引鞘棒固定杆,牵引鞘棒固定杆从第二底座穿出形成游离端;所述牵引鞘棒固定杆上设有牵供引鞘棒的固定孔;所述的牵引块上下面上设有供牵引鞘棒固定杆穿过的通孔;所述牵引块的前侧面设有供牵引鞘棒置入的插孔,该插孔与牵引鞘棒固定杆上的固定孔相对应。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夹板垂直于托板面。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座椅包括坐垫部和后背部,座垫部和后背部之间的夹角呈90度分布。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坐椅、扶手、牵引拉手处均设置软垫。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牵引块由铁制材料或钢制材料制造而成。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牵引块为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活动范围的装置,能解决现有肩周炎康复装置的不足,通过本装置,可明显增大患者活动范围,保持或增加组织的伸展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本装置将手法作用方式转换成机械装置,便于临床操作。2、设有固定板,用于固定胸壁与手臂,避免腰部发力,使得在自我主动牵引过程中主要以手臂力量发力进行训练。3、扶手设有移动滑轨,能够前后移动,满足不同患者前后调节使用。4、扶手设有升将杆,使得座椅能够在高度方向上进行调节,适合不同患者高度调节使用。5、设有牵引装置,可重复进行往内拽以及往外拉为一组动作训练,使得肩关节能够得到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的训练动作,同时也迫使关节的附属运动指关节在自身及其周围组织允许的范围内完成的运动,是维持关节正常活动。6、设有牵引棒,牵引鞘棒可在患者做自我主动牵引训练时,调节牵引力的大小,适应不同患者的需要。7、坐椅、扶手、牵引拉手处均设置软垫,可以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8、牵引鞘棒可在患者做自我主动牵引训练时,调节牵引力的大小,适应不同患者的需要。9、坐椅、扶手、牵引拉手处均设置软垫,可以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活动范围的装置的椅具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椅具、托板、固定夹板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扶手、托板、固定夹板连接关系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牵引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牵引装置中的三个牵引块作为牵拉力时的牵引鞘棒插入位置以及动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椅具11.座椅12.扶手121.升降杆122.扶手杆123.移动滑轨13.底座14.支撑脚2.托板3.固定夹板4.牵引装置41.牵引块411.插孔412.通孔413.牵引鞘棒42.丝杆43.牵引鞘棒固定杆431.固定孔432.牵引板433.牵引头44.第一底座441.第一定滑轮45.第一底座451.第二定滑轮46.牵引绳461.牵引拉手请参看附图1和图2,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活动范围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椅具1、托板2、固定夹板3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一种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活动范围的装置,所述的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活动范围的装置设有椅具1、托板2、固定夹板3和牵引装置4;所述的椅具1设有座椅11、扶手12、支撑脚14、底座13;所述的座椅11通过支撑脚14与底座13连接;所述扶手12设置在座椅11的两侧;所述的牵引装置4设置在托板2的侧面。请参照图3,图3为扶手12、托板2、固定夹板3连接关系示意图。所述的扶手126设有移动滑轨123、升降杆121、扶手杆122;所述的托板2与扶手12上的扶手杆122连接;所述托板2上设有固定夹板3;所述固定夹板3垂直于托板2面;所述的固定夹板33主要用于固定胸壁与手臂。请参照图4,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牵引装置4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牵引装置4包括牵引块41、丝杆42、牵引鞘棒固定杆43、牵引绳46、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活动范围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活动范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活动范围的装置设有椅具、托板、固定夹板和牵引装置;所述的椅具设有座椅、扶手、支撑脚、底座;所述的座椅通过支撑脚与底座连接;所述扶手设置在座椅的两侧;所述的扶手设有移动滑轨、升降杆、扶手杆;所述的托板与扶手上的扶手杆连接;所述托板上设有固定夹板;所述的牵引装置设置在托板的侧面;所述的牵引装置包括牵引块、丝杆、牵引鞘棒固定杆、牵引绳、牵引拉手、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所述丝杆共有两个,丝杆的一端滑动穿设在牵引块中,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固定在两牵引杆上;所述第二底座上方设有牵引板;所述牵引板上表面设有牵引头,牵引头上连接牵引绳,牵引绳绕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并绕过第二定滑轮呈水平伸出的游离端,在牵引绳的游离端上设有牵引拉手;所述牵引板的下表面设有牵引鞘棒固定杆,牵引鞘棒固定杆从第二底座穿出形成游离端;所述牵引鞘棒固定杆上设有牵供引鞘棒的固定孔;所述的牵引块上下面上设有供牵引鞘棒固定杆穿过的通孔;所述牵引块的前侧面设有供牵引鞘棒置入的插孔,该插孔与牵引鞘棒固定杆上的固定孔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活动范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活动范围的装置设有椅具、托板、固定夹板和牵引装置;所述的椅具设有座椅、扶手、支撑脚、底座;所述的座椅通过支撑脚与底座连接;所述扶手设置在座椅的两侧;所述的扶手设有移动滑轨、升降杆、扶手杆;所述的托板与扶手上的扶手杆连接;所述托板上设有固定夹板;所述的牵引装置设置在托板的侧面;所述的牵引装置包括牵引块、丝杆、牵引鞘棒固定杆、牵引绳、牵引拉手、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所述丝杆共有两个,丝杆的一端滑动穿设在牵引块中,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固定在两牵引杆上;所述第二底座上方设有牵引板;所述牵引板上表面设有牵引头,牵引头上连接牵引绳,牵引绳绕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并绕过第二定滑轮呈水平伸出的游离端,在牵引绳的游离端上设有牵引拉手;所述牵引板的下表面设有牵引鞘棒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阳阳龚利付磊邵盛储宇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